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林雾障暴雨把地质锤上的红漆冲成血水时,周正阳终于承认迷了路。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手电筒光束劈开雨帘,照见前方山崖上歪斜的"禁止入内"木牌——那牌子是倒着钉的。
"队长!
这岩层不对劲!
"林秀的喊声混着雷声传来。
她蹲在***的岩壁前,地质锤敲击声清脆得反常。
本该是页岩的地层里嵌着半截青铜器,纹路像扭曲的星轨,雨水冲开青苔露出"天璇"二字。
吴建国突然撞开灌木丛冲过来,怀里的盖革计数器发出刺耳鸣叫。
他军绿雨衣上沾着暗红色苔藓,声音发抖:"辐射值...是正常值的七百倍!
"远处传来铃铛声。
七人顺着断崖摸过去时,最先看到的是磷火。
不是幽蓝的鬼火,而是一团团裹着白雾的浅绿色光斑,像有人拎着漏电的灯笼在山坳游荡。
周正阳踩到块断碑,腐殖质下露出"北斗司"三个篆字,碑角还粘着片风干的蝉蜕。
"你们听!
"林秀突然按住收音机。
本该沙沙作响的半导体里飘出慵懒的女声:"...这里是百乐门电台,现在是民国二十一年七月..."杂音中夹杂着老式爵士鼓点,混着雨声竟显出诡异的和谐。
二十米开外,一盏真正的灯笼刺破雨幕。
提灯的老妪穿着对襟盘扣袄子,布料却是化纤质地,袖口露出半截瑞士机械表。
她脚上的胶鞋碾过蕨类植物,发出塑料摩擦声。
"外乡人?
"老妪的灯笼突然转成幽蓝色,映得她脸上老年斑如同星图,"跟我来。
"吴建国的怀表突然开始倒走。
他盯着表盘上逆行的指针,没注意老妪灯笼纸的裂纹里透出铅字标题——《1950年土地改革法》。
林秀弯腰系鞋带时,瞥见老妪胶鞋底沾着片金箔,上面拓印着双鱼宫图案。
进村的路长得不合常理。
周正阳数到第107块青石板时,听见身后传来快门声。
摄影师陈默正对着岩壁拍照,闪光灯照亮石缝里密密麻麻的玻璃弹珠——每颗珠子里都封着只昆虫。
"到了。
"老妪的灯笼突然熄灭。
七人抬头看见村口牌坊,石柱上缠着碗口粗的野葡萄藤。
月光穿过藤叶间隙,在地上拼出残缺的北斗七星。
缺的那颗"瑶光"位,正对着他们来时的山道。
更鼓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