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玄大陆楚国南部,有一个名叫青河村的小村落,它静静地卧在群山环抱之中,如同一颗被岁月遗忘的明珠。
村子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生活,然而,这看似平静的日子,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荒打破。
苟家,是青河村里一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家。
家中五口人,父母皆是朴实憨厚的农民,哥哥名叫苟长天,为人稳重,己到弱冠之年,正准备成家立业。
妹妹苟秀儿,年方十岁,生得伶俐可爱,一双大眼睛犹如清澈的湖水,笑起来还有两个深深的酒窝。
而主角苟东生,今年十五岁,性格坚毅,为人仗义,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灾荒如同一场无情的噩梦,席卷了整个青河村。
农田里颗粒无收,家中的存粮也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中见底。
面对如此困境,苟家父母愁得双鬓斑白,眉头拧成了麻花。
经过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一个残酷的决定在他们心中逐渐成形——把妹妹卖给铁剑门当丫鬟,换些粮食和钱财,以解全家燃眉之急。
当这个决定从父母口中艰难说出时,整个屋子仿佛瞬间凝固。
苟秀儿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哭出声来。
苟长天紧握着拳头,嘴唇颤抖着,想说些什么,却又被无奈的现实哽在喉咙。
苟东生则像被一道惊雷劈中,整个人呆立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
“不,我不要妹妹去当丫鬟!”
苟东生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看向父母,目光中带着坚定与哀求,“爹,娘,妹妹还小,去当丫鬟得多受苦啊。
咱们再想想办法,一定还有其他出路的!”
苟父长叹一声,浑浊的眼中满是无奈与痛苦,“东生啊,爹也舍不得秀儿,可这灾荒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
不卖秀儿,咱们全家都得饿死啊!”
苟母早己泣不成声,她用粗糙的手抹着眼泪,“秀儿,别怪爹娘狠心,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苟秀儿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扑进苟东生的怀里,“哥,我不想走,我不想离开家,不想离开你们……”苟东生紧紧抱住妹妹,心如刀绞。
他低头看着妹妹那满是泪痕的小脸,仿佛心被千万根针同时扎着。
“妹妹别怕,有哥在,哥不会让你去受苦的。”
苟东生轻轻拍着妹妹的背,安慰着她,同时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当晚,苟东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妹妹那绝望的哭声和无助的眼神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深知,父母做出这个决定也是迫不得己,可他无论如何都不忍心看着妹妹去铁剑门受苦。
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自己去铁剑门当长工,用自己的劳力换取粮食和钱财,让妹妹留在家里。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苟家破旧的屋子里。
苟东生早早地起了床,他来到父母的房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父母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赶忙将他扶起。
“爹,娘,我想好了,让我去铁剑门吧。
我身子骨结实,能干活,一定能换回足够的粮食和钱财,让咱们家度过难关。
妹妹还小,她不该去吃那份苦。”
苟东生目光坚定地看着父母说道。
苟父和苟母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与感动。
苟父抬手摸了摸苟东生的头,声音有些哽咽,“东生啊,你这孩子……铁剑门可不是好待的地方,去了那儿,你可要受苦了。”
“爹,我不怕苦。
只要能让妹妹留在家里,能让咱们一家人好好活下去,再苦我也愿意。”
苟东生咬了咬牙,斩钉截铁地说道。
苟母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抱住苟东生,“我的儿啊,你怎么这么懂事。”
一旁的苟秀儿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跑过来抱住苟东生,哭着说:“哥,我不要你走,我不想你去受苦。
要不,还是让我去吧。”
苟东生轻轻擦去妹妹脸上的泪水,微笑着说:“傻妹妹,哥是男子汉,就该保护你。
你乖乖在家,等哥赚了钱回来,给你买好吃的,给你做新衣服。”
苟秀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依旧紧紧拉着苟东生的衣角,不愿松开。
就这样,苟东生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他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便准备踏上前往铁剑门的路。
临行前,苟秀儿从自己的房间里拿出一个亲手绣的荷包,递给苟东生,“哥,这个给你,你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看到这个荷包,就像看到我一样。”
苟东生接过荷包,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好,哥一定好好收着。
妹妹你在家要听爹娘的话,别乱跑,知道吗?”
苟秀儿用力地点点头,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苟东生又与父母和哥哥一一告别,看着他们那充满担忧与不舍的眼神,他强忍着泪水,转身迈出了家门。
当他踏出家门的那一刻,阳光洒在他身上,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离愁别绪。
他回头望去,只见妹妹还站在门口,不停地挥手,身影在阳光中显得如此渺小而又无助。
苟东生深吸一口气,咬了咬牙,转身坚定地向前走去。
他知道,此去铁剑门,等待他的将是未知的艰难与挑战,但为了妹妹,为了这个家,他别无选择。
他的脚步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对家人的爱与责任。
就这样,苟东生带着满心的牵挂与坚定的信念,渐渐消失在家人的视线中,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