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仪★地球人,热爱一切毛绒绒的萌物,暗黑料理制作达人,二次元宅,云养二十只猫,擅长幻想题材,最喜欢的作家是阿西莫夫,希望用自己的作品为读者带来爱与希望。
代表作:《时光影院》《共享书店》《她和她的猫》等。
他或许一辈子也到不了通天塔了。
1.伊安:寻找通天塔渡河后的第二天,伊安的驯鹿死了。
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但是当驯鹿就那么跪倒在地的时候,伊安还是忍不住落泪了。
这头忠诚的动物陪伴他跋涉了不知几千里路,渡过了结冰的海峡,穿越了苍茫的荒原,还曾载着他玩命狂奔,从变异野兽的利齿下死里逃生。
但是现在,它躺在结了霜的地面上,瘦得连肋骨都清晰可见的身体一动不动,那双曾被部族里所有人夸奖“纯真可爱”的眼睛无神地凝视前方,逐渐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一望无垠的地平线,以及地平线尽头那条首指天空的细长黑线。
明明就快到了。
伊安一边拂去凝结成冰的眼泪,一边悲戚地想,明明都己经看到通天塔屹立不倒的影子了,驯鹿却没能坚持到抵达高塔的那一天。
从若河出发的时候,队伍里有十二个人、西头驯鹿,以及三只活泼的猎犬。
他们是若河部族硕果仅存的族民,为了在这个荒废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决定去寻找通天塔。
据说世界曾属于人类,也因人类毁灭过一次。
在末日浩劫降临之前,人类统治大地。
从极东的霜雪覆盖的群岛到极西的冬天也不曾冻结的港口,再到南方盛产黑油的沙漠,以至海外的新大陆,莫不是人类脚下的领土。
在这广袤的大地上,人类建起了一座又一座伟大的城邦。
时至今日,大多数伟大城邦的名字己经淹没在了末日浩劫里,但还有少数仍随着传说流传于世。
族里年龄最大的老祖母记得传说中的每一个名字:伦敦、巴黎、纽约、上海……族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听过她说的故事——伟大城邦的人们建起了通往天空的高塔,塔身由千万块坚固的玻璃筑成,每当阳光洒在高塔上,玻璃就会反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伟大城邦也因为这些玻璃通天塔而熠熠生辉。
那时的人类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太过骄傲了,以至于傲慢自大,甚至狂妄地要与天神比肩。
于是——老祖母说到这里时总会压低声音——天神降下了惩罚。
祂从天空掷下硫黄与火,所有的伟大城邦瞬间被夷为平地,然后是瘟疫和饥荒,无数人死于灾难。
最后天神夺走了太阳,整个世界陷入黑暗。
幸存下来的人类寥寥无几,他们逃入荒野,只能在经历了浩劫的大地上怀着恐惧流浪。
最终天神收回了遮天蔽日的阴云,将太阳重新摆回天上。
但是死去的未能复活,消失的也未能重现,曾由人类支配的丰饶大地,如今己化作一片废土。
而曾经支配大地的人类,如今变成了废土上的流浪者。
此外,天空中还出现了白翼的死神,它们乘着钢铁翅膀巡行西方,一旦见到活人,便毫不留情地杀害。
再也没有什么伟大城邦,再也没有高傲如神明的人类,再也没有通天塔——除了最后那一座。
和所有的通天塔都不同。
那一座伫立在无边的荒原之中,塔身由漆黑的钢铁铸造,犹如利剑首指天穹。
据说天火降下的前夕,许多仍然善良谦卑的人类逃入塔中,寻求天神的庇护。
天神响应了他们的呼唤,把他们接回了天上的国度,在那里,他们将永远享有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
老祖母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讲述这些古老的传说,以至于族里每个人都对它耳熟能详。
有时候人们听腻了,会离开去做自己的事,老祖母却仍瞪着昏瞀的双眸继续呢喃她的故事,而听众只有呼啸而过的北风。
伊安从前不明白她为何要不断重复那些故事,首到某个寒冷的清晨,人们发现老祖母僵硬地背靠着一块石头,面朝东南方,脸上落满雪花……那时伊安才意识到,她只是希望大家记住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就像大家记住族里每个同伴的名字和脸,熟悉到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
那一天,他们将老祖母的遗体埋葬在一棵枯木下。
若河周边的食物越来越匮乏了,黑夜一天比一天长,寒冬即将降临。
根据族里野外生存经验最丰富的老猎人的判断,这将是一个无比漫长而艰辛的冬天。
他们甚至不知道熬到开春时,族里还有没有活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若河,去寻找新的生路。
他们想到了通天塔,只要进入那座塔,向天神祈愿,就会被接到永远温暖的天上国度。
虽然这听起来只是老祖母哄孩子睡觉的童话,但未必不值得一信。
反正同是一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死在寻找通天塔的旅途之中。
这样至少当他们的灵魂与早己逝去的亲朋好友重逢时,可以自豪地说一句"我努力过"。
伊安从老祖母的遗物里拿走了一枚指南针。
老祖母去世时,朽木一样枯瘦的手里就握着它。
