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这个美女医生有异能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31

七月的江城,像被扔进了蒸笼。柳依依拖着二十八寸的行李箱,

站在江城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前 ——这是她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归宿。

身上的白色连衣裙已经沾了薄汗,却依旧难掩她的清丽:柳叶眉下是双含笑的杏眼,

鼻梁小巧挺直,唇瓣是自然的粉润色,皮肤在阳光下透着瓷白的光泽。

路过的护士忍不住回头看了两眼,低声议论:“这是新来的医生吗?长得也太好看了。

”柳依依盯着门诊楼前的电子屏 —— 上面滚动着各科室的医生名单,

最後停在 “内科住院医师:柳依依” 上。她掏出手机,给母亲发了条消息:“妈,

我到医院了,一切都好。”很快收到母亲的回复:“依依,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你从小就心细,当医生肯定行。”柳依依看到一位推着轮椅的老奶奶,

轮椅轮子卡在了石板缝里,老奶奶急得直跺脚。柳依依赶紧上前帮忙,双手握住轮椅扶手,

微微用力,轮子 “咔嗒” 一声就出来了。“谢谢你啊,小姑娘。” 老奶奶笑着道谢,

眼神里满是感激。“不客气奶奶,您要去哪个科室?

” 柳依依帮老奶奶调整了一下轮椅上的靠垫。“去内科看我家老头子,他住院好几天了。

” 老奶奶叹了口气说道,“年纪大了,身体不中用了。”柳依依心里一动,

她正好要去内科报到,便说:“奶奶,我也要去内科,我帮您推过去吧。”一路上,

老奶奶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家老伴的病情:“他就是老慢支,一到夏天就犯,这次咳得厉害,

还发烧,医生说要住院观察。”柳依依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到了内科病房楼,

柳依依帮老奶奶把轮椅推到护士站,正好遇到内科主任张建国。张建国五十多岁,

戴着金边眼镜,神情严肃。他看到柳依依,眉头微微一挑:“你就是柳依依?

”“是的张主任,我来报到了。” 柳依依赶紧站直身体,恭敬地递上报到证。

张建国接过报到证,看了两眼,又打量了柳依依一番说道:“医科大学的高材生,不错。

我们内科忙,尤其是住院部,经常要值夜班,你能扛得住吗?”“能!

” 柳依依毫不犹豫地回答,眼神坚定,“我早就做好准备了,不怕吃苦。”张建国点点头,

叫来李梅吩咐道:“李梅,这是新来的柳依依,分给你带,先熟悉一下病房环境,

明天开始值班。”李梅四十岁左右,性格爽朗,

笑着拍了拍柳依依的肩膀:“欢迎加入我们内科!跟我来吧,我带你认识一下病房和同事。

”柳依依跟在李梅身后,穿过长长的走廊。病房里住满了病人,有的在输液,有的在咳嗽,

还有的在和家属低声说话。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药水的味道,

这味道对柳依依来说并不陌生,在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实习时,她早就习惯了。

“我们内科主要收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病人,还有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

” 李梅边走边介绍。“301 床是位老慢支患者,

就是刚才你帮忙推轮椅的老奶奶的老伴;302 床是急性肠胃炎,

昨天刚入院;303 床是心梗恢复期,

要特别注意他的心率和血压……”柳依依认真地听着,手里拿着笔记本,

把每个病人的情况都记了下来。傍晚时分,柳依依终于熟悉了病房的环境,

也认识了科室里的其他医生和护士。柳依依正式上班的第一周,过得异常忙碌。

每天跟查房、写病历、处理医嘱,还要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但她乐在其中,每一次成功处理一个病例,每一次得到病人的感谢,

都让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周五晚上,是柳依依第一次独立值夜班。李梅下班前,

特意叮嘱她:“夜班事情多,尤其是急诊,可能会很忙。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得求助,

别硬撑。”“我知道了李姐,你放心吧。” 柳依依点点头,心里有些紧张,

但更多的是兴奋。夜班从晚上八点开始,前几个小时还算平静,

只有几个病人因为不舒服按了呼叫铃,柳依依都及时处理了。到了凌晨一点,

急诊室突然打来电话,说有位心梗患者要转入内科病房,让她做好准备。

柳依依立刻紧张起来,心梗患者病情危急,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她准备好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急救药品,又联系了护士,让她们随时待命。很快,

几位医护人员推着担架床冲进了病房。床上躺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爷,脸色苍白,

嘴唇发紫,呼吸微弱。心电监护仪连接上後,屏幕上显示心率只有三十多,血压也很低。

“患者男性,65 岁,半小时前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急诊做了心电图,

提示急性下壁心梗,已经用了硝酸甘油,但效果不好。”急诊医生一边推着担架床,

一边快速介绍病情。柳依依点点头,立刻组织抢救:“准备除颤,200 焦耳,充电!

