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紧了紧身上的制服,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凌晨一点十五分,
故宫博物院的夜班才刚刚开始。作为新来的文物管理员,值夜班是必修课。说实话,
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差事。白天熙熙攘攘的故宫,到了晚上就像换了副面孔。
那些朱红的宫墙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暗红色,仿佛浸透了数百年的鲜血。我拿起手电筒,
开始例行的巡查。库房区在故宫的西北角,这里存放着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
我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软绵绵的没有实感。
第一个库房是瓷器区。我掏出钥匙,金属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就在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
我忽然感觉后颈一阵发凉,仿佛有人在我耳边轻轻吹了一口气。我的手顿住了。这不可能,
整个库房区只有我一个人值班。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继续开锁的动作。门吱呀一声开了,
手电筒的光束照进去,一排排陈列架上的瓷器在黑暗中泛着幽幽的光。突然,
我的手电筒闪了一下。我的心跳漏了一拍,赶紧拍了拍手电筒。还好,只是接触不良。
我走进库房,开始检查温湿度计。一切正常,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檀香味,这很不寻常。库房区严禁使用任何香料,
这是为了防止对文物造成污染。我循着香味往里走,手电筒的光束扫过一排排瓷器。突然,
我的余光瞥见一个白色的影子从陈列架后面闪过。我猛地转身,手电筒的光束追过去,
却什么也没看见。但我的心跳已经不受控制地加快了。"有人吗?"我喊了一声,
声音在空旷的库房里回荡。没有人回答。我告诉自己这是错觉,继续检查。
但那种被注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的后背开始冒冷汗,制服紧紧贴在身上。就在这时,
我听到了一个声音。是瓷器相碰的清脆响声。我猛地转身,
手电筒的光束照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在最后一排陈列架后面,
我看到一个青花瓷瓶正在轻轻摇晃,就像刚刚被人碰过一样。我的喉咙发紧,手心全是汗。
那个瓷瓶是固定在底座上的,不可能自己晃动。我强迫自己走过去查看,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就在我快要走到陈列架前时,手电筒突然熄灭了。我使劲拍打它,
但毫无反应。月光从高处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我看到自己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但紧接着,我看到了第二个影子。那个影子就站在我身后,
离我不到一步的距离。我的血液仿佛凝固了。我不敢回头,
但能感觉到一股寒气正从背后袭来。那个影子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是一个穿着旗装的女子,
头上梳着复杂的发髻。"你...你能看见我?"一个空灵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我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个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直接在我脑子里响起。
我想跑,但双腿像是生了根。"别怕,"那个声音说,
"我等了太久了...终于有人能看见我了..."我强迫自己转过身。月光下,
一个穿着清朝服饰的宫女正站在我面前。她的脸苍白得不像活人,但五官却很清晰。
最诡异的是,她的身体是半透明的,我能透过她看到后面的陈列架。"你...你是谁?
"我的声音在发抖。"我是珍儿,"她轻声说,"光绪二十八年入的宫。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奇怪的韵律,像是从古老的留声机里传出来的。
我注意到她的右手一直捂在左臂上,那里有一片暗色的痕迹。随着她的动作,
我闻到一股焦糊的味道。"那天晚上..."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急促,
"他们放火烧了建福宫...我逃出来了,但是...但是..."她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
声音也断断续续。就在这时,走廊里突然传来脚步声。我猛地转头,
看到手电筒的光束从门外照进来。"小张?你在里面吗?"是王师傅的声音。我赶紧回头,
那个宫女已经不见了。空气中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味,和那股挥之不去的焦糊味。
王师傅推开门的时候,我还站在原地,浑身发抖。手电筒的光束照在我脸上,
刺得我睁不开眼。"小张?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王师傅走近几步,关切地问道。
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刚才的经历。难道要说我见到了一个清朝宫女的鬼魂?
