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第三桥的混凝土桩基在探照灯下泛着暗红色,李巽风戴着橡胶手套触摸渗水孔,指尖传来诡异的温热感。
便携式γ能谱仪突然发出尖鸣,显示屏上的铀-238峰值曲线疯狂跳动——这不符合自然沉积岩的辐射特性。
"钻孔岩芯样本显示异常。
"苏清晚将电子显微镜对准岩屑,画面中浮现出鱼卵状包裹体,"这是志留纪笔石化石,但内部填充物检测出C14含量,说明有人故意混入现代碳基材料伪造地层。
"李巽风掏出杨公寻龙尺插入江滩淤泥,尺身青铜饕餮纹突然泛起青光。
当他按《撼龙经》口诀踏出七十二步时,寻龙尺顶端的磁勺竟指向正北偏西15.8度——与当前磁偏角误差达7度。
江面忽然翻涌起鱼形漩涡,隐约可见水下闪烁着金属冷光。
"声呐显示河床有规律性凸起。
"苏清晚调整多波束探测参数,三维成像图显现出七根青铜巨钉,"间距正好是二十八丈西尺,合明代工部营造尺百丈之数。
"她突然抓起李巽风的手按在触控屏上,"看钉身的凹槽走向,这是《鲁班秘录》记载的子午断龙钉!
"潜水员打捞起的青铜钉表面,密布着《天机素书》中的截脉咒文。
X射线荧光分析显示,钉体含锡量高达23%,与明初郑和宝船上的青铜炮成分一致。
更诡异的是,钉头处镶嵌的黑色矿石经检测竟是陨击玻璃,内部封存着白垩纪末期的恐龙血液细胞。
"他们在用古生物DNA污染龙脉!
"苏清晚的声音发颤,"这些陨击玻璃的锆石定年显示,它们都经历过6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事件。
"李巽风突然挥动寻龙尺击打江面,尺身与江水共振发出龙吟般的低频声波。
江底淤泥突然沸腾,七根断龙钉同时升起血红光柱,在空中交织成北斗杓状。
苏清晚的平板电脑自动调出明代《江防图》,光柱位置竟与永乐年间设置的七座烽火***全重合。
"龙翻身!
"李巽风拽着苏清晚跃上堤岸。
江心突然隆起十米高的泥沙柱,柱体表面浮现出明代城砖特有的"洪武七年制"戳印。
砖缝中渗出粘稠黑液,接触空气后迅速凝固成《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龙血石"。
玄冥宗黑袍人从雾中现身,手中铜铃与梧桐巷发现的形制相同:"刘伯温斩龙脉时留下的伤口,该用新时代的良药治愈了。
"他挥动骨幡,江底升起十二具铁棺,棺盖上的铜绿竟组成《郑和航海图》的东南亚航线。
李巽风咬破食指在寻龙尺上画出祝由符,尺身突然分解成三百六十枚青铜鱼符。
鱼群般的光点刺入铁棺缝隙,棺内传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
苏清晚趁机启动地质雷达,发现铁棺底部连接着贯穿基岩的青铜锁链——这些锁链的含锌量竟与明长城敌台的固定件完全一致。
当最后一具铁棺开启时,两人瞳孔骤缩。
棺内蜷缩着穿飞鱼服的干尸,腰间绣春刀柄刻着"锦衣卫北镇抚司"字样,怀中紧抱的玉圭上赫然有朱棣的"体天弘道"印文。
干尸突然睁眼,口中吐出的不是腐气,而是带着松烟墨香的诗句:"靖难血染金陵日,留此残躯镇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