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瑞雪丰年兆东北的腊月,冷得纯粹,寒冽的风似尖锐的冰刃,毫无顾忌地割着人们的脸颊。
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像是老天爷特意为向阳屯赶制的厚棉被,严严实实地盖在这片黑土地上。
放眼望去,整个村子银装素裹,屋顶堆积的积雪在初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如梦似幻,宛如一个被冰雪封印的童话世界。
李二柱家的院子里,积雪没过了脚踝,一脚踩下去,“咯吱咯吱”的声响清脆悦耳。
屋檐下,冰溜子长短不一,像一把把倒挂的水晶剑,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静静讲述着冬日的故事。
天刚泛起鱼肚白,李二柱母亲那中气十足的大嗓门就从厨房传了出来:“二柱,太阳都快晒***啦,还不起来帮忙,就知道睡懒觉!”
李二柱在热烘烘的被窝里嘟囔了几句,极不情愿地钻了出来。
他哈着一口口白气,用力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随后手脚麻利地套上厚棉袄和棉裤。
一打开门,刺骨的寒风“嗖”地一下灌了进来,冻得他浑身打了个哆嗦,可下一秒,眼前那美到令人窒息的雪景,就像磁石一般,牢牢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今年这雪下得可真大,来年指定是个大丰收年!”
李二柱一边满心欢喜地嘀咕着,一边顺手拿起墙边的扫帚,开始清扫院子里的积雪。
刚扫没几下,院门外就传来了熟悉的呼喊声:“二柱,在家不?”
李二柱抬眼望去,只见赵铁柱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突突突”地停在了门口,车后座还稳稳地绑着几个鼓鼓囊囊的袋子。
“柱哥,你咋来了?
快进屋暖和暖和!”
李二柱赶忙放下扫帚,满脸笑意地迎了上去。
赵铁柱大大咧咧地走进院子,把袋子往地上一放,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容:“刚从镇上回来,给你带了好东西。
你最爱吃的冻梨,还有春联、福字,过年就得贴得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
李二柱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发现了宝藏一般,连忙接过袋子:“柱哥,太感谢了!
镇上热闹不?”
“那叫一个热闹!
人挤人,车挨车,年货摊子一个挨着一个,满满当当的。
还有卖糖葫芦的,那糖衣裹得晶莹透亮,看着就让人首咽口水。”
赵铁柱说得绘声绘色,手还不停地比划着,仿佛要把集市上的热闹场景原样复刻在李二柱眼前。
两人正聊得火热,李二柱的母亲从屋里走了出来:“是铁柱啊,快进屋坐会儿,喝口热水,总这么客气。”
在屋里坐了一会儿,赵铁柱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大腿:“二柱,听说村里今年要办春节晚会,你参不参加?”
“春节晚会?
还有这事儿?
我咋一点儿都没听说,都有啥节目呀?”
李二柱一下子来了兴致,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我也不太清楚,唱歌、跳舞、小品啥节目都有。
我琢磨着你唱歌不错,要不咱报名参加,说不定还能拿个奖回来呢。”
赵铁柱兴致勃勃地提议道,眼神里透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李二柱听了,心里有些心动:“行啊,反正过年也没啥事儿,就当凑个热闹。
不过我得先跟爹娘商量商量。”
这时,李二柱的父亲刚好从外面回来,听说要办晚会,也十分支持:“去呗,年轻人就得多参加这些活动。
咱家二柱唱歌好听,指定行。”
得到父母的同意后,李二柱和赵铁柱一拍即合,决定报名参加。
两人商量着,准备合唱一首经典的东北民歌《小拜年》。
接下来的几天,只要一有空,他们就凑在一起练习。
那带着浓郁东北大碴子味的歌声,在寒冷的冬日里悠悠回荡,给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欢乐与生机。
而此时的李二柱还浑然不知,一场奇妙的缘分正迈着轻盈的步伐,悄然向他靠近。
一个来自城里的姑娘,即将如同一束光,闯入他原本平淡的生活,彻底改写他的人生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