王师傅肯定会觉得我疯了。"没...没事,"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可能是太累了,
有点头晕。"王师傅狐疑地看了我一眼,但没再多问。他转身检查了一下陈列架上的瓷器,
突然皱起眉头:"奇怪,这个青花瓷瓶怎么歪了?"我的心猛地一跳。
那正是刚才晃动的那个瓷瓶。"可能是...可能是我不小心碰到了。"我结结巴巴地说。
王师傅摇摇头:"这些展品都是固定好的,不可能轻易移动。"他仔细检查了一下底座,
"固定螺丝都松了,这不对劲。"我注意到他的手在微微发抖。王师傅在故宫工作了三十年,
什么怪事没见过?他的反应让我更加不安。"对了,"王师傅突然说,
"你刚才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我心头一紧:"什么味道?""檀香味,"他深吸一口气,
"还有...焦糊味。"我的后背一阵发凉。看来不止我一个人感觉到了异常。"王师傅,
"我犹豫了一下,"您听说过...建福宫大火的事吗?"王师傅的手突然顿住了。
他慢慢转过身,脸色变得异常严肃:"你怎么突然问这个?""就是...随便问问。
"我避开他的目光。王师傅沉默了一会,低声说:"那都是快一百年前的事了。
1923年6月27日晚上,建福宫突然起火,烧毁了大量珍贵文物。有人说是不小心失火,
也有人说是有人故意纵火..."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最后几乎变成了耳语:"但最奇怪的是,那天晚上值班的几个太监和宫女,全都失踪了。
"我感觉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全都...失踪了?"王师傅点点头:"活不见人,
死不见尸。后来在废墟里找到了一些烧焦的遗骸,但数量对不上。"他顿了顿,"有人说,
那些失踪的人...还在故宫里。"我的手心全是汗。
王师傅的话让我想起了珍儿说的"那天晚上"。"对了,"王师傅突然说,
"你要是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去档案馆查查。那里保存着一些当年的奏折和记录。
"我眼前一亮。这或许是个突破口。第二天一早,我就来到了故宫档案馆。
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听说我要查建福宫大火的资料,她推了推老花镜,
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年轻人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她一边找资料一边问。
我随便编了个理由:"就是...写论文需要。"她摇摇头,
从架子上取下一个布满灰尘的档案盒:"小心点看,这些纸都很脆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档案盒。里面是一叠发黄的奏折,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我小心翼翼地翻阅着,突然,一份奏折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份火灾发生前三天的奏折,
上面写着:"近日建福宫常有异响,夜半时分似有人声。奴才等巡查多次,未见异常,
唯闻檀香味甚重..."我的手开始发抖。檀香味!这不正是我昨晚闻到的味道吗?
继续往下看:"...经查,乃珍妃旧物所散。然珍妃之物已于光绪二十六年尽数焚毁,
此事蹊跷,望圣上明察。"珍妃?我猛地想起昨晚那个宫女自称"珍儿"。难道她就是珍妃?
不对,时间对不上。珍妃死于1900年,而那个宫女说她是光绪二十八年,
也就是1902年入的宫。我正在苦思冥想,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年轻人,
你也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我吓了一跳,回头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
他穿着一件褪色的中山装,胸前别着故宫研究院的徽章。"您是?""我姓李,
是这里的研究员。"老者在我对面坐下,"看你查的资料,是在研究建福宫大火?
"我点点头,犹豫了一下,问道:"您知道...珍妃的事吗?
"老者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为什么问这个?"我咬了咬牙,
决定实话实说:"我...我昨晚值夜班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一个宫女的鬼魂。
她说她叫珍儿,是光绪二十八年入的宫..."老者的脸色突然变了。他站起身,
快步走到门口,关上门,然后压低声音说:"你确定她说的是珍儿?"我点点头。
老者深吸一口气,坐回椅子上:"这件事...说来话长。"他告诉我,珍儿确实不是珍妃,
而是珍妃的贴身宫女。1900年珍妃被慈禧太后赐死时,珍儿侥幸逃过一劫。
但后来不知为何,她在1902年又回到了宫里。"最奇怪的是,"老者说,"珍儿回宫后,
行为举止变得很古怪。她经常半夜在建福宫附近徘徊,还总是带着一个檀香木盒。
"我的心跳加快了:"檀香木盒?""对,"老者点点头,
"据说那个盒子里装着珍妃的遗物。但没人知道具体是什么。
"我突然想起昨晚闻到的檀香味。难道那就是珍儿带来的?"那后来呢?"我急切地问。
"后来..."老者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就在建福宫大火那天晚上,
人看到珍儿抱着那个檀香木盒冲进了火场..."我感觉一阵寒意袭来:"她...她死了?
"老者摇摇头:"没人知道。火灭后,他们找到了那个檀香木盒,但已经烧得面目全非。
至于珍儿...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我呆呆地坐在那里,脑子里一片混乱。
如果珍儿真的死在了那场大火里,那昨晚我见到的是...就在这时,
档案室的门突然被风吹开了。一股熟悉的檀香味飘了进来。
老者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她...她来了。"我猛地站起身,檀香味越来越浓。
档案室里的温度骤然下降,我能看到自己呼出的白气。老者颤抖着说:"她...她来了。
"一阵冷风突然吹过,档案室里的文件哗啦啦作响。我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空气中流动,
就像昨晚在库房里的感觉一样。"珍儿?"我试探着喊道。空气中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
紧接着,一个半透明的身影慢慢显现出来。正是昨晚那个宫女,但这次她的样子更加清晰了。
我能看到她苍白的脸上带着深深的悲伤,右手仍然捂着左臂,那里有一片焦黑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