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灵霄宗内的一处静谧院落中,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问天的母亲,一位温婉且灵能修为颇高的女子,正躺在产房之中,豆大的汗珠从她苍白的脸颊滑落,湿透了鬓角的发丝。
她紧咬着下唇,双手紧紧抓着身下的床单,每一阵剧痛袭来,都让她的身体忍不住微微颤抖。
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坚定,充满了对新生命的渴望。
问天的父亲,一位身形挺拔、眼神坚毅的灵霄宗骨干弟子,此刻正焦急地在产房外来回踱步。
他时而停下脚步,将耳朵贴在房门上,试图捕捉屋内的一丝声响;时而又抬头望向天空,默默祈祷着妻儿平安。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担忧着妻子分娩的痛苦,又对即将降临的新生命满怀憧憬。
产婆在屋内忙碌着,一边轻声安慰着问天的母亲,一边有条不紊地做着接生的准备。
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
产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高声喊道:“生了,是个男孩!”
问天的父亲听到这声呼喊,激动得眼眶泛红,他迫不及待地冲进屋内。
只见产婆怀中抱着一个皱巴巴的小婴儿,小家伙挥舞着小拳头,正大声啼哭着,仿佛在向这个世界宣告自己的到来。
父亲小心翼翼地接过婴儿,看着那张红扑扑的小脸,心中满是欢喜与感动。
他轻声说道:“欢迎你,我的孩子,你是我们的希望。”
按照灵霄宗的惯例,新生儿需在出生后不久进行灵能检测,以此判断其灵能资质,为日后的修炼之路做铺垫。
检测当日,宗内的几位长老亲自到场,众多弟子也围聚在检测场地周围,好奇地张望着。
灵能检测石被庄重地放置在高台之上,这块石头呈温润的乳白色,表面流转着神秘的灵能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问天的父亲抱着尚在襁褓中的他,缓缓走上高台。
他的步伐略显沉重,心中既期待又忐忑,深知这个检测结果将对问天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当父亲将问天的小手轻轻放在灵能检测石上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地盯着检测石。
起初,检测石毫无反应,片刻之后,才缓缓亮起了一丝微弱的光芒。
这光芒极其黯淡,在周围明亮的灵能光辉映衬下,显得微不足道,而且闪烁不定,犹如夜空中即将熄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消逝。
周围的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众人的脸上纷纷露出惊讶与失望的神情。
一些长老微微摇头,眼神中透露出惋惜。
在灵霄宗,灵能检测时光芒的强度几乎等同于灵能资质的高低,如此微弱的光芒,意味着问天的灵能资质在众人眼中极为平庸。
“唉,这孩子的灵能资质怕是不太好啊,日后的修炼之路恐怕艰难重重。”
一位长老低声叹息道。
“是啊,本以为作为灵霄宗骨干弟子的后代,会有不错的灵能天赋,没想到……”另一位长老附和着,言语中满是遗憾。
年轻的弟子们也开始交头接耳,“这孩子以后怕是很难在宗内崭露头角了。”
“说不定连一些基本的灵能修炼法门都难以掌握。”
面对众人的议论,问天的父亲心中一阵刺痛,但他依然紧紧地抱着问天,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不屈。
他在心中默默发誓,无论问天的灵能资质如何,他都将倾尽全力帮助儿子,绝不放弃。
问天的母亲在台下看着这一幕,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但她很快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坚毅起来。
她深知,在这个以灵能为尊的世界里,儿子未来的道路必定充满艰辛,但她愿意与丈夫一起,为儿子撑起一片天。
尽管灵能检测结果不理想,但问天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对他减少一丝一毫的爱。
相反,他们更加坚定了要给予问天更多的关怀与支持的决心,陪伴他在这条看似艰难的灵能修炼之路上,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
自那次灵能检测结果公布后,问天的成长之路便布满了荆棘。
在灵霄宗的学堂里,同龄的孩子们总是对他投以异样的目光。
当先生讲解灵能理论知识时,那些灵能资质优异的孩子总能迅速领悟,积极发言,赢得先生的赞赏与同学们的羡慕。
而问天尽管全神贯注,拼命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却常常在提问时遭到同学们的哄笑。
“就他,还想学会这些高深的灵能知识?
