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贤妃娘娘一不小心万人之上了

第2章 宣旨恭喜

发表时间: 2024-12-02
今年选秀看似紧锣密鼓地操办了大半年,但是一套规矩礼数施行下来,半年时间仍旧有些苍促,加之圣心紧切,底下人真真是难办。

不过,便圣心难测,也是有几分痕迹可寻,底下人自然另有一番对策。

领头办差的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几个要紧的名字就就这样悄悄在负责选秀的太监嬷嬷们心领神会间流传。

既然人选己有定夺,便是再繁重的差事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又有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就更没有心生怨怼的了。

这就不奇怪,为何宫中未有消息传出,但今日勇毅侯府却张灯结彩、焕然一新。

晨曦初绽,金日流辉,祥云一片片的缱绻漂浮在碧空之上,清晨的一点寒意也早被喜鹊的欢歌冲散。

勇毅侯府的小厮和婢女们一大清早就起来洒扫庭除,青石地砖一尘不染,侯府大门上的西十九颗浮沤钉更是被人擦得锃光瓦亮,首晃人眼睛。

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更有些眼尖的说,亲眼瞧见那高高挂着的灯笼也是昨个连夜换的新的。

这不是逢年过节才有的排场吗?

怎么今儿个也整这么郑重其事呢?

又过了些时辰,一队举着宫廷仪仗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侯府门前,一位穿着暗紫色衣裳的公公,从为首的马车上下来。

“圣旨到——”他走进侯府,见着井然有序地跪了一地的众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秀女吴氏昭月,温婉贤德,才容兼备。

为国祈福三年,福慧双修,行为淑慎。

今朕特封为嫔,赐封号兰,赐居景福宫。

望其今后,秉持恭谨,为后宫之典范,佐朕以安内廷。

钦此。”

“臣接旨。”

勇毅侯将手举得高高的,颤颤巍巍地接住公公手里的圣旨,欣喜得老泪纵横。

“侯爷快快请起。”

这位年轻的公公虚扶了一把跪在他面前的侯府主人。

“咱家就在这恭喜侯爷恭喜兰嫔了。

秀女一举封嫔,这可是咱们大晋朝有史以来的头一回呢!

兰嫔和侯府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勇毅侯白胖的脸上笑开了花儿,将袖子里早就预备好的沉甸甸的钱袋送到了公公手里。

“那就借公公吉言了。

公公一路舟车劳顿,不妨坐下来喝杯茶解解渴。”

小福子将钱袋接过,暗自掂了掂,心里更是满意得不得了。

干爹说的果然不错,这勇毅侯府的差事还真是个美差。

侯府出手大方,他自然也愿意笑纳。

“侯爷体恤,咱家就恭敬不如从命。”

早在宫中的仪仗出现时,就引得众人围观,如今停留的久了,就更加让人议论纷纷。

偏偏侯府这块又是出了名的富贵,商贩云集自是不说,消息贩子也是暗藏了许多。

他们每个人都恨不得能长八十个心眼,八百只眼睛,八千只耳朵和八万张嘴,凭此发家致富者不在少数。

街对面的客栈二楼上,正好能将侯府的情形一览无余。

食客们饭也不吃了,酒也不喝了,只揣了一把花生米,倚在木栏上当看客。

“瞧这架势,侯府家的大小姐这是选秀选上啦?”

那看客说完就往嘴里扔一颗花生米,像是这样吃着更香似的。

“哎呦,都是二十七八的老姑娘了吧,怎么皇上也喜欢呢?”

“唉,这熟透了的桃子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都这岁数了,哪有年轻的姑娘水灵啊!

八成皇上是给侯府面子呢!”

另一个连嘴里的花生米都还没嚼碎了咽下去呢,就迫不及待的接话:“这位兄台此言差矣,人家大小姐和咱们皇上那可是青梅竹马的情分,见皇上另娶别的女子为后,不吵不闹默默的去庙里为国祈福,也算是等了咱们皇上这么多年了,就算是一座冰山,也该被这深情厚意融化了,何况当今圣上乃是最重情义之人。

接回宫中也是无可厚非。”

此话一出,满堂喝彩:“有理,有理,言之有理呀!”

这头的侯府锣鼓喧天,热闹满门,东边儿的镇国将军府就显得有些冷清了。

就连东南方向的高御史府上也比将军府传旨的阵仗大些。

倒不是底下人厚此薄彼,而是一个小小才人的位份实在惊不起多大的风浪来。

副都御史高大人府上的嫡小姐封的好歹是个贵人,自然是比一个小小的才人有排面。

更何况,临行前皇后娘娘身边的红袖姑娘再三嘱咐,一切都按规矩来,不必因为是皇后娘娘的妹妹就特殊关照。

于是,一切就显得格外平淡,规矩得没有一点儿差错。

镇国将军府己有一位嫡女为后,自然也不会因为一个庶女封了才人就大肆庆贺。

何况这本是意料中事。

宣旨的公公们走后,王大将***过身要回自己院子里,路过后头女眷们站立的地方时停了一会儿,对着夫人身后那名不起眼的少女道:“你姐姐是个能干的,你进了宫,凡事都要问你姐姐拿主意。”

他对自己那唯一的是嫡女极为看重的,自然不会脑袋发昏得分不清主次。

“女儿明白。”

安守本分惯了的少女连回话都是细声细气的。

听完,王大将军的两撇眉毛顿时绞在了一起,又对着一旁的王夫人道:“规矩再学一学,总要能见人才是。”

“将军放心,宫里派来的嬷嬷是云儿亲自挑选的,定然不会有错。”

王大将军的脸色这才缓和不少,大步流星地走了。

随后,王夫人拉住身旁姑娘略微发抖的手:“你父亲要求一向苛刻,他说的那句你不必放在心上。

你这几日学习宫规己大有长进,慢慢来就好。

要紧的是千万保重自己的身子,我瞧你这会儿脸色有些不好,可是哪里不舒服?”

“回母亲话,梓玉身体并无不适,想来是在外头站久了,被风吹的。”

显然她和这位母亲的关系要亲厚些,说起话来并不像方才那样紧张。

王夫人点点头觉得有理,但还是有些不放心:“今日虽有太阳,但天儿到底还寒着,上午的风也大,一会儿还是让大夫去给你瞧瞧以防万一。

若是在进宫前生了什么病就不好了。”

“梓玉都听母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