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传来爽朗笑声,问她今晚有没有空,正好韩朔也在,大家一起吃饭叙个旧。
钟襄,电影《梨园》的执导者。
韩朔,《梨园》男主角。
曾经凭借《梨园》女一号拿下华表最佳新人奖,是闵恬演艺生涯的起点,更是后来三年沉寂的间接缘由。
晚上赴约,地点在一家私密性极好的会员制餐厅。
包间里,钟导依旧是那副不修边幅,四十几岁艺术家模样。
而韩朔,曾经的搭档,如今已是炙手可热的国际影帝,西装革履,气质沉稳内敛许多,见到她时,眼神温和地颔首示意。
饭桌上,钟襄兴致很高,不断回忆着当年拍《梨园》时的趣事和艰辛,说闵恬如何有灵气,一点就通,说韩朔如何刻苦,为一句台词反复琢磨。
氛围融洽又充满温情。
话到最后,钟襄放下酒杯,看向闵恬,语气变得正式而诚恳:“小恬,我手里有个本子,足足打磨大半年,觉得女主角非你莫属。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再合作一次?”
闵恬握着餐具的手微微一顿。
意外吗。
确实。
钟襄是业内公认的鬼才导演,他亲自邀约,对任何演员来说都是极大诱惑。
换做以前,她必定欣喜若狂。
但现在,闵恬心中却无久旱逢甘霖的激动,反而涌起一种复杂,且难以言喻的情绪。
她没有立刻答应,只浅浅笑了笑:“谢谢钟导还想着我,我需要看看本子,也需要...和团队商量一下。”
此番回答显然在钟襄意料之外。
他愣住两秒,随即了然:“应该的,你羽翼未满,很多事不能自己做决定。没关系,我静候佳音。”
钟襄对闵恬有知遇之恩。
按照她如今境况,的确不该这般不识好歹。
可这三年,闵恬心里始终横着一个巨大疑问。
当年拍摄那场至关重要,女主角在雷雨夜眼睁睁看着生母惨死的戏份时,她向钟导言明自己十二岁失去母亲,并且因此患过严重抑郁症的特殊经历。
可为什么,对方依旧坚持要一遍又一遍地重来,用尽各种方法***她的情绪,直到她彻底崩溃,将那段刻意封闭的悲痛记忆重新撕开,血淋淋地摊开在眼前,导致心理疾病卷土重来,甚至比幼时更加汹涌。
这个问题,闵恬无法问出口。
倘若钟导内心对此有丝毫解释的意愿,就不会在三年后,如此笃定而冷静地再次找她出演女一号。
毕竟,谁会愿意用一个无法出戏,心理脆弱到可能随时出事的女演员?无疑是拿整个项目冒险。
饭局结束,三人下楼。
梯门打开,里面静立一道人影。
男人身量挺拔,穿着剪裁精良的黑色大衣,里面是熨帖的白色衬衫,领口随意解开一颗扣子,气质矜贵冷淡,与这夜晚浮华格格不入。
竟是关驭洲。
似乎也刚应酬完,正准备离开。
他目光扫过电梯外的三人,在闵恬脸上极短暂地停留一瞬,快得几乎让人来不及捕捉。
“驭洲?”
钟襄率先反应过来,有些意外,“昨晚偶遇魏副导,说你前段时间回港,什么时候来京的?”
“刚到,顺路见个朋友。”男人温腔回应,声音是一贯的低沉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
另一边,韩朔也适时开口,称呼“关导”,算是礼节性问候。
电梯下行期间,钟襄笑着寒暄,“听说你已经在筹备新戏,保密工作做得不错,真是一点风声都没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