别做梦了!”
一个资质出众的孩子嘲笑道。
周围的孩子也跟着附和,笑声如针般刺痛着问天的心。
但他没有低头,只是紧紧握着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证明自己。
随着年龄增长,到了实践修炼阶段,差距愈发明显。
灵霄宗为弟子们安排了专门的灵能修炼场地,当其他孩子轻松施展灵能法术,操控元素之力时,问天却总是力不从心。
他尝试凝聚灵能,可那股力量在他体内如脱缰野马,西处乱窜,难以驯服。
一次,在练习基础的灵能护盾时,同学们纷纷成功在身前凝聚出坚固的护盾,能轻松抵挡训练用的灵能箭矢。
轮到问天,他费尽全力,好不容易凝聚出的护盾却薄如蝉翼,仅仅挨了一箭便瞬间破碎。
同学们的笑声再次响起,甚至有调皮的孩子喊道:“问天,你这护盾还不如不存在呢!”
在资源分配上,问天更是处于劣势。
灵霄宗的修炼资源有限,向来倾向于资质优秀的弟子。
每次发放灵能丹药,问天得到的总是品质最差、数量最少的那份。
他看着其他弟子拿着高级丹药,满心羡慕,但从未抱怨,而是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资源,期望能借此提升自己。
宗门内的各种比试与活动,问天也总是被人忽视。
当其他弟子踊跃报名,为了荣誉与奖励拼搏时,很少有人会想到邀请问天组队。
即便他主动提出加入,也常被无情拒绝:“你去了只会拖我们后腿,别白费力气了。”
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打倒问天。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灵霄宗的晨雾,问天便己起身,独自前往宗内一处偏僻的山谷。
那里有一条灵能充沛的溪流,他坐在溪边,专注地感受着灵能在空气中的流动,尝试将它们引入体内,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
夜晚,当万籁俱寂,其他弟子早己进入梦乡,问天还在昏暗的灵能修炼室中,对着墙壁上刻画的古老灵能符文冥思苦想。
他用自己稚嫩的灵能去触碰符文,感受其中蕴含的力量与奥秘,试图从中找到突破的方法。
问天的父母看着儿子在困境中挣扎,心疼不己,但他们始终给予儿子坚定的支持与鼓励。
父亲常常陪着问天一起修炼,将自己多年的修炼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母亲则为他准备各种滋补的食物,希望能增强他的体质,助力他的修炼。
当那些品质上乘的灵能丹药被分发给资质优异的弟子时,问天手中所拿到的,是那些在药圃中生长时便因养分不足而发育不良的丹药。
这些丹药的表面粗糙,光泽黯淡,与其他弟子手中圆润剔透、光芒流转的丹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问天没有丝毫嫌弃,他小心翼翼地将丹药捧在手心,仿佛捧着自己全部的希望。
他按照丹药的服用说明,在一间静谧的修炼室中盘膝而坐,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心境逐渐平静下来。
随后,他轻轻将丹药放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一股带着些许苦涩的暖流顺着喉咙而下,涌入他的丹田。
然而,与预期不同的是,这股暖流在他的体内并没有引发任何强烈的灵能波动,更没有像他所期望的那样,迅速转化为助力修炼的磅礴力量。
问天紧闭双眼,集中全部精神,试图引导这股暖流在体内按照特定的灵能运转路线流动。
可那股暖流却如同一个顽皮且倔强的孩童,完全不受控制,在他的经脉中肆意乱窜。
问天只感觉体内仿佛有无数根细小的针在同时刺痛,经脉传来的剧痛让他额头上瞬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滚而下。
但他咬着牙,强忍着疼痛,继续努力尝试驯服这股不听使唤的力量。
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这股暖流最终还是渐渐消散在他的体内,没有给灵能修为带来丝毫提升。
问天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被坚定所取代。
他深知,自己不能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