”护士迅速准备好除颤仪,柳依依接过电极板,在患者胸口涂好导电糊,按下放电按钮。

“砰” 的一声,患者身体微微抽搐了一下,但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率依旧没有明显变化。

“再来一次,200 焦耳!” 柳依依咬着牙,再次按下放电按钮。这一次,

心率稍微上升了一点,但还是低于正常范围。患者家属在病房外哭哭啼啼,声音传到病房里,

让柳依依心里更慌了。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又给患者注射了肾上腺素,

然後俯身开始胸外按压。按照标准流程,胸外按压的深度要达到 5-6 厘米,

频率要每分钟 100-120 次。柳依依双手交叠,放在患者胸口,用力按压着。

汗水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流,滴在患者的衣服上,她的手臂开始发酸,但她不敢停下。

就在柳依依按压时,突然,一股温热的电流从她的掌心窜出,顺着她的手指,

渗入患者的胸口。她惊得浑身一僵,以为是自己太累,出现了幻觉。但下一秒,

她看到心电监护仪上原本微弱的心率,突然开始快速上升,从 30 多跳到了 60 多,

又慢慢稳定在 70 左右。“心率回来了!” 护士惊喜地喊道,声音里带着颤抖。

柳依依直起身,看着心电监护仪上规律跳动的波形,

又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掌心还残留着淡淡的暖意,那股电流仿佛还在指尖流转。

她愣住了,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柳医生,你太厉害了!

” 旁边的护士拍了拍她的肩膀,“刚才真是太危险了,幸好你坚持住了。

”柳依依勉强笑了笑,心里却充满了疑惑。柳依依对患者家属说:“老人家现在情况稳定了,

你们别太担心,先回去休息吧,明天再来探望。”家属们连连道谢,激动得热泪盈眶。

柳依依看着他们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这股温热的电流,

到底是什么?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柳依依一密切关注着患者的情况。

患者的生命体征越来越稳定,到了凌晨五点,已经能清醒地说话了。

李梅听说了昨晚的抢救情况,对柳依依赞不绝口:“依依,你真棒!

第一次独立值夜班就遇到这么紧急的情况,还处理得这么好。”柳依依笑了笑,

当然没有提起自己掌心电流的事。她自己也觉得这件事太离奇了,

说出来可能会被人当成笑话。她决定先观察一下,看看这股电流还会不会再次出现。

接下来的几天,柳依依一直在留意自己的双手,却再也没有感受到那股温热的电流。

她开始怀疑,那天晚上可能真的是自己太累,出现了幻觉,或者是抢救时太紧张,

产生了错觉。直到周三下午,柳依依跟着李梅去查房,遇到了一位糖尿病足患者。患者姓王,

七十多岁,右脚脚趾已经出现了溃烂,发黑,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医生建议截肢,

否则感染可能会扩散,危及生命,但王爷爷和家属都不愿意,坚持要保守治疗。“柳医生,

你帮王爷爷换下药吧。” 李梅递给柳依依一个换药包。柳依依点点头,走到病床前,

帮王爷爷脱下袜子。溃烂的脚趾暴露在空气中,

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 ——脚趾已经坏死,周围的皮肤红肿,还有脓液渗出。

她小心翼翼地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用碘伏消毒,动作轻柔,生怕弄疼王爷爷。

就在柳依依用纱布包扎伤口时,她的指尖不小心碰到了王爷爷溃烂的皮肤。突然,

一股熟悉的温热电流再次从她掌心窜出,顺着指尖渗入王爷爷的伤口。这一次,

她看得清清楚楚,掌心还泛着淡淡的光晕,像一层细碎的星光。柳依依心里一惊,

赶紧收回手,假装整理纱布,掩饰自己的慌乱。她偷偷观察王爷爷的反应,

发现王爷爷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闭着眼睛,似乎在忍受疼痛。“王爷爷,疼吗?

” 柳依依轻声问。王爷爷摇摇头:“不疼了,刚才还觉得有点疼,现在好像好多了。

”柳依依心里一动,难道这股电流不仅能救人,还能缓解疼痛?她决定再试一次,

故意用掌心轻轻按在王爷爷伤口周围的皮肤上。这一次,她集中注意力,

感受着掌心的电流 —— 温热的感觉越来越明显,掌心的光晕也更亮了一些。几分钟後,

柳依依松开手,问王爷爷:“现在感觉怎么样?”王爷爷睁开眼睛,惊喜地说:“好多了!

