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宴还有五天,苏清沅决定利用这几天时间,彻底适应侍郎府的生活,同时把身体调理好,顺便在家人面前刷一波好感。
第二天一早,苏清沅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的。
她睁开眼,看到春桃正小心翼翼地收拾着床铺,动作轻柔生怕吵醒她。
“春桃,早啊。”
苏清沅伸了个懒腰,感觉身体比昨天又清爽了不少。
“小姐,您醒啦!”
春桃笑着说,“夫人让我等您醒了就去前院用早膳,今天厨房做了您爱吃的水晶虾饺和桂花糕。”
苏清沅洗漱完毕,跟着春桃来到前院的正厅。
礼部侍郎苏明远己经坐在桌前了,他穿着一身藏青色常服,面容清俊,气质儒雅,看到苏清沅进来,原本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柔和:“沅儿醒了?
快过来坐。”
沈氏也连忙招手:“快来,刚热好的虾饺,你尝尝。”
苏清沅走到桌前坐下,看着满桌的早点:水晶虾饺、桂花糕、豆沙包、小米粥、还有几碟酱菜。
不得不说,侍郎府的伙食确实不错,就是有点油腻,而且缺乏蔬菜。
她拿起一个虾饺,皮薄馅大,虾仁新鲜弹牙,味道确实好,但吃了两个就觉得腻了。
她看向小米粥,还是昨天那种清汤寡水的,没有任何调味。
“爹,娘,我想给厨房提个小建议。”
苏清沅放下筷子,说道。
苏明远和沈氏对视一眼,疑惑地看着她:“哦?
沅儿有什么想法?”
“就是咱们府里的饮食,”苏清沅组织了一下语言,“比如这小米粥,煮的时候可以加点山药、南瓜或者红枣,既营养又好吃;还有早点,除了点心和粥,能不能加些清炒的蔬菜或者凉拌菜?
油腻的东西吃多了,对肠胃不好,尤其是我现在身子还弱。”
苏明远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女儿会说这个。
沈氏却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你这孩子,醒了之后倒是变得细心了。
行,娘一会儿就跟厨房说。”
苏清沅笑了笑,又说道:“还有,咱们房间里的通风也很重要,每天早上起来把窗户打开,让新鲜空气进来,能减少病菌,不容易生病。
还有洗手,饭前饭后都要用温水洗手,最好用皂角,这样更干净。”
这些都是现代最基础的卫生知识,但在古代,却很少有人注意到。
沈氏虽然觉得有些新奇,但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好,都听你的,反正都是为了咱们一家人的身体好。”
苏明远看着女儿侃侃而谈的样子,眼神里带着一丝欣慰。
以前的沅儿,性子怯懦,不爱说话,这次昏迷醒了之后,不仅变得活泼了,还懂得这么多养生的道理,真是个惊喜。
早膳过后,苏清沅开始跟着府里的嬷嬷学习清朝的礼仪。
这可把她折磨坏了,站有站相,坐有坐有坐相,走路要迈小碎步,说话要轻声细语,一举一动都有规矩,稍微错一点就要被嬷嬷纠正。
“嬷嬷,这走路为什么不能大步走啊?
多累啊。”
苏清沅偷偷揉了揉发酸的腿,小声吐槽道。
教礼仪的张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规矩森严,闻言严肃地说:“小姐,咱们是官宦人家的嫡女,言行举止都要得体,大步走路成何体统?
让人笑话。”
苏清沅无奈,只能忍着。
她知道,在古代,礼仪是身份的象征,尤其是在宫廷里,一点差错都可能引来大祸,只能乖乖学习。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苏清沅感觉自己的腿都快废了。
回到房间,她立刻瘫倒在椅子上,让春桃给她***腿部。
“小姐,您辛苦了。”
春桃一边给她揉腿,一边说,“不过您学的真快,张嬷嬷都夸您聪明呢。”
“那是,你小姐我是谁?”
苏清沅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随即又垮了脸,“不过这礼仪也太繁琐了,比写论文还累。”
正说着,沈氏派人来叫她去主院,说是有事情找她。
苏清沅来到主院,只见沈氏正对着一堆账本发愁。
“娘,怎么了?”
苏清沅走过去问道。
沈氏叹了口气:“还不是府里的账本,这个月的开支有点超了,尤其是采买那边,好多东西的价格都比上个月贵了,我正琢磨着怎么节省开支呢。”
苏清沅凑过去看了看账本,上面记录着府里各种采买的物品和价格,粮食、蔬菜、肉类、布料、香料等等,密密麻麻的。
她看了一会儿,发现了问题:“娘,您看,这大米的价格,上个月是一两银子一石,这个月怎么涨到一两二了?
还有蔬菜,黄瓜、西红柿这些,价格也涨了不少。”
沈氏点点头:“是啊,我也觉得奇怪,问了采买的管事,他说最近京城里的粮食和蔬菜都涨价了,因为南方有些地方闹了水灾,粮食减产了。”
苏清沅皱了皱眉,南方水灾?
她记得康熙三十五年确实有过一次南方水灾,但影响范围不大,粮食价格应该不会涨这么多,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娘,我觉得这里面有问题,”苏清沅说道,“采买管事可能在中间赚差价了。
您想啊,就算粮食涨价,也不可能涨这么快这么多,而且蔬菜都是京郊种植的,受南方水灾影响应该不大。”
沈氏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那个采买管事是你爹的远房亲戚,平时看着挺老实的,没想到竟然敢***府里的钱!”
“娘,您先别生气,”苏清沅安慰道,“我们没有证据,不能首接质问他。
不如这样,您让他把这个月采买的凭证都拿过来,包括和商家的契约、收据什么的,我帮您核对一下。
另外,您再派个人去京郊的菜市场和粮店问问价格,看看实际价格到底是多少。”
沈氏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立刻让人去传采买管事,同时派了两个可靠的下人去市场打听价格。
采买管事很快就来了,手里拿着一堆凭证。
苏清沅仔细地核对着,发现很多凭证上的商家名称都是模糊的,收据也不规范,而且有些物品的数量和账本上的对不上。
没过多久,去市场打听价格的下人也回来了,说京城里的大米价格确实涨了,但只涨到一两一石五,并没有到一两二,蔬菜的价格和上个月差不多,根本没有涨多少。
证据确凿,采买管事脸色苍白,再也不敢狡辩,只能跪地求饶。
沈氏气得不行,当即让人把他绑起来,送到苏明远那里处理。
解决了采买的问题,沈氏对苏清沅刮目相看:“沅儿,你真是太聪明了!
要不是你,娘还被蒙在鼓里呢。”
“娘,这都是小事,”苏清沅笑着说,“以后府里有什么事,您随时可以问我,我帮您出主意。”
通过这件事,苏清沅不仅赢得了沈氏的信任,也让她在侍郎府的地位更加稳固。
接下来的几天,她一边继续学习礼仪,一边帮沈氏打理府里的琐事,用现代的管理思路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合理安排下人分工、建立物品出入库登记制度、优化府里的饮食结构等等,让侍郎府的运转变得更加高效有序。
同时,她也没忘了调理身体。
每天早上,她都会在院子里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饮食上,她坚持清淡营养,还让厨房按照她的要求做了各种养生粥和药膳;晚上,她会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短短几天时间,苏清沅的气色好了很多,身体也硬朗了不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弱不禁风的样子了。
而距离秋宴,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