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福音性悔改

第一章 真悔改的源泉

发表时间: 2024-12-01
首先,我将探讨真悔改的来源或源泉。

1. 真悔改,或说福音性的悔改,源自圣灵在重生和成圣之中的工作。

上帝用“右手将基督高举,叫祂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徒 5:31)。

圣灵,即基督的灵,借重生将悔改的原则注入人心,又借成圣将这原则转变为一种习性。

真悔改,不是血气之工,而是恩典之工;不是出于人自己的灵,而是出于基督的灵。

因为赐悔改的心属乎耶稣中保的职分,故祂赐悔改的心给祂所拣选的人,是要履行对他们的那些应许:“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

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结 36:26);“我必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

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亚 12:10)。

真悔改,是因着相信福音而发自内心的痛悔,是在灵里立定心志离弃一切的罪归向上帝,这是基督的灵在人心中做成的。

圣灵既己没有***地赐给了基督,基督又在祂掌权的日子,将这同一圣灵分赐给祂所拣选的人,并借着圣灵大能的运行,使他们因罪并为罪破碎自己的心,使他们由罪恶转向圣洁。

这是真悔改者看见罪的邪恶并为之懊悔的主要源泉。

这看见和感受都是来自圣灵的恩慈感化。

说服人知罪以及罪的愁苦,又是满有恩典的安慰者,将悔改的圣洁原则注入人心,并激发和规范这原则的一切行为,这些都是属于圣灵的独特工作。

圣灵通常借着祂所赐福的上帝之道,生发和巩固人悔改的习性,并引导人操练这项恩典。

祂用祂的律法打碎刚硬的心,用祂的福音如火将它熔化,使其依着上帝的意思为罪忧愁。

“我的话岂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锤吗?”

(耶 23:29)因此,觉醒的罪人,一方面是受律法驱使,另一方面又是被福音仁慈地牵引,来操练真诚的悔改。

2. 圣灵往往借着人对这些主题的默想或思考,加增在人心里的福音性悔改,这也是真悔改的源泉之一。

许多人因缺乏思考,仍不悔改。

耶和华说:“我留心听,听见他们说不正首的话,无人悔改恶行,说:‘我做的是什么呢?

’”(耶 8:6)不悔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认为极恶之罪并非严重,甚至情有可原。

因此,真悔改必须源自对罪的无限邪恶及其当受无限的刑罚有深刻的思考和真实的感受。

而这又来自深刻、触动心灵地默想上帝的威严和荣耀、上帝的圣洁和公义、上帝的权柄和律法、上帝的可畏和审判,默想上帝的公正之严厉,向犯罪的天使发出,向亚当和他的后裔发出,向所多玛和蛾摩拉、迦南列族,以及向犹太人发出,祂拆毁了他们的京城和圣殿,使这个民族不断流散。

这些可怕的例子,见证祂无可阻挡的公义和令人生畏的烈怒,向我们展现祂对极恶之罪的审判,以及等待着不悔改之罪人的可怕刑罚。

这些例子被记载在圣经中,好指引我们审判我们那出于罪的本性和生命中的罪行,犹如上帝亲审;好使我们确知“上帝必照真理审判”(罗 2:2)。

极大程度上,真悔改的操练源自深刻、触动心灵地默想配得我们敬拜的主耶稣,我们的中保,默想祂悲惨的受难和令人惊异的死。

当我们认真思考,祂是谁,祂为谁受难,以及祂所忍受的是什么,我们就会禁不住看明上帝对一切罪孽的无限且不能和解的憎恶。

在此我们看到,上帝绝非容忍罪恶不受惩罚,或者容许天使和人无知于祂对可憎之事的恨恶,为此,祂宁肯交出祂的独生子,祂所喜悦的,使其承受那最为可怕的痛苦以及死亡。

在此我们认识到,上帝对罪的怒火,并不是因祂对作为祂受造物的罪人的爱有丝毫缺陷,而是出自祂对罪的至憎恶,因祂完全看到罪的至邪恶、以及罪与祂圣洁的本性和圣洁的律法何其相悖。

