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宜从小胆子大,从几个月能认人开始,他就不怕生人。
只要你双手一拍做出想抱他的手势,他马上笑嘻嘻往你身上凑。
不到一岁会走路会说话之时,那更是人来熟,而且小嘴特别甜。
遇到邻居,他妈说:"叫奶奶。”
他就奶声奶气的叫“奶奶”, 他妈说:“叫爷爷” ,他就甜甜的叫“爷爷”。
那次他妈带着他去上班,走廊碰到同事。
他妈说:“相宜,叫人啊。”
白相宜仰着小脑袋,非常有礼貌的乖乖叫了声:“人。”
白相宜两岁上幼儿园,特别好动,经常摔跤磕磕碰碰受伤,破皮流血是家常便饭,他却从不哭。
和小朋友起冲突打架,手臂,脖子,脸被抓得鲜血流,他也不吭一声。
问他伤成这样,得多痛啊,为什么不哭呢?
他说,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架打输了,但气势不能输。
他爷爷说白相宜不愧是他军人的后代,无论是长相还是骨子里都透着军魂。
白相宜他妈一度深深的怀疑这孩子痛感神经不正常,于是在某天下午的厨房,她找到了可以试验白相宜痛感神经是否正常的妙法。
两岁的白相宜那时正仰着小脑袋目不转睛盯着灶台上那个冒着热气的电饭煲。
他望着从出气口飘出的水汽,说,小龙钻出来了,又说,小马又跑出来了,又说,小狗也追出来了。
他那聪明的妈,脑子灵光一闪,进水了。
抱起白相宜,不由分说,硬拉着他的小手伸进了冒着的热气中。
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终于将他妈悬着的心安全归了位。
从此,白相宜他爸就叫他妈毒妇,说她比白雪公主的后妈还要狠毒。
在家人轮番的几天几夜的谴责和声讨中,他妈承包了一个月的所有家务来赎罪。
再大一点点,白相宜他妈允许他看电视。
不知道怎么回事,断腿骨折都不哭的白相宜,但凡看到一点感人的情节,电视里的人哭,白相宜也跟着哭。
后来,白相宜上小学了。
上课***总坐不住,自由散漫交头接耳,作业也不写,经常留堂,老师三天两头投诉,搞得他妈不厌其烦。
于是恶狠狠地说:"白相宜,我最后一次同你讲,你再不好好上学,你再给我惹事,你就回农村放牛去!!”
白相宜一听,眼瞪得老圆,兴奋地拍起手来:“放牛好玩放牛好玩,我要去放牛!”
于是,他妈二话不说,在白相宜还在开暑假散学礼时就请假,迫不及待托人将他带回了在农村独居的太爷爷家,那是一天都不让白相宜在家多呆。
并反复叮嘱老爷子,一定一定要让白相宜去放牛,去体验美好的田园生活。
于是,七岁的白相宜,人嫌狗厌的年纪,自愿下乡做了放牛娃。
天蒙蒙亮,白相宜被太爷爷唤醒,带着他到牛棚牵牛。
第一次见到身形硕大的真实水牛站在面前,白相宜不仅不怕还特别高兴。
老爷子见这孩子不似城里有些孩子那般娇气,便交待了几句,让白相宜牵着牛去屋后面的小山坡找草吃。
到了小山坡,白相宜环顾了一下西周,见这里草倒是有,但草里的荆棘和刺条也多。
他从没见过牛吃草,便盯着水牛看它怎么吃。
看着看着,他就可怜起这老水牛。
因为越是荆棘和刺条多的地方,那些草越多并且越长。
老牛它倒是会将荆棘用嘴扒拉到一边,可那些小刺条夹杂在新鲜的嫩草中,根本没办法剔除。
白相宜看到老牛将这些刺条和草一起吞进嘴巴里咀嚼,很是心疼:“牛牛,你好可怜哩!”
他尝试去拔除一根刺条,却一个不小心被刺到,疼得龇牙咧嘴,只好作罢。
白相宜又看到那老牛不停甩着长长牛尾驱赶飞在它身边的蚊蝇,他跑回家拿来一个大蒲扇绕着老水牛拍啊拍,气喘吁吁一身汗,累得够呛。
那老水牛似乎通人性,它吃一口草就抬头望着白相宜,眼里充盈着的不知是眼泪还是眼屎,湿湿的,让人感到悲伤。
白相宜靠近它身后的时候,它的尾巴就不甩动,好像怕尾巴打到白相宜似的。
白相宜回来吃早饭时同太爷爷讲,老水牛总用一双泪眼看着他,做牛真是命苦。
太爷爷答:“是啊,这牛通人性,我那年发病晕在田头,是它回村用嘴咬着光伯的裤腿带他到田里,这才救了我一命。
它现在老了,退休咯,我们要善待它。”
白相宜第一次听到动物有如此灵性,竟感动得不得了,重重的点头:“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