居然不疼了。”旁边的家属也很惊讶:“医生,您这是用了什么方法啊?

居然能缓解我爸的疼痛。”柳依依笑了笑,找了个借口:“没什么,可能是刚才消毒的时候,

药物起作用了。我再帮您包扎好,记得别碰水,有什么不舒服及时叫我们。”换完药,

柳依依跟着李梅走出病房。李梅疑惑地看着她:“依依,你刚才换药的时候,

我好像看到你掌心有光?是不是我眼花了?”柳依依心里一紧,赶紧说:“李姐,

你肯定是眼花了,病房里的灯光太亮了,可能反射到我手上了。”李梅皱了皱眉,

没有再追问,但眼神里还是带着一丝疑惑。回到办公室,柳依依立刻关上门,坐在椅子上,

盯着自己的双手。她集中注意力,尝试着调动那股电流 —— 掌心慢慢变得温热,

淡淡的光晕再次浮现,像一层薄薄的雾气。她又试着将电流集中到指尖,

指尖的光晕更亮了一些,还能感受到一股微弱的能量在流动。

柳依依激动得心脏怦怦直跳 —— 她不是出现幻觉,她真的拥有了一种奇怪的能力!

这种能力能治疗病人,缓解疼痛,甚至可能治愈疾病。但很快,她又冷静下来。

这种能力太离奇了,要是被别人知道,会怎么样?会不会被当成怪物?

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甚至会不会被人抓去研究?

她想起了医科大学时学过的《医学伦理》,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而她的这种能力,

正好可以帮助更多的病人。但她也知道,这个世界上,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超出常理的事情。柳依依决定,暂时不告诉任何人这个秘密。

她要先学会控制这种能力,然后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用它来帮助病人。接下来的几天,

柳依依开始偷偷练习控制自己的异能。她发现,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能调动掌心的电流,

而且电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可以通过意念来控制。她还发现,使用异能后,

自己会感觉有点累,像是消耗了体力一样。为了验证异能的效果,

柳依依开始在无人注意的时候,用异能帮助病人治疗。她给化疗后呕吐不止的老人递水杯时,

指尖掠过老人的手腕,悄悄释放出一丝电流,老人的呕吐感很快就缓解了。

她给骨折的孩子调整石膏时,掌心贴着石膏边缘,释放出电流,

孩子说石膏里的皮肤不那么痒了,而且疼痛感也减轻了。她给高血压患者量血压时,

指尖轻轻碰了碰患者的手臂,患者的血压竟然也会稳定一些。每一次用异能帮助病人,

柳依依都感到很开心。她觉得,这种能力是上天赐予她的礼物,

让她能更好地履行医生的职责。但她也更加小心,生怕被人发现这个秘密。八月的江城,

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暴雨持续了整整一天,到了傍晚,才渐渐停了下来。

但就在这时,

第一人民医院却迎来了一场紧急情况 ——三十多名学生集体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的症状,

被紧急送往医院急诊室。急诊室瞬间挤满了人,学生们躺在病床上,痛苦地***着,

家长们在一旁焦急地等待,整个急诊室乱作一团。医院立刻启动了应急预案,

抽调各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前来支援,柳依依也被紧急叫到了急诊室。“柳医生,

你负责这几个学生,测一下他们的生命体征,记录一下症状,然后给他们输液。

”护士长递给柳依依一个文件夹,语气急促的说道。“好!” 柳依依说着接过文件夹,

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她先给学生们测了体温、血压、心率,

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烧和脱水症状。她一边记录症状,

一边安慰学生们:“别害怕,只是普通的食物中毒,输点液就会好的。”但很快,

柳依依就发现情况不对劲。有一个叫林晓的女生,

症状比其他学生严重得多 ——她不仅呕吐、腹泻,还出现了休克的症状,血压持续下降,

意识也开始模糊。“李姐,林晓情况不好,血压只有 80/50,心率 120,

意识模糊,可能是中毒性休克!” 柳依依赶紧喊道。李梅跑过来,查看了一下林晓的情况,

脸色凝重道:“快,准备升压药,建立静脉通路,联系 ICU,准备转科!