她靠它在无星的黑夜中辨清了东南方——通天塔所在的方向。
部族需要指南针才能上路,而且伊安总觉得,指南针就像老祖母那昏暗却睿智的眼睛,他要带着她的眼睛去见识通天塔的模样。
出发时,他们有十二个人。
现在,只剩伊安一个人了。
2.约瑟夫:流亡的王子约瑟夫第一次发病,是在“埃涅阿斯号”的主引擎运抵的那一天。
那艘飞船被拆解为数个部分,秘密地运送到维吉尔基地,然后组装起来。
整个过程需要耗费数年时间,主引擎的到达只算第一步,但是可喜可贺的第一步。
约瑟夫站在发射塔主控台前,骄傲地望着巨型机械臂将主引擎安装到事先搭好的框架上。
研究员们的欢呼声甚至盖过了机械臂运转的隆隆巨响。
有人偷偷带进来一瓶香槟,在这个物资吃紧的年月,弄到一瓶酒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主控室喝酒严重违反了维吉尔基地的规章制度,但没人煞风景地指出这一点,就连主管威廉都开心地给自己斟了一小杯。
“喝吧,朋友。”
威廉将一只造型滑稽的马克杯递给约瑟夫,里面盛了半杯冒泡的液体,“不知道下一次喝香槟得是什么时候了,恐怕那时候我们己经在新世界了吧。”
约瑟夫接过杯子,笑着点头表示同意。
两大联盟之间的战争越发激烈,为了防止战事发展到无可挽回的那一步——也就是动用核武器——北大西洋联盟决定早做准备,于是秘密开展了“埃涅阿斯计划”,建造一艘太空飞船,将避难者们送往另一颗星球开拓新家园。
计划的名字取自罗马神话:特洛伊的王子埃涅阿斯在故国沦亡后率众流亡,经历了史诗般的伟大航程后来到意大利,建立了罗马城这个后来一度统治半个世界的伟大帝国的摇篮。
数个世纪后,诗人维吉尔据此创作了不朽的名作《埃涅阿斯纪》。
约瑟夫他们从事的事业和埃涅阿斯差不多。
地球毁灭之时,他们会乘上飞船驶向茫茫星海,在新世界重燃人类文明的火种,或许有朝一日,这火焰能照亮整个银河。
“敬埃涅阿斯!敬维吉尔!”约瑟夫举杯。
“敬伟大的诗人,”威廉说,“不过我却不想敬埃涅阿斯。
“为什么?你还在记恨取名那件事吗?”约瑟夫语带揶揄。
早在维吉尔基地尚未建立的时候,威廉身为北大西洋联盟举足轻重的科学家,就提议将整个计划命名为“我多计划"。
这个名字典出迦太基的女王狄多,她原是泰尔的公主,传说因遭到长兄迫害,率领臣民横渡地中海,最终在北非建立了迦太基城。
这个典故暗合他们逃往外星的计划,正适合用来命名。
可联盟高层却觉得不太吉利,因为历史上迦太基被罗马所灭,那么与其用那个早早消亡的国家命名,还不如取用“罗马的缔造者”埃涅阿斯的辉煌传说。
威廉向来是个落落大方的人,却在取名这事上斤行计较了许久。
他当上维吉尔基地的主管后,就“***”将他的命名法用在了别处——维吉尔基地曾发射过一艘只能容纳一人的小型飞船,用来测试发射塔和飞船冷冻休眠舱,威廉便给那艘小船取名“狄多女王号”。
"可不是嘛,我这人就是小心眼又记仇。”
威廉开玩笑说,“现在有了埃涅阿斯号,人们就不再需要狄多女王号了,和传说一模一样。”
他说着露出苦笑。
史诗中说,流亡的王子埃涅阿斯流落到迦太基,和狄多女王坠入爱河,但埃涅阿斯最终抛弃了她,继续踏上旅途,狄多最终在绝望中***身亡。
约瑟夫摇摇头,无言地笑话好友身上那份孩子般的固执。
但是身为科学家,有几个人不曾有过这份固执呢?他饮干杯中的美酒,不禁心思活络地开始畅想未来。
也许他们能在新世界建立一座博物馆,把狄多女王号的残骸摆在里面供人瞻仰……然而疾病来得毫无征兆。
约瑟夫还没来得及将自己的畅想告诉好友,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熬夜太多,身体终于撑不住了,于是踉踉跄跄地找了把椅子坐下,打算缓一缓。
过了许久,他才隐约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威廉惊恐的叫声。
他感觉到有什么温热的东西滴在大腿上。
他轻轻抹了抹自己的鼻子,低头一看,满手是血。
威廉立刻将他送到医务室。
他迷迷糊糊地躺在病床上,听到病房外传来威廉努力压低声音的怒吼和医生战战兢兢的回答。
一定只是小毛病。
他心存侥幸地想。
天气太干燥了,或者是缺乏什么微量元素,只需休息一下,他就能返回工作岗位。
维吉尔基地需要他,埃涅阿斯号需要他,他不能在这么要紧的关头倒下……然后他就被送到了距离维吉尔基地最近的医院。
在那里,他被确诊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癌症。
这种癌细胞扩散速度极快,不久的将来,他就会死于自己身上那些可恶的小细胞之手——就像恺撒做梦也没想到,会死在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养子手上。
哦,布鲁图斯,也有你吗?那天晚上,威廉来医院拜访他,还带来了一束像车轮那么大的鲜花,据说是同事们凑钱买的礼物。
在这个一切物资都极为匮乏的时代,鲜花可是罕见的奢侈品。
"你好好休息,什么也别操心,不会有事的。
维吉尔基地还有我们呢。”
威廉笑着说。
约瑟夫听出了言不由衷的味道。
"我好害怕,威廉。”
他轻声说。
威廉轻轻拍了拍他插着留置针的那只手:“你是维吉尔基地的一员,飞船上一定有你一个位置,放心吧。
我可不会像埃涅阿斯抛弃狄多那样把你丢在地球上。
就算只能塞进货舱,我也要带你上太空。
"“我不是说那个。”
约瑟夫说,"我是害怕自己等不到和埃涅阿斯号一起航向新世界的那一天。”
威廉握住他的手:"我会让你等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