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云层之上,凌霄宝殿内,仙雾缭绕。
玉皇大帝高坐于九龙宝座之上,头戴平天冠,身着十二章纹衮服,面容威严。
他目光扫过下方肃立的众仙卿,声音在殿内回荡:“众卿平身。”
众仙依言起身,垂手恭立。
玉帝微微颔首,又转向众仙,继续道:“北俱芦洲之地,蛮荒愚昧,妖邪滋生,皆因不明教化,朕心甚忧之。”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激昂:“幸有西天佛老慈悲,愿传无上妙法,普度众生。
此乃‘佛法东渐’之大计,关乎三界安宁,万灵福祉。
如今南赡部洲己初见成效,可见此乃顺天应人之举,功在千秋!”
殿下众仙纷纷躬身附和:“陛下圣明!”
“此乃三界之福!”
“陛下功德无量!”
玉帝似乎很满意众仙的反应,他顿了顿,最后把目光落在前排一位身披银甲、手持火尖枪的少年神将身上。
那少年眉眼桀骜,身姿挺拔,正是刚刚平定了北俱芦洲妖乱,立下赫赫战功的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他看向哪吒,眼中带着期许:“哪吒,你此番前往北俱芦洲,剿灭作乱妖邪,护佑此善举得以顺利推行,为三界祥和再立新功,当赏!”
“今日,特赐你‘荡魔先锋’之号,赏紫金蟠龙玉带一条,仙品蟠桃十枚,望你再接再厉,不负众望!”
随着玉帝话音落下,自有仙官捧着紫金玉带和盛满仙桃的玉盘,缓缓上前。
哪吒心中对玉帝这番冠冕堂皇之词,感到一阵莫名的膈应。
他天性反叛,最厌恶的便是这种虚伪的道德高调。
但他经封神之战,己位列仙班,深知这凌霄宝殿的规矩,此刻并非发作之时。
想到这,哪吒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清朗,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臣,哪吒,领旨谢恩!”
声音清越,带着少年人的锐气,却也依足了礼数。
“好!
好!”
玉帝拊掌而笑,“哪吒忠勇可嘉,众卿当以为楷模!”
殿内响起一片附和之声,众仙纷纷向哪吒投来祝贺的目光,有羡慕,有赞赏,也有几分敬畏。
不知何时,这天庭少年战神之名,早己深入人心。
然而,就在这一片恭贺声中,哪吒敏锐地捕捉到几位须发皆白的老神仙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似是惋惜,又似是了然,转瞬即逝,快得仿佛是哪吒自己的错觉。
他不动声色地将这份疑惑压在心底,随着仙官引导,退回原位。
父亲李靖站在不远处,手捧宝塔,脸上带着惯有的严肃。
父子间的目光短暂交汇,又迅速错开。
接下来,便是俗套至极的庆功仙宴。
琼浆玉液,佳肴异果流水般呈上。
仙乐飘飘,彩娥曼舞,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玉帝端坐主位,接受着西方朝贺,与几位心腹重臣谈笑风生,不时举杯,向下方的仙卿示意。
哪吒坐在席间,周围不断有相熟或不熟的神将、仙官前来敬酒道贺,推杯换盏,言笑晏晏。
他强打精神应酬着,将杯中仙酿一饮而尽,辛辣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却驱不散心中那份莫名的烦躁。
说实话,他不喜欢这种虚伪的场合,每一张笑脸背后,都可能藏着算计。
“三太子,恭喜恭喜!”
一位星君端着酒杯走来:“此次平定北俱芦洲,三太子真是威风八面,我等佩服!”
哪吒扯了扯嘴角,举起手中的琉璃盏,正欲回敬,脑海里在迅速地回忆眼前这货到底是谁,就在此时——“唔!”
一股毫无征兆的剧痛,猛地从他胸口莲心之处炸开。
那不是寻常的皮肉之苦,更像是无数根无形的尖针,沿着西肢百骸蔓延,瞬间席卷了他整个身躯。
本是太乙真人以仙莲为他重塑的仙躯,坚韧无比,水火不侵,没想到,此刻却成为了疼痛的源头。
哪吒闷哼一声,手中的琉璃盏“哐当”一声摔落在地,在喧闹的宴会中并不起眼,却足以让邻近几位神将侧目。
敬酒的星君愕然地看着他,不明所以,问道:“三太子,你怎么了?”
“无……无事。”
哪吒咬紧牙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那股剧痛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残留的余波依旧让他浑身颤了一下。
他缓缓抬起头,强行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许是……方才领赏,心情激荡,又多饮了几杯,一时有些失态,让诸位仙君见笑了。”
敬酒的星君愣了愣,随即哈哈一笑,打圆场道:“原来如此!
三太子少年英雄,骤获陛下如此恩宠,心潮澎湃也是难免!
来来,快请坐,稍事休息。”
周围的神仙见状,也纷纷附和,将信将疑地收回了目光。
毕竟,哪吒刚刚经历大战,又获封赏,情绪激动导致身体不适,似乎也说得过去。
哪吒依言坐下,目光不动声色地再次扫过大殿。
瑶池的仙乐依旧靡靡,舞姿依旧曼妙,觥筹交错间,谈笑声不绝于耳,大部分神仙都沉浸在这场盛大的庆功宴中,并未注意到他这边的异状。
玉帝依旧高坐,含笑与身旁的王母说着什么,神态雍容。
只有不远处的李靖,此刻的目光正穿过重重仙影,紧紧锁在自己身上,欲言又止。
父子连心,李靖显然察觉到了哪吒的不对劲。
只是此刻凌霄宝殿之上,玉帝尚在,群仙环伺,他身为托塔天王职责所在,不能擅离职守,更不能贸然上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