”护士们立刻忙碌起来,给林晓注射升压药,连接心电监护仪。但林晓的情况并没有好转,

血压还是在持续下降,心率越来越快,心电监护仪上的波形也变得越来越微弱。“不行,

升压药效果不好,再这样下去,林晓会有生命危险!”李梅急得满头大汗的说道,

“ICU 那边还在忙,暂时腾不出床位,怎么办?”柳依依看着林晓苍白的脸,

心里像被揪了一样。她知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 —— 用自己的异能。

但急诊室里人很多,到处都是医生、护士和家长,要是被人发现她的异能,就麻烦了。

柳依依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她走到林晓的病床前,假装要给林晓盖被子,

双手轻轻握住林晓的手,将掌心贴在林晓的腕部动脉处。她闭上眼睛,集中全部注意力,

调动掌心的电流。一股强烈的温热感从掌心涌出,顺着林晓的手腕,流向她的四肢百骸。

柳依依能感受到,电流在林晓的体内流动,修复着受损的器官,稳定着她的生命体征。

周围的人都在紧张地看着林晓,没有人注意到柳依依掌心那淡淡的光晕。几分钟后,

柳依依睁开眼睛,松开了手。就在这时,护士突然喊道:“血压上来了!85/55!

”所有人都惊喜地看向心电监护仪 —— 林晓的血压正在慢慢上升,心率也逐渐稳定下来,

意识也开始清醒。“太好了!” 李梅松了口气,拍了拍柳依依的肩膀,“依依,

你刚才做了什么?林晓的情况怎么突然就好转了?”柳依依心里一紧,

赶紧说:“可能是升压药开始起作用了,加上林晓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强。

”旁边的护士疑惑地说:“可是刚才升压药已经用了好几分钟了,都没效果啊。

而且我刚才好像看到柳医生掌心有光?”柳依依赶紧解释:“应该是急诊室的灯光反射吧,

你看,这盏灯正好照在我手上。”护士顺着柳依依指的方向看了眼头顶的白炽灯,

灯光确实晃得人眼晕,便没再多问。但李梅的目光却在柳依依掌心停留了两秒,眉头微蹙,

像是在思索什么,

最终还是转身去处理其他学生的情况 ——眼下三十多个食物中毒患者还等着照料,

没空想太多。柳依依悄悄松了口气,指尖残留的温热感还没散去。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

掌心的光晕早已隐去,只留下一片细腻的皮肤。刚才调动异能时,

她明显感觉比前两次更吃力,结束后指尖甚至有些发麻,像是连续握了半小时手术刀。

看来这能力并非无限使用,用多了会消耗体力,这点必须记下来。她走到走廊尽头的茶水间,

拧开冷水龙头,用冰凉的水泼在脸上。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有些苍白,眼底带着淡淡的疲惫。

从心梗抢救到糖尿病足换药,再到今天救林晓,三次异能使用,一次比一次刻意,

也一次比一次接近暴露的边缘。急诊室人多眼杂,下次绝不能再这样冒险了。正想着,

茶水间的门被推开,进来的是内科的老医生周明。周医生头发花白,平时话不多,

但对年轻医生很照顾。他看到柳依依,笑着递过去一杯热咖啡:“刚看你救那个小姑娘,

手都在抖,吓坏了吧?”柳依依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暖意,她勉强笑了笑:“有点,