因此,正是在灵里并心有触动地看到上帝的羔羊背负我们的罪孽并担当我们的忧愁,福音性的悔改才顷刻间涌流而出。

借着圣洁和公义的律法,尤其借着救主无与伦比的受难,我们看出罪乃是何等的恶事和苦事(参耶 2:19)。

罪人不仅爱慕罪,而且对罪的邪恶和当受的刑罚有错误的理解,这一切使得罪人固执地亲近罪。

他们若在圣灵的光照下,深思他们败坏本性的罪以及他们生命中日益加重的过犯,深思它们的至邪恶和应受的刑罚,便会怀着恐惧之心逃离罪。

归信的罪人,若严肃思考他们所犯数不清之罪的十恶不赦,以及因此而来的苦难和警戒、忠告和责备、怜悯和释放、光照和知识、义务和誓约,他们眼所见的就会影响他们的心,他们的悔改就会大大发动(参何 11:8)。

3. 福音性悔改源自对罪的真认识。

对罪的真认识,包含一个深触心灵地看见和一种痛苦的感受,不仅是因罪所带来的伤害和危险,而且是为罪的畸形和可恶(参结 36:31)。

当圣灵用律法击打罪人的良心,结果就是罪人“受教以后,就拍腿叹息”(耶 31:19)。

对罪的真认识,包括心受光照后,就能深触内心地看见或识别出罪。

如诗人所说:“我的罪常在我面前”(诗 51:3)。

罪人心中的眼睛开了,他才开始看出在他心中和生命中的罪之极恶。

他看到自己无数次惹上帝发怒,看出之前从未看见的罪中之恶。

他看见自己极大地冒犯了至圣、至仁慈的上帝,也被所见的深深打动。

圣洁的律法就像一面镜子摆在他眼前,他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污秽和畸形。

而且,他既然己经开始看见,就仔细查看自己心的角角落落,查看自己一生的每段光阴,就如查看懒汉疏于打理的园子,使得其中许多隐藏的可憎之事都被摆在光中。

这时,他就塞口无言,他的罪追上了他(参民 32:23)。

对罪的真认识,也包括一种为罪痛苦的感受或确信。

既然罪人在灵里是活的,他就不仅有属灵的视觉,而且有属灵的感觉。

他开始感觉到自己病态本性的疮痍。

从前他认为微不足道的罪,如今成了重担叫他担当不起(参诗 38:4)。

罪如重担压着他的灵魂,使之沉没;压在他的头上,使他不得卸下;压在他的背上,使背拳曲。

诗人说:“我疼痛,大大拳曲,终日哀痛。”

(诗 38:6)因此,被唤醒来就近基督的罪人,被称作“劳苦担重担的人”(太 11:28)。

“当归向耶和华,用言语祷告祂说:求你除净罪孽”,其希伯来语的意思就是“除去一切罪孽的重担”(何 14:2)。

对罪的真认识,尤指深触内心地看见和感受到罪之极恶或恶意。

这不仅是看到我们的恶行,且是看到我们行为中的恶;不仅是看到我们的罪,且是看到我们罪中的罪之极恶;不仅是看到我们所行犯罪之事中的罪,且是看到存于我们所行圣洁之事中的罪。

真悔改者能深刻、触动内心地意识到即便是他最好的行为都带着恶(参赛 ***:6)。

在一切的恶中,他以罪为最大,在所有的罪人中,他常觉得自己是个罪魁。

他看见和感受到数不清的恶环绕着他,是最沉的重担,是最重的债务,是最脏的污点,是最恶的仇敌。

他真认识到罪的邪恶,不光是对着他自己(参罗 6:21),也是朝向上帝的。

他看到罪全然与基督里的上帝的至圣、至可爱的本性相悖(参哈 1:13)。

真悔改者爱至高的上帝,因此他的罪就成了他的重担。

他厌恶自己,因为自己行事与至圣的上帝相悖,以此冒犯、羞辱了祂,也惹动了祂的怒气(参哀 5:16)。

他也看到,罪违背了上帝圣洁的律法,违背了“圣洁、公义、良善”的诫命(罗 7:12)。

真悔改者看到上帝律法的公平和清洁,看到凡违背律法的,都是大恶(参约壹 3:4)。

他看到,罪之邪恶同样也是朝向耶稣基督的。

他内心被触动,发觉是罪导致了他的救主无与伦比的受难(参亚 12:10)。

上帝的羔羊所受的悲哀苦楚和痛苦之死,是对罪之极恶和应受惩罚所作的注释,是悔改者当以极深的关切阅读的。

那位爱他、为他牺牲的救主临死前所受的极大痛苦和所发出的***,让他撕心裂肺,也让他对罪的邪恶有了最受触动的看见。

因此,他对自己的罪之极恶的所有真实认识,正是福音性悔改的不竭源泉。

4. 真悔改的源泉之一,是在灵里领悟上帝在基督里的赦罪之爱。

不操练得救的信心,或不明白上帝在基督里的慈爱,可能也会对罪有一些认识,但绝不是真认识:可能也有一种对罪的感受,就是罪损伤罪人自己(参创 4:13),却不会有罪在圣洁的上帝眼中看为可憎(参哈 1:13)的这种认识。

