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海城持续高温,连夜晚的海风都裹挟着燥热。
凌晨三点,滨海市最繁华的“星辰珠宝行”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巡逻民警赶到时,发现店面玻璃被特制工具切割出大洞,价值千万的珠宝不翼而飞,店内保安倒在血泊中,咽喉处插着一把锋利的冰锥,伤口周围结着薄薄的冰霜,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指纹和可疑脚印。
刑侦大队迅速封锁现场,付修带队勘查时,发现保安身旁散落着半块融化的干冰。
这一反常细节让他联想到三年前未破的“冰刃连环抢劫案”——同样是利用低温凶器,同样在现场留下干冰,凶手专挑贵重物品下手,犯案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付修神色凝重,立即召集队员开会,要求彻查近期出入海城的冷冻车、干冰供应商。
次日,《警界纪实》节目组照常训练,付修却因案件心烦意乱,训练时格外严厉。
南姜敏锐察觉到他的异常,趁休息时悄悄翻找付修的工作笔记,发现了“冰刃案”的卷宗。
她没有声张,反而利用明星身份,以录制节目为由走访珠宝行周边商铺,用巧妙的话术从目击者那里收集到一条关键线索:案发当晚,曾有一辆冷藏货车在珠宝行附近徘徊。
南姜将线索提供给付修时,特意附上一张手绘的车辆草图。
付修看着她认真的模样,难得没有冷脸相对,只低声说了句“别乱跑”。
这让南姜欣喜不己,决定进一步深入调查。
她拉上沈砚,以体验生活为由来到海鲜市场,在鱼贩口中得知案发时段确实有辆陌生冷藏车来过,司机戴着黑色口罩,搬运货物时手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
与此同时,付修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可疑车辆的行踪,发现它最后驶入城郊的废弃冷库。
当警方赶到时,却发现冷库内空无一人,地上残留着大量融化的冰块和带血的纱布。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南姜注意到冷库角落的墙面上,用指甲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看起来像是一把冰锥穿过破碎的珠宝。
这个符号与付修卷宗里“冰刃案”的现场标记如出一辙,付修意识到,沉寂三年的冷血劫匪再次回来了,付修意识到 他重出江湖了 这次他将会对准谁下手呢付修攥着剪报的手指关节发白,窗外的霓虹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
三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总戴着皮手套作案的男人,每次犯案后都会留下挑衅的标记,而他却始终没能将其绳之以法。
“付队,技术科在纱布上提取到了AB型血!”
警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付修迅速整理好情绪,正要部署下一步行动,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南姜抱着一摞资料冲了进来,发梢还沾着雨水:“付队!
我在海鲜市场打听到,有个戴口罩的男人这几天频繁购买大量干冰,而且……”她从包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收据,“这是今早他在五金店买冰锥模具的凭证!”
付修接过收据,目光扫过上面的时间——正是两小时前。
他猛地站起身,抓起对讲机:“所有人注意,立刻排查所有通往古董拍卖会场馆的路线!”
话音未落,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刺耳的***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突兀。
付修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变声器处理过的声音:“付队长,听说你对我的‘作品’很感兴趣?”
电流声中夹杂着冰块碰撞的脆响,“这次的‘展品’可比珠宝有趣多了,要不要赌一赌,你能救几个?”
电话挂断的瞬间,南姜注意到付修握紧的拳头微微颤抖。
她走上前,轻声道:“我能帮忙。”
付修转头看她,目光复杂:“这次不是综艺,是真刀真枪的危险。”
南姜却笑了,眼底闪着坚定的光:“所以才更要一起。”
拍卖会现场,璀璨的灯光下,古董玉器在展柜中静静陈列。
南姜和沈砚混在人群中,假装观赏展品,实则警惕地观察着西周。
突然,沈砚拽了拽南姜的衣角:“那个戴鸭舌帽的男人,袖口有血迹!”
南姜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个男人正慢慢靠近存放着明代冰裂纹玉盏的展柜。
她悄悄摸出手机,正要通知付修,却见男人猛地撞翻展柜,玻璃碎裂声中,展厅内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尖叫——十几个戴着冰锥面具的人从西面八方涌出,手中寒光闪烁的冰锥首指惊慌失措的人群。
“保护展品!
疏散群众!”
付修带领的特警队及时赶到,现场瞬间陷入混战。
南姜在混乱中看到那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正试图逃跑,她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
追到后巷,男人转过身,摘下帽子露出狰狞的疤痕:“女明星也爱多管闲事?”
说着,手中的冰锥首刺过来。
千钧一发之际,付修飞身扑来,将南姜护在身后。
两人在湿滑的地面翻滚,付修反手制住男人,却听到远处传来爆炸声——拍卖会场馆的方向燃起冲天火光,凶手在撤离前点燃了暗藏的干冰炸弹。
浓烟中,付修紧紧攥着从男人身上搜出的半张纸条,上面用血写着:“游戏才刚开始。”
南姜看着他凝重的神色,突然意识到,这场与“冰刃”的较量,远比想象中更加危险和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