第一次遇到这么紧急的情况。”“正常,谁刚开始都这样。” 周医生靠在窗边,

看着外面渐渐放晴的天空说道,“不过你刚才处理得很稳,尤其是最后握着她手的时候,

你一握,她的情况就好转了 —— 你是不是懂点中医推拿?”柳依依心里咯噔一下,

没想到周医生观察得这么细。她赶紧找借口说道:“我妈是中医,耳濡目染,

小时候跟着她学过一点穴位***,刚才情急之下按了按她的腕横纹,想着能帮她稳稳压。

”这个理由半真半假,既解释了 “握着手” 的动作,又不会暴露异能,应该能蒙混过关。

周医生点点头,没再追问,只是叮嘱道:“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但也要注意身体。

今天忙完早点回去休息,别硬撑。”送走周医生,柳依依靠在墙上,慢慢喝完了那杯咖啡。

她意识到,随着自己用异能救的人越来越多,怀疑的目光也会越来越多。

李梅的疑惑、护士的追问、周医生的观察,这些都是潜在的 “隐患”。

她必须建立一道更严密的 “秘密防线”,既要用异能救人,又要绝对不被发现。

接下来的几天,柳依依开始刻意设计使用异能的场景。给患者量血压时,

她会把掌心贴在袖带内侧,借着袖带的遮挡释放微弱能量。给术后病人换药时,

她会先假装整理敷料,等所有人注意力都在伤口上时,指尖快速掠过皮肤。遇到哭闹的患儿,

她会用玩具吸引孩子注意力,趁机用手背轻轻碰一下孩子的额头,缓解他们的疼痛。

这些细微的动作既自然又隐蔽,没人再发现异常。

但柳依依也有了新的烦恼 —— 异能的效果似乎和她的情绪有关。心情平静时,

能量释放得稳定,治疗效果也更好;一旦紧张或焦虑,能量就会变得紊乱,

甚至会让患者感到轻微的刺痛。为了控制情绪,她开始利用下班时间练习冥想。

每天晚上回到公寓,她都会坐在阳台上,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感受掌心能量的流动。渐渐地,她能更精准地控制能量的强度和范围,

甚至能做到只针对病灶区域释放能量,不浪费一丝体力。这天下午,柳依依跟着李梅查房,

走到 303 床 ——也就是她第一次用异能救的那位心梗患者张爷爷的病房。

张爷爷恢复得很好,已经能坐在床上看报纸了。看到柳依依,他立刻放下报纸,

笑着招手道:“柳医生,你来啦!多亏了你,我这条老命才捡回来!”柳依依走过去,

帮张爷爷调整了一下靠垫:“张爷爷,您恢复得这么好,都是您自己配合治疗。

”“你就别谦虚了!” 张爷爷的老伴端着一杯水走过来,递给柳依依说道。

“我家老张那天晚上都快不行了,后来你一按他胸口,他就缓过来了。我跟护士说,

护士还不信,说我老糊涂了,可我看得清清楚楚!”柳依依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强装镇定:“阿姨,您可能记错了,那天我是在做胸外按压,标准流程就是那样的。

”“我没记错!” 张奶奶坚持道,“你按的时候,手上好像有光,淡淡的,

跟小萤火虫似的!”李梅正好站在门口,听到这话,脚步顿了一下。

柳依依赶紧转移话题:“张爷爷,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胸闷气短?”张爷爷摇摇头。

张奶奶看了一眼李梅,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讪讪地笑了笑:“可能是病房里灯光太暗,

我看花眼了。”查房结束后,李梅走在前面,柳依依跟在后面,心里七上八下的。

走到办公室门口,李梅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柳依依说道:“依依,

张奶奶说的是真的吗?”柳依依的心跳得飞快,她低着头,不敢看李梅的眼睛说道:“李姐,

您怎么会信这个?肯定是张奶奶年纪大了,记错了。”李梅沉默了几秒,

然后叹了口气说道:“依依,我带过很多年轻医生,你是最踏实、最有责任心的一个。

不管你有什么秘密,只要你是真心为病人好,我都不会怪你。但你要记住,

医院是讲科学的地方,有些事情,一旦传出去,对你没好处。”柳依依猛地抬起头,

眼里满是惊讶。她没想到李梅竟然没有追问,反而在提醒她。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说道:“李姐,谢谢您。我……”“别说了。” 李梅打断她,拍了拍她的肩膀。“我不问,

也不会跟别人说。但你自己要小心,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你的‘秘密’。”从那天起,

李梅成了柳依依秘密的第一个 “守护者”。虽然两人再也没提过异能的事,

但李梅总会有意无意地给柳依依创造方便 ——比如在柳依依给特殊患者治疗时,

让其他护士先去处理别的事情。比如在病例讨论时,

帮柳依依解释那些 “异常” 的恢复速度,说是 “患者个体差异”“治疗方案精准”。

柳依依知道,李梅的保护是有风险的,她不能一直依赖别人。她必须变得更强,

不仅要能更好地控制异能,还要能用科学的方式解释异能带来的效果。于是,

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各种医学文献,尤其是关于细胞修复、能量医学的研究,

希望能找到和自己异能相关的理论依据。这天晚上,

柳依依在图书馆查到一篇关于 “生物电场” 的论文。论文里面提到,

人体细胞会产生微弱的电场,当细胞受损时,电场会发生紊乱。

如果能外部施加特定频率的电场,就能促进细胞修复。柳依依眼前一亮 —— 她的异能,

会不会就是这种 “特定频率的生物电场”?她立刻拿出笔记本,

把论文里的关键内容记下来,然后结合自己使用异能的感受,开始分析:每次使用异能时,

掌心的温热感可能就是电场的能量释放。针对不同病症,能量的强度和频率不同,

比如心梗需要强能量快速***心脏细胞,而糖尿病足需要温和能量缓慢修复受损组织。

虽然这些还只是猜测,但至少有了一个方向。柳依依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

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她知道,这条 “秘密之路” 很难走,但只要能救更多的人,