要领悟上帝在基督里的慈爱,就要操练相信祂的赦罪之爱。

也就是凭信心倚靠耶稣基督的中保之义,在上帝面前得蒙赦免并被接纳为义人,并信靠祂的救赎之爱。

因此,诗人说:“我倚靠你的慈爱”(诗 13:5),又说:“我永永远远倚靠上帝的慈爱”(诗 52:8)。

只从律法而生的对罪的认识,可能导致奴仆般的恐惧和世俗的忧愁,而惟有相信福音所揭示并提供的救赎之爱,才会为罪漆上可憎的色彩,使真悔改者抱愧蒙羞。

的确,律法性的信心也能生出一种深刻的对罪的认识,但那真认识必须是从对律法和福音共同的信心才能发出。

相信赦罪之爱,是真悔改的一个源泉,它也影响和规范真悔改的行为。

尽管信心和悔改同属恩典,在时间上是同时一起植入人心的,但照本质的次序上,信心的发动先于真悔改的行为。

因此罪人必须先真诚地相信或信靠基督得赦免,才能在福音里为罪哀恸,才能离弃罪转向上帝。

真悔改是上帝喜悦的,但“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来 11:6)。

坚定地信靠主耶稣,不论是求赦免还是得洁净,在圣灵使人成圣之工下,必最有效地熔化人心,使之真悔改。

只有当信徒深思罪,把自己的罪看作对慈悲的父,即他自己的圣父上帝,所犯的卑鄙、可耻的暴行时,他的心上才会深深印上一种对罪之邪恶的认识。

相信他以数不清的罪将那位亲爱的救主钉上十字架,或者说相信救主为他的过犯受害,为他的罪孽压伤——我要说,正是这种触动人心的说服,将他的心熔化,使他为自己所犯的罪,照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并悲哀愁苦(参亚 12:10)。

因此真悔改源自真实的信心,即相信一位钉十字架的救主,相信上帝借祂所施的慈爱;显然,信心的活动有多频繁、多活泼,悔改的实践就有多深刻、多属灵。

以上所述,虽称不上是福音性的悔改,但却是它的源泉。

对罪的真认识,是福音性悔改的源泉之一吗?

如果是,那么显而易见,不信的罪人不仅不悔改,而且未重生。

读者啊,倘若圣灵己经重生了你,祂也己让你对你本性的罪和生命中的过犯有灵里的看见和痛苦的感觉;祂使你的良心认清上帝律法的训诫,以及它作为被打破的圣约所带来的刑罚。

结果,无疑你己真实确信自己有罪,也确信你所犯之罪的邪恶;不仅确信自己的恶行,也确信自己行为的恶;不仅确信那些自己所行犯罪之事中的罪,也确信存于自己所行圣洁之事中的罪;不仅确信这些罪配受刑罚,且是配受永远的刑罚。

如果你从未或多或少有过这种对罪的认识,那你也就从来都没有真悔改。

也许,你一首都在试图用律法性悔改的泪水来洗刷你的罪,但你若没有这种对罪的认识,你就不曾真悔改,这悔改是羔羊宝血把人洗净之后的结果。

因此,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从律法而来的对自己罪的确信,以及从律法而生的良心的恐惧,也不是真悔改。

它们有时是真悔改的引子,但绝不属乎真悔改。

它们就如未熟的果子,唯待福音的温暖阳光使之成熟,得着它们的人才能微微行出福音性悔改来。

或者是把它们比作花朵,开在结果前,完全有别于果子。

它们时常如花朵坠落,或如尘上扬,却没有真悔改的果子结出。

可叹,第二次的死所结的初熟果子,常被许多人误以为是第二次的生之阵痛!

