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5年7月,齐国国都临淄王宫金銮殿上。
“紧急军情,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华丽雄伟宫殿下,一传令兵急步跑进金銮殿跪下,气喘吁吁说到:“禀,禀报君王,紧急军情。燕、赵、韩、魏、秦五国组成伐齐联军,由燕将乐毅担任主帅,其中蒙骜率领秦军已东出,逼近齐国边境。”
要知道,除非是十万火急的军情,一刻耽误不得,才不文书奏报,由传令兵直接禀报君王。
看着眼前的一幕,陈慕德出神无助,用力捏了捏大腿,只感觉疼痛从大腿传来。
自己明明是“京都大学”的一名历史博士生。正独自研究一块从战国时期齐国君王古墓里挖出来的玉盘。
玉盘造型似阴阳八卦图,内有乾坤,陈慕德无意之间扭动玉盘,一阵强光自带吸力把自己吞没后,竟然出现在金雕玉琢的齐国王座上。
根据传令兵信息描述提示,“五国伐齐”,“秦将蒙骜”,“齐国王宫”,自己又坐齐国君王座上,那自己不就是昏庸无道,葬送国运的齐闵王田遂。
真是天崩地裂开局,无奈一脸苦笑的看着朝堂下惊恐不已、议论纷纷的大臣。
“自己抓的牌,再臭也得接着打。”
好在陈慕德的脑海中,还有原主人齐闵王田遂的记忆,加上自己熟读历史,对春秋战国历史更是如数家珍。
田遂咽了咽唾沫,低声问道传令兵:‘’除秦军情况外,燕、赵、韩、魏四国军队现在何处?”
传令兵回道:“回君王,燕、赵、韩、魏四国军队尚在集结,预计半月左右也将集结完毕。”
果然和历史一样,五国伐齐,以秦军先出声而天下始。田遂心中暗暗念道。
此刻田遂大脑一片混乱,还未完全回过神,却也学着电视剧中君王的口气问道:“五国联军来势汹汹,众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五国联军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而齐国吞宋之战以后,国力疲惫,士兵厌战,此时硬碰五国联军并非上策,遣使和谈双方罢兵止戈实为上......”
“可笑之见。”一声如“巨雷”的嘲笑打断大谏官孙礼发言。
“未战先求和,这无疑是涨五国联军士气,灭齐军威风。如求和不得,齐军士气必定低下,到那时如何能抵抗五国联军?”
“臣大司马匡章愿为国君分忧,率齐军和五国联军决战,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击败联军。”
田遂寻声望去,只见大司马匡章身高八尺有余,板肋虬筋将军肚(“板肋”指的是胸部的肌肉,“虬筋”则指的是背部弯曲的肌肉,即筋骨扭曲纠结,充满力量的样子),环眼瞋目,竖眉虎须,势如奔马,好一个不怒自威啊!
战国的朝堂,还没有后面朝代那么多规矩,廷下大臣顿时交头接耳,各抒己见,活脱脱一个菜市场的样子。
看着面前一幕,身为穿越者的陈慕德,丝毫没考虑到自己已经是齐闵王田遂,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顿时,满朝文武齐刷刷,满脸惊讶望向着齐闵王田遂。
意识到失态,田遂急忙开口转移话题说道:“众爱卿众口难辩,就直接站队吧!主张议和的,站寡人左边,主战的,站寡人的右边。”
熟读历史的田遂其实早有了主张,此举无非看看哪些人主战,在后续齐国与五国联军决战中可堪大用,毕竟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也可能出现偏差。
随着主和的人越来越多,一部分原本主战的大臣,也移步至主和阵营。
仅有匡章、达子等几位武将孤零零站在主战阵营。
“来人,嘉赏孙礼爱卿黄金百两,绫罗绸缎五十匹。”
孙礼闻言急忙跪下:“谢王隆恩。”
主和阵营见此皆面露喜色,主战的匡章达子等人却面露难看。
“众爱卿认为五国联军为何伐齐?”齐闵王反问朝臣。
众臣面面相觑,虽然心知肚明,却哪敢说破。
田遂您参与韩襄王***派之争。扣留楚国太子横向回国继位。趁燕国内乱,攻占燕国领土。更是唆使联合韩、赵、魏、宋组成五国伐秦,乘韩赵魏三晋自顾不暇,宋国主力在外兵力空虚之际,齐出兵灭宋,招致天下不满。故引得五国群起攻之,不然何以至此。
田遂知道,行动要统一思想,便开始他的洗脑表演。
缓缓站起说道:“现如今是大争之世,各国都想通过改革富国强兵,然富国强兵实为吞并消灭他国,一统天下。今齐国灭宋后实力大增,有傲视天下,问鼎中原之势,为其余诸国所不容,故五国伐齐实为怕齐。”
“今吞宋之利未及齐国,其弊反至。然齐国问鼎中原,必先逐鹿中原。五国伐齐,若能消灭五国联军,打击五国有生力量,此逐鹿之机。”
“五国联军虽然兵力众多,名将云集。但与齐军比,齐军也有七胜,五国联军也有七败。”
田遂止声,众臣无不惊愕不解,敬佩不已。
疑惑的是君王似乎主战,却奖赏主和的孙礼。
佩服的是君王虽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的同时,也一语道破五国伐齐本质。
至于齐国有哪七胜,联军有哪七败?百官皆云里雾里,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