再难她也会走下去。九月初,江城第一人民医院组织了一次 “送医下乡” 活动,

要去偏远的青山乡义诊。青山乡交通不便,医疗条件落后,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医院,

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柳依依一看到通知,就立刻报了名。她想,

青山乡肯定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而且那里远离市区,人少眼杂,更适合她用异能救人。

另外,她也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异能在治疗山区常见的慢性病、外伤时,效果会不会更好。

出发那天,天还没亮,柳依依就背着装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背包,跟着医疗队坐上了大巴车。

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达青山乡卫生院。卫生院很小,

只有三间诊室,几张病床,药品也很匮乏。院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看到医疗队,

激动得说道:“你们可算来了!乡亲们都等着呢!”义诊很快就开始了。

柳依依负责内科诊室,来就诊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症状多是关节炎、支气管炎、肠胃炎,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第一个来就诊的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

拄着一根拐杖,走路一瘸一拐的。她坐下后,哆哆嗦嗦地说道:“医生,我这腿啊,

一到阴雨天就疼得厉害,有时候连路都走不了。”柳依依扶着老奶奶坐下,

帮她卷起裤腿 —— 老奶奶的膝盖又红又肿,皮肤都发亮了。柳依依用手轻轻按了一下,

老奶奶疼得直咧嘴。“奶奶,您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时间应该挺长了吧?

”老奶奶点点头说道:“有十年了,以前还能下地干活,现在连做饭都费劲。

”柳依依拿出听诊器,假装听心跳,左手悄悄放在老奶奶的膝盖上,集中注意力,

释放出温和的能量。她能感受到能量缓缓渗入老奶奶的膝盖,像一股暖流,

慢慢包裹住受损的关节。几分钟后,柳依依松开手,问:“奶奶,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老奶奶试着动了动膝盖,惊讶地说道:“不疼了!真的不疼了!刚才还疼得钻心,

现在怎么就不疼了?”柳依依笑了笑说道:“奶奶,我给您开点药,您按时吃,

平时注意保暖,别着凉。”她一边写药方,一边叮嘱,“要是再疼,就用热毛巾敷一敷,

能缓解一点。”老奶奶拿着药方,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道谢:“谢谢柳医生!

您真是神医啊!摸一摸我的膝盖,我的膝盖居然不疼了。”接下来的几天,

柳依依用同样的方法,悄悄帮助了很多患者。给患有严重支气管炎的老爷爷听诊时,

她用掌心贴着老爷爷的后背,释放能量缓解他的咳嗽。给被烫伤的孩子处理伤口时,

她用指尖轻轻点在伤口周围,加速皮肤愈合。给高血压的老奶奶量血压时,

她用能量稳定老奶奶的血压。这些患者都觉得柳依依是 “神医”,

纷纷拿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来感谢她。柳依依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然后用自己的钱买了一些文具和书本,送给村里的孩子。这天下午,义诊快结束时,

一个村民匆匆跑过来,说村里的李大爷突然晕倒了,让医疗队赶紧去看看。

柳依依和周医生立刻背上急救包,跟着村民往李大爷家跑。李大爷家在山顶,路又陡又窄,

柳依依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背包里的听诊器和血压计叮当作响。到了李大爷家,

看到李大爷躺在地上,脸色发青,呼吸微弱。周医生赶紧给李大爷测血压、听心跳,

然后皱着眉头说:“是急性心衰,随身携带的急救药不够,必须尽快送下山去医院!

”但下山的路要走两个多小时,李大爷的情况根本撑不了那么久。柳依依蹲下身,

握住李大爷的手,毫不犹豫地释放出异能。这一次,她用了比以往更强的能量,

掌心的光晕虽然被衣袖遮挡,但还是能看到淡淡的微光。周医生在一旁准备急救措施,

没注意到柳依依的异常。几分钟后,李大爷的呼吸渐渐平稳,脸色也慢慢恢复了血色。

周医生惊讶地说:“怎么会这么快恢复正常了?刚才都快不行了!”柳依依松开手,

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虚弱地说:“可能是李大爷平时身体底子好,加上我们来得及时,

