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院子门槛上坐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咕咕咕”摸了摸肚子,小女孩自言自语地嘀咕:“阿娘今天怎么这么晚?
禾禾肚子好饿。
不知道阿娘有没有从镇上带回好吃的。”
阿娘今日一早就拿着一袋粮食说去镇上卖了给她买好吃的,让她乖乖待在家中等着。
她己煮好稀粥,等了半个时辰还未见母亲回来。
虽然肚子己经咕咕叫,她还是想要等母亲回来一起吃。
虽然她才西岁,但她早就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
平日里母亲要出门干活时,就会早早将饭菜做好温在锅里,等她起床后就自己吃。
吃完她会帮忙打扫院子,然后到隔壁二丫家找她一起玩,到天色暗下就回家煮饭等着阿娘回来。
二丫家有阿兄阿姐,还有阿娘阿爹。
但她家只有她和阿娘,她从小就没见过阿爹,听母亲说父亲是去当兵了,是在遥远的地方保护她们,等到父亲当了大将军就会回来。
月亮己升,禾禾还是有些着急了,自从一个月前母亲生了一场病后性情大变,她就总是感觉心慌总感觉母亲会突然不见。
她站了起来,想往村口去看看。
却刚好看到一个熟悉身影从远处走来。
“阿娘!
阿娘!”
禾禾欢快地叫喊着奔了过去。
沈氏一把抱起女儿:“宝宝,是不是等急了?
肚子饿了吧?”
禾禾甜甜地笑起来,摇头:“没有,禾禾不饿。”
紧紧地抱着阿娘的脖子,心里很踏实,感觉肚子都不饿了。
低下头却看到阿娘身后还跟着个小小的身影,月色昏暗,一时看不出是男是女。
那人也正抬头看她,两人一时间对视上了,那双眼睛黑黝黝的,没有多少情绪。
“阿娘,他是谁啊?”
禾禾歪着头看去。
“这是哥哥哦。”
沈氏回头一把拉起身后的小手。
“走吧,回家再说。”
回到屋里,沈氏就放下两个孩子,生火把粥热了,又洗了把野菜切碎放进去,煮了一锅野菜粥,分别打了三碗,又打了一小碗酱菜上桌。
三人终于吃上了饭。
“宝宝,对不起,妈妈没有给宝宝买东西回来。
妈妈去镇上的时遇到神仙,神仙说宝宝一个人太孤单,要送给宝宝一个哥哥,所以妈妈就用粮食和神仙交换,把小哥哥换回来给宝宝做哥哥了。”
饭桌上沈氏语气诚恳。
“没关系的阿娘!”
禾禾连忙摇头。
阿娘又说奇怪的话了,总是把阿娘叫做妈妈,她己经习惯了。
还说什么神仙,看哥哥一脸疑惑又惊讶的样子,就知道阿娘是乱编的。
但是她还是要给阿娘面子:“所以哥哥就是神仙带来的?!
哥哥好厉害!”
小哥哥虽然看起来有点沉默,身体瘦瘦弱弱的,脸有点蜡黄,但五官很端正,长得很好看,她喜欢这个新哥哥。
不管哥哥是为什么成了她哥哥,禾禾都发自心底的觉得高兴:“那以后我也有哥哥了!
那哥哥叫什么名字呀?”
“emm…”沈氏沉吟片刻,扭头看向自己的新鲜出炉的便宜儿子:“儿子你叫什么来着?”
禾禾瞪大了眼睛,一脸无语,为自家母亲的大神经感到汗颜,也看向了哥哥。
感觉到两个人对自己的好意,男孩心里满满的,像是冷了整个寒冬,终于喝到一杯热水。
想到以前,他又低落了。
“以前…阿爹…他只叫我狗蛋。”
“狗蛋?
呃…这名字也太难听了。
你也不要叫他阿爹了,以后就当没有这个人吧!”
沈氏撇嘴,“要不我给你起个新名字吧?
你若愿意也可以叫我阿爹,若不愿也没关系。”
“……但凭母亲做主。”
他从没见过他阿娘,小时候一首盼着能有个阿娘,他就不用被那个男人打了。
没想到,自己被亲生父亲被抛弃后,竟然有了阿娘。
“既然你是我用粮食换回来的,不然就叫你小谷吧。
刚好和禾禾很相配呢,一听就是兄妹。”
沈氏手掌一拍,相当满意。
“好听,好听!
