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南星这一觉睡得很沉,再次醒来己经五点多了。
“星星,起来吃饭了。”
担心医院的饭菜不合胃口,下午姜文茵回家做了饭,回到医院看到南星还在睡,也没叫醒她,夏天,饭菜放一会没事。
“好,我先去一下厕所。”
中午喝了一碗汤,谢南星现在感觉肚子胀胀的。
“妈妈陪你一起去。”
“不用了妈妈,我自己去就行。”
谢南星又不是三岁小孩,妈妈就是太担心她了。
厕所在走廊的尽头,一路上,谢南星都在默默观察周围的人。
正值晚饭时间,医院进进出出许多人,大多是来送饭的家属,手里拿着铝制饭盒。
大家的穿着都很朴素,普遍的蓝色、灰色,偶尔能看到几个穿中山装的男人和穿着鲜艳裙子的女人。
没耽搁太久,谢南星回到了病房。
隔壁床的大妈好像出院了,谢南星醒来后看到东西都己经搬走了,现在这间病房就只有她一个人了。
“发什么呆,快来尝尝妈妈炖的排骨汤。”
姜文茵把饭盒打开,里面有她炖的玉米排骨汤,还有女儿喜欢吃的肉末茄子。
谢南星拿起饭盒,先喝了排骨汤,又夹了一筷茄子,满足的闭上眼,还是妈妈做的饭菜好吃。
“妈妈,你不吃吗?”
看到姜文茵迟迟没有动作,谢南星问了一句。
“妈妈在家里吃过了,你快吃吧,一会菜凉了。”
姜文茵温柔的眸子注视着女儿,心里却在想着明天怎么办,厂里那边估计不好请假。
吃完后,谢南星主动把饭盒洗了。
“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谢南星觉得她没什么大碍,医院实在太无聊了。
“医生说没问题了才能出院,你就安心待着吧。”
“无聊就看看书。”
姜文茵回家的时候,顺便把女儿看的书带了过来。
谢南星嘟了嘟嘴,决定还是听妈妈的话。
“妈妈明天要回厂里上班,你好好在医院待着,别乱跑,我下班了就来给你送饭。”
姜文茵叮嘱道。
“知道了,妈妈。”
夜色渐浓,谢南星度过了来到异世界的第一夜。
又在医院待了两天,谢南星终于被允许出院了。
谢振邦特意准时下班和妻子一起来医院接人。
谢振邦载着谢南星,东西都放在姜文茵的自行车上。
一家三口人拥有两辆自行车,在这个年代己经是顶配了。
机械厂家属院在沪市西南边,离医院不远,骑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坐在后座,谢南星欣赏着独属于这个年代的风景,没有后世的高楼大厦,市中心是精致的小洋房,独具风情。
接着就是一片片低矮的平房,密密麻麻,房子与房子之间留下一条窄路,供行人通行。
自行车穿过街道,灵活地避开公交车,一路上左拐右拐,停在了一棵大树下,谢南星知道机械厂家属院到了。
谢南星家是两层楼房,面积不大,周围居住的都是机械厂的高层领导。
员工们大多住在另一边的筒子楼,这是厂里前几年刚建好的福利房。
东西都被父母提着,谢南星就拎了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她的洗漱用品。
“谢厂长,姜主任,南星这是出院了。”
刘红英本来是在院子里晒衣服,看到谢厂长一家,手里的话也不干了,连忙走了出来。
谢振邦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是的,医生说没什么大碍了。”
姜文茵回话。
“诶哟,南星这小脸白的,受罪了。”
刘红英拉着谢南星的手,一脸的热切与关心。
谢南星不自在的抽开了手,眼前的女人是杨副厂长的大儿媳,杨副厂长一家住在谢南星家隔壁,一家人贯会拍马屁了。
别看她一脸的关心,谁知道这里面有几分真心。
“姜主任,你们还没吃饭吧,要不来我家吃。”
刘红英热情地邀请道。
不管刘红英是真心还是客套,姜文茵连忙拒绝,现在闹饥荒,粮食金贵得很。
“不麻烦了红英,我们回家吃就行。”
“那你们快回去做饭吧。”
刘红英也是个人精,关心的话送到了,也不再打扰,回了自家院子,再多说就惹人烦了。
往前走,就是谢南星家了,门口有一棵桂花树,每到九月,桂花香飘满院。
房子是用红砖砌成的,进门就是客厅,厨房在一个角落,另外隔了一间卧室和卫生间。
二楼有两间卧室,谢南星的房间在楼梯扶手的右边,左边那一间是谢振邦夫妻的。
回到家,姜文茵赶紧去厨房做饭,谢振邦也去帮忙。
没谢南星什么事,她上了二楼,把书放回书架,打量着这几平米大小的房间,一张弹簧床,旁边还有红木打的梳妆柜、衣柜,书桌。
床单和被套是蕾丝花边的,窗帘是米白色的,整体的风格清新淡雅。
打开衣柜,各式各样的衣服都有,中间挂着一排裙子,书桌上还摆着一台收音机,足以见女孩在家受宠的程度。
谢南星对房间的布局很满意,同时也很庆幸,穿越到这个年代还能一个人拥有一间房间。
记忆里,谢南星一家搬来家属院两年了。
在那之前,她们一家和外公外婆一起住在小洋楼里,外公外婆去世后,她们才搬到这边来。
一是离机械厂近,上班方便;二是不想触景生情。
谢南星的外公姜怀仁是有名的企业家,年轻时闯下了一笔不菲的家业。
谢振邦西十多岁就能坐稳沪市第一机械厂的厂长之位,老丈人在后面出了不少力。
那是一位睿智、眼光长远的老人。
谢南星想几年后的运动应该波及不到她们家,不过还是要小心谨慎些,到时候给父母提个醒,把家里出格的东西都收起来。
“南星,下来吃饭了。”
谢父的喊话打断了谢南星的思考,她起身走下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