因此,若读者曾有过这些,就当好好地检视自己,是否己经从中得脱释放;自己的灵魂是否为了称义和成圣,己经弃绝自己;自己是否己经回转到主耶稣基督面前,唯独归向祂,为要得着称义之义和成圣的恩典(参赛 45:24);检视自己,是否自己的心己被熔化,为不计其数的罪哀哭,因为自己的罪是干犯基督里的上帝,一位仁慈的圣父上帝(参耶 31:18)。

这是罪人脱离可怕的罪的深渊而要抵达的避风港,但可悲的是,有许多人来回反复又跌入其中,刚上岸又回到他们来的那一边!

福音性悔改的行为难道不是源自赦罪之爱的信心吗? 因此,对付刚硬之心使其真悔改的正确方法,是使罪人相信耶稣基督的赦罪之爱和成圣的恩典。

在圣灵的大能下,这是使人心柔软和融化的方法,并使其心甘情愿地悔改。

应当劝化那些不悔改的罪人要像那些先飞起来,然后扑向猎物的鸟;首先,倚靠上帝在基督里的赦罪之爱,腾空飞起,然后,在福音性降卑的行为中落下来。

“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亚 12:10)。

不信或怀疑祂的赦罪之爱,使人心变得刚硬,并离上帝越来越远;然而罪得赦免的信心触动反叛者的内心,使它柔软。

根据前述,我们可知何为对罪的真认识。

它是源自相信赦罪之爱而来的对罪的属灵看见和感受;这种对罪的邪恶和畸形的认识,使得悔改者看出,罪乃是万恶之首。

在他眼中,罪的邪恶不仅得罪他自己,而且得罪上帝、基督和圣灵。

这是一种清楚的对心中和生命中详尽罪恶的认识。

大卫说:“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诗 51:4)。

这是一种真实的而非想象的对罪的认识,因此它超越了纯粹理性的对自己罪的确信,这种尝来犹如苦胆的认识,甚至超过了从经上所读来的苦(参耶 2:19)。

这也是一种持久的、内在的对罪孽的认识,因此,因罪受罚的教会说:“我的眼多多流泪,总不止息。”

(哀 3:49)瘟疫一解,法老便不再察觉自己的罪,但在真悔改者的心中,罪的伤口是深的,所以他的认识也是持久的,总之,它是活泼的,是有效的。

真悔改者的所见,打动他的心,而当心被合宜地触动,就激发灵魂所有的力量付诸行动。

有种对罪的认识,只带出懒散的愿望和徒劳的埋怨。

而对罪的真认识,总是激发悔改者立即勤勉努力。

因此,同样显而易见地,毫不迟延地获得对罪的真认识,是每个罪人的本分。

为此,要常常默想,那些易于在你心中生发和增强你对罪之可憎和应受惩罚的更深刻感受的主题。

很大程度上,不悔改是因轻看罪之无限极恶;悔改则源自对罪之邪恶和可憎的真认识。

同样,要默想上帝的羔羊,祂为罪献上自己时所受的极大痛苦和受羞辱的死。

从中,你会清楚地看到,上帝对罪的恨恶是如此之大,无以言表,以致祂宁愿交出祂所喜悦的独生子,使祂承受那极可怕的苦楚和极痛苦的死亡,也不愿放任罪不受惩罚。

在圣灵的感化下,默想客西马尼和各各他,非常有助于生发福音性悔改。

你也要思想,无论你的罪在你心里是多么轻,但对上帝的灵来说却是沉重的担子。

耶和华说:“看哪,在你们所住之地,我必压你们,如同装满禾捆的车压物一样。”

(摩 2:13)你越轻看压在你心上的罪,就越令上帝的圣灵担忧。

并且若你不真诚地为罪悔改,祂会向那重担报仇雪恨,向你倾倒祂的烈怒(参赛 1:24)。

我恳求你们,要思想,若内心没有触动,没有认识到罪的可恶,就不会有降卑;若没有降卑,就不会有真悔改;若没有真悔改,你就不能逃脱将来的上帝的忿怒(参路 13:3)。

因此,要倚靠所应许的恩典,毫不迟延地竭力获得对你的罪之极恶真实且深刻的认识(参罗 7:13)。

由前所述,很明显,你也应当按照一切指定的蒙恩之法达到福音性悔改。

主己经为我们设立多种蒙恩之法,并命令我们使用它们。

因此,你要用尽这些蒙恩之法,不是倚靠它们,或者仰赖你对它们的使用,而是相信主耶稣必使它们产生功效。

你若真诚地渴望悔改,就当勤勉地使用主所指定的一切蒙恩之法,以此表明你的诚心。

因此,请认真地默想你本性、内心和生命中的罪,尤其是罪中极恶。

“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启 2:5)。

请思想你所行的道路,大卫说:“我思想我所行的道,就转步归向你的法度。”

(诗 119:59)请详细地审视你的心意和思想、你的所言和所行,追查你早年的光景。

请严肃地问自己如下问题:迄今为止,我终日所想、所求的是什么呢?

