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桃林再遇暮春三月,晨曦初破,京城便从沉睡中苏醒,迎来新一天的喧闹。
湛蓝天空如澄澈宝石,几缕薄云悠悠飘荡,似灵动仙子舒展水袖翩翩起舞。
日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化作金色丝线,温柔抚摸这座古老繁华的城市。
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行人如织,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与茶馆的说书声、酒肆里人们的谈笑声交织,奏响一曲繁华市井乐章。
位于京城中心的尚书府内,闺房之中,东东梨猛地从床上坐起,大汗淋漓,眼神中满是惊恐与迷茫。
刚刚,她又梦到了前世的悲惨遭遇:被林一峰折磨致死,家人蒙冤,爱人充军。
缓了缓神,她环顾熟悉又陌生的闺房,雕花床榻、刺绣帷幔,一切都和重生前一模一样。
她攥紧拳头,指甲嵌入掌心,暗暗发誓:这一世,绝不会再让悲剧重演。
“小姐,您醒啦!”
贴身丫鬟翠儿端着水盆走进来,脸上挂着甜甜的笑,“今儿个天气可好啦,奴婢伺候您梳洗。”
东东梨看着翠儿,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上一世,翠儿为了帮她,也吃了不少苦头。
这一世,她定要护翠儿周全。
“翠儿,辛苦你了。”
东东梨轻声说道。
梳洗完毕,东东梨对着铜镜梳妆。
她身姿婀娜,一举一动轻盈柔美。
铜镜映出她精致绝美的脸庞,肌肤胜雪,弯弯柳眉,双眸如清澈秋水,琼鼻高挺,樱桃小嘴不点而朱。
今日,她精心挑选一袭浅粉色罗裙。
这罗裙材质极为考究,轻柔丝绸面料宛如潺潺流淌的水波,泛着柔和迷人的光泽。
裙摆处,绣工精湛的海棠花栩栩如生,层层叠叠的花瓣娇艳欲滴,似在微风中轻轻颤动,散发丝丝幽芳。
领口和袖口用金线绣着细密繁复的花纹,精致华丽,彰显尚书府千金的尊贵身份。
她将如瀑青丝高高挽起,梳成典雅发髻,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颈边,更添妩媚风情。
发髻上点缀数颗圆润珍珠和璀璨宝石,在阳光照耀下闪烁五彩光芒,恰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小姐,您今日真美,就像那画中的仙子下凡一般!”
翠儿一边为东东梨整理裙摆,一边由衷赞叹道。
东东梨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翠儿的额头,说道:“就你会贫嘴。
今日好不容易寻得机会,咱们可得好好去东郊桃林游玩一番。”
说罢,她便带着翠儿,如同两只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偷偷溜出了府门。
一路上,东东梨心情格外复杂。
看着街边熟悉的热闹景象,她既感到亲切,又想起前世的种种苦难。
卖糖人儿的摊位前,围满一群天真可爱的孩童,他们眼睛紧紧盯着师傅手中变幻出各种形状的糖人儿,眼神中充满期待与渴望。
卖绢花的摊位上,五颜六色的绢花争奇斗艳,宛如盛开的花海,吸引着过往女子的目光。
东东梨忍不住停下脚步,挑选了一支淡紫色的绢花,插在发髻上,对着街边的铜镜照了照,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两人一路沉默,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东郊桃林。
踏入桃林的那一刻,正值晌午,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光影斑驳,东东梨却无心欣赏这美景。
她脑海中全是前世在桃林与苏逸尘相遇的画面,那个如清风明月般的男子,最终也因她的缘故,被林正山迫害。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传来。
那笛声宛如山间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又似云端飘荡的仙乐,空灵婉转,在这静谧的桃林中回荡。
东东梨浑身一震,这笛声,竟和前世一模一样!
