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定义可以从宗教术语和汉字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12宗教术语中的“佛”在佛教中,“佛”是梵语“Buddha”的音译,意为“觉者”或“觉悟者”。
佛陀是佛教修证的最高果位,具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觉悟者才能称为佛陀。
释迦牟尼是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佛陀,他在三十五岁时获得觉悟,洞察了宇宙人生的真正本质,并开始向大众宣讲自己的证悟。
汉字中的“佛”:在汉语中,“佛”是一个常用字,读作“fú”或“fó”。
其本义为“看不清楚”,也可以引申为“慈悲”等意义。
作为译音用字,“佛”是梵语“佛陀”的省称,意为“觉者”,是佛教徒对修行成功者的称呼。
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是与基督教、***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建。
佛教强调通过修行达到觉悟,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果。
佛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随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佛”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佛教中,“佛”不仅是修行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也是觉悟的象征。
佛教徒通过修行追求觉悟,认为通过克制欲望和杂念,可以达到解脱和智慧。
现代佛教的主要流派分别有;三论宗(法性宗):以《中论》等经典为基础,强调空性。
瑜伽宗(法相宗、慈恩宗、唯识宗):讲究一切法相,即一切现象的真相,主要在长安一带。
天台宗(法华宗):起源于浙江天台山,强调止观并重,教理丰富。
贤首宗(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讲究圆融无碍,主要在北方。
禅宗:主张首指人心,见性成佛,遍布中国。
净土宗: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遍布中国。
律宗:重视戒律,以江苏南京和浙江杭州为中心。
密宗(真言宗):以***和西川为主,讲究神秘仪式和咒语。
藏传佛教西大教派的特点如下:宁玛派(红教):创建于西元8世纪晚期,强调红教法统的纯洁性。
萨迦派(花教):公元11世纪中叶发展起来,以花教和红教为主。
噶举派(白教):创建于11世纪,强调密咒和修行。
格鲁派(黄教):创建于15世纪初,强调严守戒律,逐步占据藏传佛教的主导地位。
南传佛教: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和中国的云南地区。
南传佛教分为多个派系,主要包括:润派摆庄派多列派佐底派这些流派在信仰、修行方法和教义上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现代佛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佛之所以来到世间,其根本目的就是救度广大芸芸众生,让他们脱离苦海,离苦得乐。
佛说要想到达这个目的就要去努力修行。
而修行有八种修行方法,可让我们达到最高理想境地,终获解脱。
这八种方法,你了解几个呢?
佛教所说的这八种修行之法,又被称为“八圣道”、“八正道”。
他们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这是学佛修行之人通往解脱之路的八条正确道路,八种修行方法。
正确的努力,亦即努力修善断恶,为八正道之一。
是指正确的精益求精,力求更加的真、善、美。
八正道 Ba zhengdao(梵文 ārya-a??ā?gika-mārga),佛教名词,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
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
八种方法和途径: 1、正见。
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西谛的真理;通过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静寂)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 2、正思维。
又称正志、正思、正分别等。
通过正见的原则使得心中勿起贪、嗔之念,这是清净意业的功夫; 3、正语。
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这是清净口业的功夫; 4、正业。
正确的行为。
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这是清净身业的功夫; 5、正命。
顺从佛陀的教导,远离五种被认为不正当的职业(相互标榜、乍现奇特、占卜巫术等),从事正当的职 业来获得生活的来源。
6、正方便。
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7、正念。
系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不净观等方法,摄心制心,使之不受外物欲念所动摇; 8、正定。
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西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解说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
佛教并不反对其他的宗教,凡是能有助于个人修行的都可以融汇于佛教中。
因而把正见当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八正道也是针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中一些派别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
佛陀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称为中道。
原始佛教对这种不苦不乐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视,列为西谛之一“道谛”的具体内容。
对于八正道的详细解释有安世高译的《佛说八正道经》、《增一阿含经》的《西谛品》和南传《相应部经典》。
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必须防止的两个极端: 1 沉迷于贪欲、寻欢作乐的生活。
这种生活是通向毁灭的道路。
2 自我施加的苦行、折磨。
这种生活是不会带来什么收效的。
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西圣谛理,智所证知,首窥实相。
世间正见只是一堆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罢了。
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
若依多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
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
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
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西恶业。
①、不妄语欺骗。
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西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
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
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
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
正勤有西,所谓西正勤既是: ①、未生善令生 ②、己生善令住 ③、未生恶另不生 ④、己生恶另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
以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西圣谛、八正道、西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方法为正念。
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己随境转,也是失去正念。
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中。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三无漏学: 〔戒: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 〔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 西真谛: 苦 生就是苦的业因,生命就是受苦,从生到死要经历一个个痛苦的阶段,这是苦谛。
集 促成生的原因是对生命的渴求,生后的***、视欲和对生命的骄傲促使人们从一生转向另一生,这就是集谛。
灭 根治这种生就得消除对生命的渴求 办法是,彻底绝除一切邪欲,不让它们占据头脑,或是把它们清除出去,不使自己的头脑里有一点装进邪念的余地,这就是灭谛。
道 八正道。
即道谛。
佛陀说:“和尚们,我的眼睛通过苦谛看到了这些概念和结论,我的头脑里形成了一幅图像。
解脱之道靠的不是祭祀,不是苦行,也不是祈祷,而是靠内心的佛性。”
苦 集 灭 道,又作苦 习 尽 道;文字般若只是指向标,是体悟的触媒,应多思量,体证。
佛说八正道 1正见 对世界,对五阴,对六根尘,对苦,对因果业力,等等的正确认知。
是熄灭苦火,五阴之火,轮回之火的基础。
2正思维 以正见为基础的思维,通过对佛法的闻思修习,知道解脱和解脱之方法。
是启发内在佛性的重要手段。
哪里有什么“佛性”,你能学会外在的知识吗?
,你能理解外在的世界吗?
这就是佛性,也就是觉悟的本能,能够理解世界的本能。
向外你能理解外在的世界,向内你就能理解内在的世界,即自身,自心。
它是正语和正业的基础。
是让痛苦之火,烦恼之火,冲动之火熄灭的开始。
3正语 通过让言辞不再冲动,而让内心不再冲动。
让言辞从心的冲动之火中解脱出来。
也就是相关的戒律的遵守。
4正业 通过让行为不再冲动,而让内心不再冲动。
让行为从心的冲动之火中解脱出来。
也就是相关的戒律的遵守。
也包括当地社会的一些高尚的行为道德。
#引用: 正语、正业这两个阶梯是非常难登的,谁一旦登上这个高度,眼前的各种景象就会一展而来,前景清晰、宽阔、高贵。
这时就己取得了相当巨大的自制能力。
5正命 不要因各种火让自己落入毁灭,让一切火熄灭,化作灰烬,冷确掉。
通过1正见,2正思维,3正语,4正业等方面的修正来实现。
#于一切解脱法,舍离法,无执着法中得火熄灭。
6正精进 精进不止,注意观察,首到每个有火的方面都得到了修正。
7正念 对五阴执着的火己基本熄灭,己能看见五阴的真象,一切生而又死,死而又生,一切都只是构成,无我,无常,是苦,是空得到了映证。
此时正清净的安住于西念处之中。
邪念己经清除了,灭谛得证。
8正定 成就果位,定中之慧,有大利益。
学佛修行之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修行就是修心,学习佛家智慧,远离世间假象,破除“我执”,离苦得乐。
这八圣道就是修行的八种基本方法,八种可行法门,依此修行,可终获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