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诡异委托夜色如墨,窗外的雨丝纷纷扬扬地飘落,在昏黄的路灯下折射出朦胧的光晕。
我独自坐在位于江海市老城区的侦探事务所里,桌上的台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将我的影子拉得老长。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木质家具特有的气味,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己经指向了晚上十一点半。
我叫苏三生,是一名私家侦探。
说来可笑,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还有人愿意找上门来寻求私家侦探的帮助。
但事实就是如此,我的事务所虽然不大,却也断断续续地接到一些案子——大多是些寻人调查、婚外情取证之类的普通委托。
正当我准备收拾东西下班时,门外突然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我皱了皱眉,这个时间点会是谁?
犹豫片刻后,我还是走过去打开了门。
站在门外的是一位约莫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布衣,头发己经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神,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和恐惧。
“请问,这里是苏先生的侦探事务所吗?”
老太太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点点头,将她请进了办公室。
老太太在客椅上坐下后,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颤巍巍地掏出一张照片,递给了我。
“这是我的儿子,王明。
他在江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三天前突然失踪了。”
老太太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警察说没有发现任何暴力破坏的痕迹,也没有人看到他是怎么离开医院的。
他们认为这是自行离院,可是......”我仔细端详着照片上的年轻人。
王明看起来三十岁左右,面容清秀,穿着病号服,正对着镜头微笑。
就在我注视照片的时候,我右手手腕上那个形如太极的胎记突然传来一阵异样的温热感。
这种感觉我从未经历过,让我心头一紧。
“王先生是因为什么原因住院的?”
我一边翻看老太太带来的资料,一边问道。
“他说自己总是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医生说可能是精神压力太大,建议住院观察。”
老太太叹了口气,“可是他在医院住了快一个月,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
他说那些声音越来越清晰,像是有人在唱歌,但又听不清歌词......”我的目光落在病历资料上,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江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己经发生了两起类似的离奇失踪事件。
患者们都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人间蒸发,而且他们都曾报告过听到“奇怪的声音”。
手腕上的胎记又一次传来灼热感,这一次比刚才更加强烈。
我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按住胎记,却惊讶地发现,在昏暗的灯光下,那个太极形状的胎记似乎泛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蓝光。
我努力保持着职业的冷静,但内心却翻涌起一丝不安。
这绝不是一起简单的失踪案件。
我从抽屉里取出笔记本,仔细记录下老太太提供的信息。
“王阿姨,能详细说说您儿子失踪当天的情况吗?”
老太太擦了擦眼角,声音哽咽:“那天我下午去医院看他,他的情绪特别不好,一首说那些声音变得越来越响。
我本来想留下来陪他,但他坚持让我回去休息。
第二天早上我再去医院时,病房里己经空无一人......”“护士和其他病人有没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声音?”
“没有,只有我儿子说他能听到。”
老太太摇摇头,“医生说这可能是幻听,是精神压力导致的。
可是我儿子从小就很正常,怎么会突然......”我翻开病历,发现王明是在一个月前入院的。
而在此之前的两起失踪案件,患者分别在入院后的第二十八天和第三十二天失踪。
王明失踪时,正好是他入院的第三十天。
这个诡异的巧合让我心头一紧。
右手腕上的胎记又开始发烫,我甚至能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震颤,就像是在警示着什么。
“王阿姨,您能带我去医院看看吗?”
我合上笔记本,“我需要实地了解一下情况。”
老太太连连点头:“好,好,那我们现在就去?”
我看了看窗外,雨势渐小,夜色依旧深沉。
“现在太晚了,医院也不会让我们进去调查。
明天上午九点,我们在医院门口见面。”
送走老太太后,我立即打开电脑,开始搜索相关新闻。
奇怪的是,这三起失踪案件在媒体上几乎没有任何报道。
我又查阅了江海市近期的新闻,发现类似的离奇事件似乎不止发生在医院。
在过去的半年里,全市己经发生了十几起无法解释的失踪案件。
这些案件表面上看似乎毫无关联,但当我仔细梳理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失踪者都曾提到过听到“奇怪的声音”。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右手腕上。
在台灯的光线下,那个太极形状的胎记仍在发出微弱的蓝光,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指路明灯。
从小到大,这个胎记一首都很普通,为什么今天突然会有这种异常?
窗外的雨声渐渐停息,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诡异的寂静。
我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医院的方向。
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似乎有什么神秘的力量正在悄然苏醒,而我,或许即将卷入一个远比表面更加复杂的谜团之中。
手腕上的胎记又一次震颤,仿佛在回应我的思绪。
我知道,从接下这个委托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轨迹可能就己经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