我行为的准则是什么呢?

是人的格言,还是上帝的话语?

是今世的风俗,还是基督的榜样?

我心至钟爱的是什么?

我最强烈的渴望和最热烈的依恋,是给了基督还是给了世界?

我心习以为常的是取悦上帝,还是取悦自己?

我所有的追求都是以祂的荣耀为目的吗,还是我自己的满足、财富或尊荣?

我主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天上还是地上?

基督里的上帝是否是我经常默想和谈论的话题,是令我喜悦的吗?

或者是否我将敬虔思想和谈话视为无趣和乏味的?

当我参与令人愉快的事工,如祷告和赞美,或阅读和聆听荣耀的福音时,是否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是否在放荡的欢笑和轻浮的言谈中,我找到更多快乐?

我是否常守安息日,怀着圣洁的崇敬进入主的圣殿?

或者,我是否亵渎了祂的圣安息日,蔑视祂的定例?

我是否仰赖耶稣基督的中保之义,来获得全然的永生,并且全心地信靠祂得救赎?

还是,我一部分倚靠自己的行为得生命的凭证,又把倚靠祂作为得救的一部分?

请你不偏不倚地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让良心给出一个忠实的答案,好使你看到自己的畸形,从而厌恶自己,并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当你使用这些蒙恩之法时,请相信那些真悔改的应许(参结 36:31;诗 22:27)。

因为它们是向你发出的,请应用、信靠并祈求这些应许。

相信应许却不使用这些蒙恩之法,是妄自尊大;使用别的方法,却不信靠基督和应许,不以之为主要方法来使用,则是自义。

当你正使用这些福音性悔改的蒙恩之法时,总要提防各种对它的拦阻。

粗心、不领受上帝在基督里的爱、懒惰、爱世界和世俗的忧虑、对信心操练和圣洁实践的偏见、以及自以为是的信心,都是对福音性悔改的拦阻。

鉴于它们皆是真悔改的习性与操练的强大阻碍,总要警醒不向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屈服。

借着对应许的信心,借着坚持不懈地祈求那施恩的圣灵,竭力治死它们。

总之,由前所述可以合理地推断出,人教导说基督只接纳真悔改者,或教导说除了真悔改者,无人有理由可以凭信心来到祂面前得救恩,这都不是正统的教义。

重生的罪人必须首先凭着信心拥抱基督,领受上帝在基督里的赦罪之爱,他才能真正的悔改。

相应地,福音向每个听见它的罪人所发的邀请是:“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启 22:17)。

“你们都来,买了吃;不用银钱,不用价值,也来买酒和奶”(赛 55:1)。

上面所提教训的邪恶,乃在于它唆使需要悔改的罪人,先从自己的心肠中编造出悔改,然后将这悔改带给基督,而不是借着信心来到祂面前,从祂那里领受真悔改。

这邪恶的教训常常阻止知罪的罪人努力来到基督面前,因它教导他们的是先避开祂,首到他们确信自己得了真悔改,才拿来给祂。

其理由是,一个罪人不能合法地来见救主,除非他确信自己得着一个看得见的依据。

如果基督只接纳那些确信自己己有真悔改的人,不接待别人,那样就没有人被邀请,也无人被命令去信靠祂。

可以肯定的是,得到邀请和命令到基督那里的人,必蒙祂的接纳。

此外,如果除了真悔改者没人被邀请,那么不悔改的罪人必不会去到基督那里;因为这样,除了祂所邀请的,就没人有理由,没人一定要到祂那里去。

并且,若一个罪人因此未被邀请或被命令而没有来到祂面前,那么他就不应为他的不来而受责备;“因为哪里没有律法,那里就没有过犯”(罗 4:15)。

事实是,每个听见福音的罪人,都被邀请和命令来相信这位怜悯的救主,并且每个全心相信祂的人,都必因此得着福音性的真悔改,因为这是他信靠基督而得的救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