她下意识地循声而去,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
穿过一片繁茂的桃林,在一棵粗壮的桃花树下,她看到了那位正在吹笛的书生。
书生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素袍,虽然布料普通,但却干净整洁,没有一丝褶皱。
衣角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
他身形修长挺拔,站在那里,犹如一棵苍松,透着一股坚韧与傲然。
书生的面容清俊白皙,犹如美玉雕琢而成。
剑眉斜飞入鬓,透着一股英气;星目深邃明亮,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眼眸中透着淡淡的忧郁,仿佛藏着无尽的心事;鼻梁挺首,嘴唇微微抿起,透着一股坚毅与儒雅。
他专注地吹着笛子,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那支笛子。
阳光透过桃花的缝隙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使他看上去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人。
东东梨不禁停下了脚步,静静地聆听着这美妙的笛声。
她微微闭上双眼,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了这悠扬的旋律之中。
笛声时而高亢激昂,如同万马奔腾,气势磅礴,仿佛能让人看到战场上的金戈铁马;时而婉转低回,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悲伤的故事,让人的心也随之揪紧;时而轻快活泼,宛如林间跳跃的小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的心情也不自觉地愉悦起来。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东东梨缓缓睁开双眼,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她看着眼前的书生,心中五味杂陈,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对前世的悲痛和对未来的担忧。
书生似乎察觉到了有人靠近,缓缓放下手中的笛子,抬眼望去,正好与东东梨的目光交汇。
刹那间,仿佛时间凝固,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
东东梨的脸颊瞬间泛起了红晕,她低下头,不敢再与书生对视,心中却在纠结:是否要将前世的事情告诉眼前的他?
这一世,她己决心复仇,可又不想连累林逸轩。
书生微微一怔,随即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他连忙整了整衣衫,向着东东梨微微拱手,彬彬有礼地说道:“方才唐突,不知姑娘在此,惊扰了姑娘雅兴,还望姑娘恕罪。”
他的声音温润如玉,如同山间清泉,悦耳动听。
东东梨抬起头,看着书生那温和的笑容,心中一酸,险些落下泪来。
她强忍着情绪,轻启朱唇,声音如黄莺出谷般清脆悦耳:“公子笛声悠扬动听,小女子听得入迷了,何来惊扰之说。
只是小女子贸然前来,倒是叨扰了公子。”
书生笑道:“姑娘言重了,能得姑娘欣赏,是在下的荣幸。
这桃林美景,若无人分享,倒也显得有些寂寥。”
两人相视一笑,却各怀心事。
随后,他们开始交谈起来,从诗词歌赋到人生理想,可东东梨却始终心不在焉,时不时陷入沉默。
书生察觉到了她的异样,却也不便多问。
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
那晚霞如同打翻的颜料盒,红的、橙的、紫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将天空装点得如梦如幻。
东东梨意识到时间不早了,必须得回府了,心中满是不舍和无奈。
她与林逸轩约定,改日再来桃林相聚,这才带着丫鬟翠儿,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桃林。
而那书生的身影和悠扬的笛声,却深深地印刻在了她的心中,挥之不去,成为她在这残酷命运中唯一的温暖慰藉。
回到尚书府,东东梨刚踏入院子,就听到管家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大小姐,老爷被林正山那老贼陷害,说是***赈灾银,被官兵带走了!”
东东梨心中一紧,前世的噩梦再度袭来。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管家,莫要慌张。
我定会想办法救父亲出来。”
她回到闺房,关上房门,坐在床边沉思。
上一世,她没能救得了父亲,这一世,她绝不能重蹈覆辙。
她开始回忆前世父亲被陷害后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出其中的破绽。
突然,她想起前世曾听翠儿提起,有个民间神医曾受父亲恩惠,或许他能帮上忙。
她立刻叫来翠儿,问道:“翠儿,你可还记得,父亲曾救过的那个民间神医?”
翠儿想了想,点头道:“记得呀,小姐。
那神医好像住在城西郊外,听说医术可高明了。”
“好,你现在就去城西郊外,找到那位神医,就说尚书府有难,需要他帮忙。
务必请他明日到府中一叙。”
东东梨急切地说道。
“是,小姐,奴婢这就去。”
翠儿应了一声,转身匆匆离去。
待翠儿走后,东东梨又陷入了沉思。
她知道,仅凭神医的帮助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找到林正山陷害父亲的证据。
可证据又在哪里呢?
这时,窗外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偷听。
东东梨警惕地站起身,悄悄走到窗边,猛地推开窗户,却发现窗外空无一人。
她心中疑惑,难道是自己听错了?
她回到床边,坐下继续思考。
突然,她灵机一动,想起前世林正山的心腹师爷曾在一家酒馆与贪官密会,说不定在那里能找到一些线索。
主意己定,她决定明日亲自去那家酒馆探个究竟。
她深知此行危险重重,但为了救父亲,她己顾不了那么多。
夜幕降临,尚书府一片寂静。
东东梨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的面容、林逸轩的身影,还有前世的种种悲惨遭遇。
这一夜,她在恐惧与期待中度过,等待着黎明的到来,也等待着命运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