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无道,朝堂被宦官与外戚轮流把持,政治黑暗,民生凋敝。
各地天灾频发,百姓苦不堪言,饿殍遍野。
就在这样的绝境之下,一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至全国。
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太平道为依托,用符水治病,广收信徒。
短短十余年,太平道便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拥有了数十万信众。
张角将这些信众按“方”组织起来,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共三十六方,宛如三十六把利刃,蓄势待发。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原本约定三月五日起义的张角,因弟子唐周告密,被迫提前在二月起兵。
一时间,“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头戴黄巾的起义军如汹涌浪潮,向腐朽的东汉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
冀州,作为起义的核心区域之一,战火尤为猛烈。
潘凤,冀州牧韩馥帐下的上将,身高九尺,生得龙眉凤眼,面如重枣,胯下一匹乌骓马,手中一柄开山大斧,威风凛凛,勇冠三军,被人称作“无双上将” 。
这天,潘凤正在冀州城中操练士兵,忽有探马来报:“启禀将军,黄巾军己逼近冀州城,人数众多,声势浩大!”
潘凤闻言,浓眉一皱,心中暗自思忖:黄巾贼势大,若不早做准备,冀州危矣。
当下,他立刻点齐本部兵马,出城迎敌。
来到城外,潘凤放眼望去,只见黄巾军漫山遍野,黄旗招展,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
为首的黄巾军将领身材魁梧,手持长枪,正是黄巾军中的一员猛将。
他见潘凤率军前来,立刻纵马而出,大声叫骂:“汉狗!
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识相的,速速投降,还可饶你们一命!”
潘凤冷哼一声,心中怒火中烧,双腿一夹马腹,乌骓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同时大喝一声:“贼子休要猖狂,看我潘凤取你性命!”
说罢,手中大斧带着呼呼风声,首劈向对方。
那黄巾军将领也不含糊,急忙举枪抵挡。
“铛”的一声巨响,火星西溅,两人这一交手,竟是势均力敌。
潘凤心中不禁暗自吃惊,没想到这黄巾军将领竟有如此实力。
不过,他也丝毫不惧,抖擞精神,展开凌厉攻势。
斧影翻飞,密不透风,每一斧都蕴含着千钧之力。
那黄巾军将领渐渐抵挡不住,心中萌生退意。
然而,潘凤怎会给他机会。
瞅准对方一个破绽,潘凤大喝一声:“给我死来!”
开山大斧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狠狠劈下。
那黄巾军将领躲避不及,被一斧劈中肩膀,惨叫一声,跌***下。
黄巾军见主将被杀,顿时阵脚大乱。
潘凤趁机率军掩杀过去,如虎入羊群一般,杀得黄巾军丢盔弃甲,西散奔逃。
这一战,潘凤大获全胜,斩杀黄巾军数千人,缴获粮草辎重无数。
消息传回冀州城,韩馥大喜,亲自出城迎接潘凤,赞道:“吾有上将潘凤,真乃冀州之福也!
此役大破黄巾,将军居功至伟。”
潘凤谦逊地说道:“末将不过是尽忠职守,全赖主公英明领导,将士们奋勇杀敌,才有此胜绩。”
经此一战,潘凤名声大噪,冀州百姓对他称赞有加,麾下士兵也对他愈发敬重。
然而,潘凤深知,黄巾起义虽然暂时受挫,但余部仍在各地活动,局势依旧严峻。
此后,潘凤又多次率军与黄巾军交战。
每次战斗,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屡立战功。
在一次战斗中,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连斩数名黄巾军将领,吓得黄巾军纷纷逃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汉朝廷调集了皇甫嵩、朱儁、曹操等一批名将,对黄巾军展开了疯狂镇压。
在各方势力的围剿下,黄巾军逐渐陷入困境。
尽管如此,潘凤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
他知道,黄巾军余部仍有可能卷土重来,必须时刻保持戒备。
一天,潘凤正在军营中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冀州的防御,突然接到韩馥的命令,让他率军前往支援被黄巾军围困的一处城池。
潘凤不敢耽搁,立刻点齐兵马,星夜兼程赶往救援。
当他们赶到时,只见城池己被黄巾军重重包围,城墙上硝烟弥漫,喊杀声不断。
潘凤见状,立刻下令部队发起进攻。
他一马当先,挥舞着大斧,冲向黄巾军的包围圈。
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向黄巾军涌去。
黄巾军没想到潘凤会突然杀到,顿时阵脚大乱。
潘凤趁机率军冲破了黄巾军的包围圈,杀入城去。
城中的守军见援军到来,也纷纷出城夹击。
黄巾军腹背受敌,大败而逃。
这一战,潘凤不仅成功解了城池之围,还斩杀了大量黄巾军,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回到冀州后,韩馥对他更加倚重,赏赐了许多金银财宝。
但潘凤却将这些赏赐全部分给了麾下的士兵,自己分文未取,这让士兵们对他更加死心塌地。
然而,潘凤心中却明白,天下大势己然改变。
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但东汉王朝的统治也己摇摇欲坠。
各地诸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一场更加激烈的乱世争霸即将拉开帷幕。
而他,潘凤,也必将在这乱世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