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侯爷夫君从族里的穷亲戚家过继了一个男婴。
我对他视如己出,精心抚养。
后来,他又捡回一名孤女带回侯府,二人频频暗送秋波。
18年后,继子高中状元,夫君当众宣布和离,要和青梅、儿子团聚。
我问:“此话当真?”
他答:“求之不得。”
“好。”我痛快签下和离书。
得知真相的他,后悔不迭。
1.
我出身清河沈氏,自17岁嫁入武安侯府,多年无所出。
一天,侯爷陆晏平带回一个男婴,说是从家族旁系养不起孩子的落魄亲戚家抱养来的。
“今日看到此小儿,与我甚为投缘。因其家境贫寒,寡母生计艰难,遂将此儿托付于我。待本侯命人寻个良辰吉日,立下继嗣文书,把这孩子正式过继到我武安侯一脉。夫人也可多加教养,以解膝下无子之苦。”他说。
“是,妾身必全力抚养此孩儿长大成人。”我恭敬行礼。
他貌似松了一口气,难得体贴道:“清婉,这些年,你执掌中馈、操持家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下月初如意阁的掌柜来府,命他多打一套金器头面首饰给你,账从府里官中出。”
然后,又推说有要务在身,转头就去了书房。
“谢侯爷。”我不动声色地保持贵女应有的礼仪。
看着他的背影,我心里泛起一丝嘲讽。我从来只喜玉器,不喜金银等物。入府多年,几乎从没穿戴过金器首饰。
也罢。我们的婚事,本来也是出于利益。
武安侯祖上战功赫赫,曾是助先帝打下江山的肱骨之臣。只是到了陆晏平这一代,子嗣稀少,族中既无朝廷要员,又无饱读诗书之青年才俊,早已有式微之势。
这也是侯府前来求娶沈家女的原因。
清河沈氏是百余年的世家,文有宰相大儒,武有满门忠烈,虽朝代变幻而沈家长年屹立。上到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