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心爱的人病重,为了救他,我食用了他的排泄物。
在那一刻,我对他的爱超越了一切,甚至比这种牺牲更为重要。
一、风起
公元前494年的秋天,越国战败。
而勾践还在越王宫的断壁残垣中沮丧的喝着酒,自己又不是什么励精图治的君王,被吴国打败而已,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在范蠡和文种的劝说下,最终勾践还是担起了属于越国的责任,向吴王夫差请和,献上大量财宝与美女,试图以此换取国家的暂时安宁。
吴国会同意吗?夫差又会同意吗?会吧!毕竟自己与夫差自年少分别,到如今已经许久未见了。
而吴国的伍子胥,这位曾为吴国崛起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反复的向夫差进谏,警告夫差此时如若不乘胜追击、彻底灭亡越国,将会留下无穷后患。
但夫差的心中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听信了越国的和平承诺,接受了越国的求和,接受了勾践的求和。
至于为什么在如此大好形势下接受越国的求和真正的原因又有谁知道呢?
当夫差宣布从越国撤军的消息传开,整个越国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夫差终究是没有听取伍子胥的忠言,或许是觉得这位老臣太过谨慎,以至于有些疑神疑鬼。
毕竟,在夫差的眼中,越国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力量,也不再是吴国的威胁,更何况,越国的王勾践不日将要来吴国为质,而这是让夫差高兴的一件事。
回到会稽的勾践,面对着残破不堪的城池和满目疮痍的土地,心中却充满了苦涩。
站在宫殿的废墟前,听着文种描绘的未来美好蓝图:重建家园、振兴经济、训练军队......。
勾践从来都不是一个梦想家,也不曾认同过这些宏图大志。
没几天,勾践便接到了前往吴国为奴的通知。这是他保全国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他对吴王夫差表示顺服的一种方式,还是他能再一次见到夫差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