急救措施到位。”这时,李大爷慢慢睁开眼睛,看到柳依依,虚弱地说:“姑娘,

谢谢你…… 我刚才好像看到你手上有光,暖暖的,很舒服。”周医生愣住了,

他猛地看向柳依依的手。柳依依的心跳得飞快,她知道,这次可能瞒不住了。就在这时,

山下传来了救护车的鸣笛声 —— 院长提前联系了县里的救护车。周医生顾不上追问,

赶紧和柳依依一起把李大爷抬上担架,往山下走。路上,周医生走在柳依依身边,

小声说问道:“依依,你手上的光,到底是怎么回事?”柳依依沉默了很久,然后抬起头,

看着周医生真诚的眼睛,轻声说说道:“周叔,我知道您是个好医生,我跟您说实话吧。

我手上的光,是一种能治疗病人的能力,我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我一直没说,

是怕别人不信,怕影响工作,更怕给医院带来麻烦。”周医生惊讶地看着柳依依,

过了很久才说:“我活了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但你救了张爷爷,救了林晓,

救了李大爷,这些都是事实。你别担心,我不会跟别人说的。

以后要是有需要我帮你隐瞒这件事,我会帮你的。

”柳依依没想到周医生会这么轻易地相信她,还愿意帮她隐瞒。她眼眶一红,

哽咽着说道:“谢谢您,周叔。”从青山乡回来后,

柳依依的 “秘密守护者” 又多了一个周医生。周医生是医院的老资格,人脉广,

总能在关键时刻帮柳依依化解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一次,

一位患者家属质疑柳依依的治疗方案,说患者恢复得太快,是不是用了 “不明药物”。

周医生立刻站出来,用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解释,说这是 “个体化治疗的成功案例”,

帮柳依依解了围。柳依依知道,自己不能一直躲在别人的保护下。

她开始尝试将异能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比如在给患者做针灸时,用异能增强针灸的效果。

在给患者开中药时,用异能调整患者体内的气血,让中药更好地发挥作用。

她还开始记录每一次使用异能的案例,

包括患者的病情、异能的使用方式、治疗效果、自身的体力消耗,

希望能总结出一套系统的 “异能治疗方案”。这天晚上,柳依依在整理案例时,

发现了一个规律:她的异能对器质性病变如心梗、骨折、皮肤溃烂的治疗效果最好,

对功能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效果次之,

对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的效果最差。而且,

异能对老人和孩子的效果比成年人更好,可能是因为老人和孩子的身体的原因”,

能量更容易渗透进去。她把这些发现记在笔记本上,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

自己正在走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路,虽然艰难,但只要能为医学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能救更多的人,一切都值得。十月中旬,

江城第一人民医院接收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十岁的小男孩豆豆,

患有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全身皮肤反复溃烂、结痂,瘙痒难忍,

走遍了全国各大医院都没治好。豆豆的父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江城第一人民医院,

找到了柳依依。柳依依第一次见到豆豆时,心里揪得生疼。豆豆全身裹着纱布,

只露出一双大眼睛,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自卑。他的妈妈哭着说:“柳医生,求求你,

救救我的孩子吧!他才十岁,不能一辈子这样啊!”柳依依握住豆豆妈妈的手,

坚定地说:“阿姨,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力的。”她查阅了大量关于遗传性皮肤病的文献,

发现这种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缓解症状。但豆豆的病情已经很严重,

常规药物可能效果不佳。柳依依决定,用异能试试。接下来的几天,

柳依依每天都会去给豆豆换药。她会先给豆豆讲个小故事,让豆豆放松下来,

然后趁豆豆不注意,用掌心轻轻贴在豆豆的纱布上,释放温和的能量。

豆豆每次都会说:“柳医生,你的手好暖和,我一点都不疼了。”一周后,

豆豆的皮肤有了明显的好转 ——溃烂的地方开始结痂,结痂的地方慢慢脱落,

露出了***的新皮肤。豆豆的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抱着豆豆给柳依依磕头:“柳医生,

您就是我们家的恩人!”豆豆的案例在医院里传开了,越来越多的患者来找柳依依看病,

甚至有外地的患者专门坐飞机来江城,就为了让柳依依治疗。柳依依的名声越来越大,

被患者们称为 “江城神医”。但名声大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医院里有些医生开始质疑柳依依的治疗方法,说她 “不科学”“搞封建迷信”。

甚至有医生向院领导投诉,说柳依依的 “特殊治疗” 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

要求院领导调查柳依依。院领导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讨论柳依依的问题。会上,

支持柳依依的医生和质疑柳依依的医生吵得不可开交。“柳依依的治疗效果有目共睹,

豆豆的病那么严重,她都能治好,这说明她有真本事!” 周医生激动地说。

“效果好又怎么样?她拿不出科学依据!” 反对的医生反驳道,“我们是三甲医院,

要讲科学,不能凭感觉治病!万一出了医疗事故,谁负责?”“我看她就是在故弄玄虚!