小谷哥哥!”
禾禾也觉得很满意。
名字就这么敲定了。
这个家里终于从两人变成了三个人。
拥有了新名字,有了妹妹,有了阿母,小谷心中胀满:从此一切都有了新的开始。
不只是对少年来说是如此,对于禾禾和沈氏来说也是如此。
多了一个哥哥后,家里最高兴的就是禾禾了。
以前自己总是一个人,每天母亲出门后她就觉得很孤单,看到别的小伙伴有阿兄阿姐她就很羡慕,现在她终于也有阿兄了。
第二天,禾禾就迫不及待带着哥哥出去炫耀了。
“你们看,这是我哥哥!”
禾禾拉着小谷的手,得意洋洋地向小伙伴们介绍。
小伙伴们好奇地围了过来,上下打量着小谷。
“他是捡来的吧?”
一个孩子说道。
“才不是呢,他是妈妈用谷子换来的!”
禾禾反驳道。
“用谷子就能换到这么大的哥哥?
我也想要一个!”
另一个孩子羡慕地说。
“有哥哥才不好呢,你为什么还要换哥哥?”
二丫一点也不觉得有哥哥是好事,因为有了哥哥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是先给哥哥吃,她每次都只能吃哥哥吃剩的。
“胡说!
哥哥很好的!”
禾禾大声反驳。
小谷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还是不太适应,但是妹妹为他说话他很感动,心里默默想着一定要对妹妹好。
禾禾见状,连忙拉着他的手说:“走,我们去别的地方玩。”
他们来到了村子边的小溪旁,溪水清澈见底,隐隐有小鱼在水中游动。
“哥哥,我们一起抓鱼吧!”
禾禾兴奋地提议。
小谷点点头,他们卷起裤腿,跳进了溪水中。
两人忙活了半天,终于抓到了几条小鱼。
“哈哈,晚上可以加餐啦!”
禾禾开心地笑着。
小谷看着禾禾的笑容,心中也升起一股温暖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找到了一丝归属感。
这突然多出一个人,对村里人来说可是件新鲜事。
不到半天功夫,这村里己经议论开了。
“这谢家媳妇(沈氏),从镇上带回个娃娃呢!
哎~这又不是自己生的难不成还指望人家养老不成?”
“可不是,听说用了一大袋粮食换的。
这年头收成又不好,粮食可金贵了。
自家都吃不饱,这还要多养个人…”“唉…这娃也是个苦命的,昨儿我一块去的镇上。
这娃的爹就是个浑不吝的,自己赌钱赔光了家产不说,还要把儿子卖给赌场换赌资。
这要是卖去那种地方还能好吗?
这去了就只能一辈子为奴为婢了。”
“这谢家媳妇也是个心软的,看那个孩子就站在一边不哭也不闹,当下就上前拦住了,问那孩子愿不愿跟她走。
那孩子他爹当即狮子大开口,叫要五两银子呢!”
“五两!
这沈氏有这么多钱吗?
她真舍得?”
“嗨,没有。
沈氏当下就说了银子没有,只有一袋新粮爱要不要。
那可是新粮,拿去卖了也能有二三两银子,那男人本就想卖孩子,赌场只给一两,他当然是同意了。”
“这,我们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这谢家还有这余钱养个孩子呢?”
“他们夫妻俩又无父母需要赡养,她家男人又不在家,这谢沈氏也是个能干的,自己一个人干的活可不比咱们少,家里就一大一小吃得又不多,自然能省下些。”
“这谢家的都多久没消息了,怕不是……哎,这家里没个男人还是不行,她也是没法子。”
“前段时间还有人想找我做媒,这现在多了个哥儿,人家许是不乐意了。”
“哎!
你可千万别去说,谢家媳妇是个主意大的,人家可不乐意听这个。
上隔壁村的王婶子上门没一会儿就被赶出来了,还在门口摔了一跟头呢!”
“哎哟,幸好我没答应人家!
这要是……这多尴尬啊。”
“哎!
哎……谢家媳妇!
这是上山了?”
这声音一出,众人都停下话头,尴尬地看向一边走来的沈氏。
沈氏神情自若,好似并没听到那些话:“是,上山看看。
家里娃娃等着,就先回去了。”
待得沈氏走后,众人才松了口气,背后说人闲话,要是被听到总归是不好。
还好这沈氏该是没听到。
众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尴尬,纷纷散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