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苍云岭战役,王承柱闭起一只眼睛,伸出右手大拇指瞄准着目标,耳边传来团长的叫唤:柱子,把那个敌人的指挥部给老子干掉,干掉了老子赏你半斤地瓜烧。
王承柱:团长,我们还剩两颗炮弹了。
王承柱是独立团炮排排长,有神炮手之称可以说指哪打哪,虽然不敢说十打十中但也有十之八九。
李云龙的声音再次响起:柱子,你这个败家子,怎么这么快就把炮弹打没了。
王承柱急了,委屈的说:团长你说话可要凭良心,刚才是谁在那喊柱子,把那个炮楼给我端了,柱子把那挺机枪给我拔了,现在不认了还说我败家子。
李云龙听了,也知道是自己急了,连忙陪笑:我这不是忘了吗,你还来劲了,等会端了指挥部多赏你半斤地瓜烧。
王承柱:你说的,可不许赖皮。
王承柱再次单眼瞄准,没办法就这么个条件,瞄准完了一炮打过去,歪了,没打上,李云龙气的又在一边大喊败家子,王承柱这下压力大了,急得把帽子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再次认真瞄准,亲自装填炮弹,其实也就是迫击炮,但这也是独立团炮排唯二的炮之一。
炮弹飞出去,这次正中目标,看到打中王承柱高兴的跳起来,从壕沟里跳出,在他跳出时一颗子弹正好命中他的胸口,王承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李云龙大喊柱子,柱子,他没有时间多伤感,他还要战斗,他只能把他这个老战友留在这里,等待胜利后再来怀念,现在顾不上。
1952年,朝鲜中部金化郡上甘岭,27军80师238团阵地,三营营长王承志看着阵地上剩下的五十多士兵,苦中作乐的说:我们怕是要交代在这儿了,趁现在敌人没有攻击,写封最后的遗书派人送出去,我们238团总要留颗种子。
战场上并没有悲观的情绪,反而有点释然,王承志更没有什么担心,身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不太在意这个,死了大不了不穿了,也不亏,谁有这个运气穿到这个年代,还经历了这么一场伟大的战争,他并不怕死,作为一个后世的社畜能经历这一场战斗他觉得是荣耀,他终于可以佩服自己了。
当他再次醒来,很快明白他还没死,熟知历史的他知道他该回国了,这场战争结束了,他赶上了最后的荣耀,他觉得他重活第二世很值得。
在庆功会上,王承志喜提一级,从正营变成副团,附带一等军功章一枚,他们活下来的三个人都有,一等功军功章是他们的荣誉也是对他们的肯定,是对他们营372名兄弟的肯定,集体一等功,个人一等功,他们只觉得沉甸甸的,太重,他们三个活着的人,很难去见那些兄弟的家人,没什么脸去见,特别是王承志,你一个营长带着他们出去,只回来三个人,他哪里有什么脸见人,见他的那些兄弟的家属。
那个时候战场应激反应心理障碍是发达国家才有的富贵病,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基本是没有的,有这种情况的但也没什么好的办法治疗,只能靠自己扛,甚至于回来的战友很怕见到那些家属,总觉得说自己回来了兄弟们没回来很对不起他们,所以大多都是在经济上帮助一下那些家属,在实际行动上能做的不多,国家己经做了很多,在国家困难的那个时期国家己经尽了最大努力,能做的都做了。
王承志老家在河北,本人又是少有的中专毕业入伍,又有了一定级别,到转业时行政级别己经到了副团,又是战斗英雄转业分配时当然要听组织安排,他的部队老领导去了东北,在东北驻防,但他父亲的老领导在燕京,就把他安排进了燕京城,二野转业到燕京的不少,他被分配在燕京市公安局东城区分局交道口派出所任副所长。
1949年4月,在桃条胡同、香饵胡同、菊儿胡同、豆角胡同、雨儿胡同建街政府。
1955年,合并为雨儿、桃条2个街道。
1958年9月,合并为交道口街道,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还没有成立交道口街道,(也没有交道口派出所,为了剧情需要做了更改)这个时候的交道口街道(就算己经成立),街道主任是王主任,街道王主任是独立团的老兵,或者说是二野的老兵,战争时期是教导员,后来才升到处级,按辈分上来说,王承志要称呼王姨,在王承志到达前王主任就得到了老政委赵政委的通知,有一个独立团老战士的后人将会到交道口任职,具体名字不告诉她,具体职务也不告诉她,等她自己发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