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穿书冬大鄢国祈阳县,德荣镇,木溪村。
北风呼号,一木屋立在村尾。
屋内苏清禾还没睁开眼睛,就感受到了额角传来的一阵剧烈疼痛。
伸手一摸,黏糊糊的,一睁眼,一抹鲜红映入眼帘。
此时的苏清禾跪在墙边,脸还贴在墙上。
温润鲜红的血从额角流经脸颊滴在地上。
她刚扶着墙想站起来,突然一阵眩晕袭来,接着就是眼前一黑,再无意识。
苏清禾再次醒来己是第二天早上。
苏清禾本以为自己现在是在医院,没想到却是在一间老旧的木屋里。
她记得她是在大二上学期,开学返校的路上出了车祸,车子翻下了悬崖。
苏清禾甚至是以为自己是不是被拐卖到什么偏远落后的山区里面。
因为她在被子下的手和脚都被捆了起来。
就在苏清禾还在胡思乱想和逐渐感到恐惧时,一阵敲门声响起,接着就是一道声音传来:“禾儿,娘进来了”。
苏清禾顾不上其他连忙闭上眼睛装睡。
柳氏端着一个盘子进入屋内,盘子上放着一碗菜粥和一碗黑漆漆的药。
放下盘子后,柳氏在床前站了一会儿,开口道:“好了禾儿,娘知道你醒了。”
听到这话,苏清禾睁开了眼,眸中满是惊诧。
她有些反应不过来,为什么这人穿着古代的粗布麻衣,还说是她娘。
见苏清禾愣愣的不说话,以为她还在为昨天的事想不开,柳氏便边掀开被子边说话:“娘知道你不愿意和那顾家的小子取消亲事,可你再不愿你也不能寻了短见啊,要是你真的去了,你让娘可怎么活呀……”说着说着声音逐渐哽咽。
掀开那破旧的被子后,苏清禾看到了一双又瘦又细的手,还有身上古装样式的衣服。
她马上意识到了这不是她自己的手。
吓得她想从床上跳下来好好检查一下自己。
苏清禾刚动了一下,就感觉额头很痛,下意识哼了一声。
现在她脑子里一片浆糊,不过她能确定的一点就是她是安全的,没有被拐卖。
柳氏闻声擦了擦眼泪。
“可是碰到伤口了?”苏清禾摇了摇头,看着柳氏那红肿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苏禾心里有些许心疼。
听着刚才她的话,苏清禾大致明白了一个大概。
应该是自己魂穿到了这人的女儿身上。
柳氏看苏清禾眉头紧皱便出声问:“那可是绳子勒太紧了?”“嗯”苏清禾点了点头。
此时柳氏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那还不是娘怕没人时你想不开才这样捆着你的。”
为了早点解放被捆的己经酸麻的双手和双脚,苏清禾赶忙出声:“娘~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寻短见了。”
因为还不适应,那声娘苏清禾喊十分别扭,在柳氏看来却是像在和自己撒娇。
柳氏利索的给苏清禾解开绳子,又把那碗菜粥递给她。
“吃了粥,再把药喝了,好好养伤,可不许再胡思乱想,也不准再胡闹了。”
肚子空空如也,饿的她有些两眼发黑。
一拿到碗,苏清禾就大口大口的喝起来。
那碗黑湫湫的药也被她一口干了,苦的她眉头紧紧的拧在了一起。
前面她昏倒在地上估计不仅是因为受伤,还因为饿。
见她二话不说就把药喝了,柳氏眼中闪过惊讶和心疼。
往常都是要两个甜枣哄着,禾儿才肯乖乖喝药。
今天她还没有把枣子拿出来禾儿就把药喝了,定是太伤心了。
妇人把甜枣拿出来,让苏清禾吃了好好躺着,千万别碰着伤口,便端着盘子出去了。
苏清禾拿着两颗红枣,并没有吃,而是细细打量起这屋子来。
屋子很旧,屋内东西很少。
就两个破旧的木柜子和一颗板凳,还有就是墙边还有一个放在架子上的木盆。
其中的一个矮柜子上摆放着一块巴掌大的铜镜、一把木梳子和一个较为精致的木盒子。
苏清禾起身坐到镜子前面,看了看镜子中的面庞,看起来十三西岁,很瘦。
额角包扎着,伤口处渗出的血迹己经干了。
整体五官有七分像原来的自己。
镜子里的人皮肤虽然有些蜡黄暗淡,却也掩盖不了其眉眼间的精致秀丽,比原来的自己好看很多。
尤其是那双眼,很灵动,乌黑而又明亮。
苏清禾对着镜子捏了捏自己的脸,心里想着:这到底是不是一场梦?如果不是梦,那原来那个世界的自己是不是己经死了?这具身体原本的主人又去了哪里,是不是也死了?在苏清禾思索时,又觉得头开始痛起来了,像是额角传来的,又不像是额角传来的,总之疼的她差点昏厥。
忍着疼痛挪了几步她就摸到了床边,顺势躺了下去。
刚躺下,就有一段零散的记忆进入了她的脑中。
原来自己是穿到了一本名为《首辅娇宠》的书中,成为了里面又蠢又菜的炮灰女配“苏清禾”。
她之前恰巧看过这本书,不过只看了一半,刚好看到书中的“苏清禾”领完盒饭,对后面的故事情节一无所知。
书中原主是一个极其自私懒惰的人,干的少吃的多。
还总是背着爹娘欺负弟弟苏钧,苏钧胆子小,从来不敢和大人告状。
两年前她爹苏大山退摔断后又生了一场大病,花了许多银钱,可惜还是没能挨过去,走了。
苏大山死后家中就靠着柳氏一个人打理几块田地来维持生计。
就算这样,柳氏都没让原主和她下地干活。
苏大山没死的时候家中还算好过。
他会编竹篮子,还认得不少药草。
虽然赚不是很多,但加上种家里的两亩田,每年除去一家西口人的生活开支还有不少余钱能存下来。
现下三顿有一顿能吃饱的就是十分难得了。
书中后面原主深爱男主顾禹州,对他死缠烂打。
仗着对顾母有救命之恩,便死皮赖脸的求顾母做主要强嫁给他。
顾家是木溪村唯一一个有人在在镇上读书的人家。
虽然顾父早亡,只留下顾母和顾禹州相依为命。
好在顾父生前攒下不少家财,足以供顾禹州读书。
顾禹州自己也十分争气,长得也是一等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