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与童年的第二次握手

第1章 雨夜梧桐

发表时间: 2025-04-12
1991年10月17日的秋雨裹着梧桐叶砸在铁皮檐沟上,顾明远在心脏监护仪的警报声中惊醒。

他蜷缩在霉味刺鼻的阁楼被褥里,左手无意识按着胃部——那里本该插着化疗泵,此刻却传来十五岁少年特有的饥饿痉挛。

"叮——"搪瓷脸盆接水的颤音穿透两层楼板。

这声音与ICU病房的仪器警报产生诡异的共振,让他的太阳穴突突首跳。

八岁那年台风掀翻的瓦片豁口正在头顶漏雨,雨水顺着发黑的房梁滴落,在砖地上汇成蜿蜒的溪流,倒映着黄铜台灯的光晕里褪色的课程表。

"小远?

"楼下传来虚浮的脚步声。

顾明远猛地咬住舌尖,铁锈味混着雨水在口腔蔓延。

母亲上个月摔伤的左腿应该还没好全,木楼梯每声***都像扎在他心口的倒刺。

他颤抖着拉开五斗橱最下层抽屉,三个棕色药瓶滚落在红砖地上,撕去标签的瓶口残留着白色粉末。

这是2023年他临终前才知晓的秘密——母亲胃癌三期时,曾用阿司匹林药瓶分装止痛药。

此刻药瓶上的生产日期显示1990年3月,比前世确诊记录整整早了六年。

"别碰那个!

"母亲的声音在背后炸响。

她蓝布衫袖口沾着纺织厂棉絮,右手习惯性抵住肋下的动作让顾明远瞳孔骤缩。

这个姿势他太熟悉了,癌细胞啃食脏器时,他也会这样用拇指顶住疼痛源。

窗外的梧桐突然被闪电劈亮,照亮母亲藏在身后的报纸。

1991年10月17日《沪江晚报》,经济版头条"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获批"的字样正在渗水晕染。

顾明远胃部抽搐得更厉害了,他记得这个日期——三天后父亲会揣着麻将馆的押金条消失整夜,而那张报纸将用来包裹母亲咳出血痰的手帕。

"妈,爸今天..."少年变声期的嗓音被雷声碾碎。

五斗橱上的老座钟指向十一点,父亲本该在粮店关门前带回全国粮票。

阁楼角落里堆着准备换鸡蛋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书页间还夹着去年被撕毁的三好学生奖状碎片。

母亲弯腰捡药瓶时,一枚硬币从她围裙口袋滑出。

顾明远盯着在地上打转的牡丹花纹五角硬币,突然记起这枚硬币的最终命运——三天后会被投进公用电话,举报父亲常去的麻将馆。

"雨停了就去侨汇商店。

"母亲把药瓶锁进樟木箱,钥匙碰撞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你二叔从香港寄的电子表..."话音戛然而止,顾明远却己浑身冰凉。

那个装着劳力士香皂的蓝丝绒礼盒,将会成为居委会突击查暂住证时的罪证。

漏雨的豁口突然涌入狂风,将1991年的台历吹得哗啦作响。

顾明远在纷飞的纸页间捕捉到用红笔圈出的日期:12月24日。

那是母亲咳血染红劳保医院挂号单的日子,也是小林在纺织厂仓库发现他晕倒在防汛沙袋旁的时间。

"我去修瓦片。

"母亲拖着伤腿往竹梯方向挪动时,顾明远突然扑向窗边的工具箱。

生锈的美工刀划破掌心,疼痛让他确信这不是幻觉。

前世他在病床上反复计算过,如果能回到1991年深秋,就有142天阻止母亲病情恶化,用83天切断父亲赌博链,再用21天囤积旧书市场的《射雕英雄传》初版。

雨滴顺着梧桐叶脉滴进搪瓷脸盆,积水倒映着少年翻找工具箱的剪影。

当母亲踩着竹梯够到漏雨的瓦片时,顾明远正将粮票和硬币塞进劳保胶鞋——这双鞋七天后会灌满泥水,在抢救棉纱的暴雨夜成为他第一桶金的起点。

"小心!

"竹梯晃动的瞬间,顾明远本能地伸手托住母亲脚底。

这个动作让两人都愣住了,前世首到母亲葬礼他都不曾触碰过这双布满裂口的手。

潮湿的霉味里突然飘进一丝力士香皂的气息,来自楼下准备送给居委会大妈的见面礼。

子夜钟声响起时,顾明远在漏雨的阁楼铺开作业本。

蓝墨水在潮湿的纸上洇成浦东新区地图的轮廓,他沿着晕染的边界画下第一个坐标——工人文化宫门口的旧书集市。

月光穿透梧桐枝桠,在1991年的台历上投下十字形阴影,恰巧覆盖平安夜那格。

雨又下了起来,这次漏水的搪瓷脸盆换了方位。

顾明远听着叮咚水声,在母亲压抑的咳嗽声中翻开《数理化自学丛书》。

泛黄的扉页上,前世用红笔写的"生存概率32%"正在被雨水稀释,墨迹重新凝结成工整的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