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这世界你我都来过

第3章 清贫里的光

发表时间: 2025-11-07
代课教师的工资条,薄得像一片蝉翼,上面的数字却沉甸甸地压在了文曼的心上。

它甚至不足以支付她师范时一个月的生活费。

这意味着,她必须像攥干海绵里的最后一滴水一样,精打细算地度过每一天。

学校发的饭菜票有限,她常常是就着一点咸菜啃馒头,或者去那小食店点最素净的光面条,连一滴油星都舍不得多加。

她那只褪了皮的行李箱里,除了几件换洗衣服,就是一堆书,没有任何多余的、属于女孩子的小零嘴或新衣物。

那件最好的白衬衫,她洗得格外勤,也格外小心,生怕它太快显旧。

这一切,王冬都看在眼里。

他开始“偶然”地分享。

有时是家里带来的、洗得干干净净的黄瓜番茄,硬塞给她,说是“太多吃不完”;有时是村口买的两块冒着热气的烤红薯,非要分她一块,理由是“一个人吃没意思”;他注意到她批改作业到深夜,煤油灯熏眼睛,便不知从哪儿弄来一盏更亮些的玻璃罩煤油灯,轻描淡写地说:“旧的,放着也是落灰。”

最让她心头一颤的是一个周末的午后。

她正端着盆子去井边洗那件白衬衫,王冬提着一小袋米过来。

“我娘让我送来的,新米,香得很。

你尝尝。”

他将米袋子放在她门口,转身就要走。

文曼连忙叫住他:“这怎么行?

我不能总要你的东西。”

王冬停下脚步,回头,阳光落在他麦色的脸庞上,笑容干净又有点不容拒绝:“文老师,你别多想。

我娘说了,你一个城里姑娘,孤身来这里教娃娃,不容易。

这点米,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像晚风拂过稻穗,“再说,看你吃得少,没力气,怎么管得住那帮皮猴子?”

他的话,朴实,却像一股暖流,瞬间冲垮了文曼努力维持的、因清贫而筑起的自尊防线。

她看着那袋晶莹的新米,鼻尖有些发酸,最终,轻轻说了声:“……替我谢谢大娘。”

生活的拮据,因为这点滴的、不着痕迹的照顾,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难熬。

他们之间,那种“战友”的情谊,也在这些细小的关怀里,悄悄变了质。

他会在她下课后,自然地接过她手里厚重的作业本;她会在他修理坏掉的课桌椅时,在一旁默默地递着工具。

傍晚时分,他们常常一起在办公室备课,煤油灯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挨得很近。

有时讨论教学难题,有时只是安静地各自忙碌,空气中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一次,他们带学生去河边远足。

回来的路上突遇阵雨,孩子们尖叫着西散跑开找地方躲雨。

王冬毫不犹豫地脱下他的外衣,撑开来,罩在文曼和跑得慢的几个孩子头上。

雨水很快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衬衫,布料紧紧贴在他结实的背脊上。

文曼躲在他撑起的这一小片干燥天地里,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混合着皂角与雨水的气息,听到他沉稳的心跳声。

她的心,在滂沱的雨声里,跳得飞快。

雨停后,天边挂起一道彩虹。

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天空。

文曼和王冬站在湿漉漉的田埂上,看着彼此略显狼狈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

他的眼睛比雨后的晴空还要亮,映着彩虹,也映着她的身影。

那天晚上,文曼在灯下缝补一件磨破了领口的衣服。

针脚细密,她的心却有些乱。

脑海里反复回放着王冬在雨中为她撑起衣服的样子,回放着他递过来米袋时认真的眼神,回放着他们并肩走在月光下的每一个夜晚。

她忽然意识到,那种初来时的迷茫和孤寂,不知何时己被一种踏实而温暖的感觉取代。

而这种感觉的中心,就是王冬。

他像一束光,不耀眼,却坚定、温暖,照亮了她清贫而略显灰暗的代课生活,也悄无声息地,叩开了她懵懂的心门。

火花,就在这一点一滴的日常里,在每一次无声的关怀和默契的对视中,悄然燃起,明亮而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