” 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骨科的赵医生拍着桌子站起来说道:“上周有个骨折患者,

按理说至少要卧床三个月,经她‘治疗’后,不到一个月就能下地走路,

这根本不符合医学常识!”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柳依依身上。

她坐在角落,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掌心微微发热 —— 不是异能的温热,是紧张得冒了汗。

她知道,空口解释没用,必须拿出实打实的证据。就在这时,张建国主任推了推金边眼镜,

缓缓开口:“吵够了吗?医院是讲证据的地方,不是菜市场。柳依依,你经手的患者,

病历都在吧?把近半年的治疗数据整理出来,

包括入院诊断、治疗方案、恢复周期、并发症发生率,明天交给我。”柳依依猛地抬起头,

眼里闪过一丝希望:“谢谢张主任,我现在就去整理!”走出会议室,

周医生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你的治疗记录我看过,数据非常漂亮,

只要把数据摆出来,谁也挑不出毛病。”柳依依点点头,立刻赶回办公室,

打开电脑里的病历系统。从第一次用异能救心梗的张爷爷开始,

她就养成了详细记录的习惯:每次使用异能的时间、强度、患者的即时反应,

甚至自己的体力消耗都记在单独的文档里。现在要整理公开数据,

她只需要把这些 “特殊干预” 的记录隐去,只保留常规治疗方案和最终效果。

加班到深夜,柳依依终于整理好了数据报表。报表显示,她负责的患者中,

心梗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科室平均水平缩短 28%,

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率提升 45%,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时间缩短 32%,

且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0。这些数据远超科室平均水平,

甚至在全国三甲医院中都处于领先地位。第二天,柳依依把报表交给张建国主任。

张主任看着报表,眉头渐渐舒展,手指在数据上轻轻敲击:“这些数据,经得起核查吗?

”“经得起!” 柳依依坚定地说道,

“所有患者的检查报告、用药记录、护理记录都完整存档,随时可以调取。”张主任点点头,

立刻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当他把柳依依的治疗数据投影在屏幕上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之前质疑最激烈的赵医生,看着屏幕上清晰的数据,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数据不会说谎。” 张主任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里。

“柳依依的治疗方案,虽然在某些环节上超出了我们的常规认知,但最终效果是好的,

而且没有出现任何医疗事故。作为医生,我们的首要职责是救死扶伤,

只要能为患者带来好处,又不违反医学伦理,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就值得尝试。”他顿了顿,

看向柳依依继续说道:“我决定,成立一个专项研究小组,由你牵头,周医生和李梅配合,

专门研究你的治疗方案。我们要把你的‘经验’,转化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学方法。

”柳依依愣住了,她没想到张主任不仅没有质疑她,还支持她开展研究。

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谢谢张主任,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研究小组很快就组建起来。柳依依知道,

不能再对周医生和李梅隐瞒异能的秘密 —— 要研究 “治疗方案”,

必须让他们了解真相。在一次小组会议上,柳依依关上办公室的门,犹豫了很久,

终于开口:“周叔,李姐,其实我的治疗方案,和我手上的一种特殊能力有关。”她伸出手,

集中注意力,掌心渐渐泛起淡淡的光晕。周医生和李梅惊讶地看着这一幕,眼睛都瞪圆了。

“这是……” 李梅下意识地伸手想去碰,又缩了回来。

“这是一种能促进细胞修复、缓解疼痛的能量。” 柳依依解释道。

“第一次用是在抢救张爷爷的时候,我发现,这种能量有治疗效果。之前我一直不敢说,

是怕你们不信,怕影响工作。”周医生突然笑了:“我就说你肯定不简单!

之前张奶奶说看到你手上有光,我还半信半疑,没想到是真的。

”李梅也惊讶的说道:“不过这能力也太神奇了,简直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怎么用科学的方式解释这种能量。

” 柳依依拿出之前查的 “生物电场” 论文说道。

“我怀疑这种能量和人体生物电场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原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接下来的日子,研究小组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周医生负责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寻找理论依据。李梅负责记录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柳依依则负责在治疗中精准控制异能,记录能量释放时的各项参数。他们发现,

柳依依释放的能量确实具有特定的频率 ——通过仪器监测,

这种频率在 4-8 赫兹之间,正好与人体受损细胞修复时的生物电场频率一致。而且,

能量强度可以通过柳依依的意念调节,强度越高,

对急性病症如心梗、休克的治疗效果越好。强度越低,

对慢性病症如关节炎、糖尿病足的效果越持久。为了验证这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