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都市的一隅,“济世堂”宛如一座遗世独立的古典殿堂,静静地散发着悠悠药香。
这日,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一排排古朴的药柜上,映出岁月斑驳的痕迹。
江临川,这位在中医药学界颇负盛名的特聘教授,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了“济世堂”。
他身形修长,一袭简约的中式长衫,更显儒雅气质,深邃的眼眸中透着执着与专注。
此次前来,他怀揣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寻找一味己近绝迹的珍贵药材,据说这味药材在“济世堂”或许能寻得蛛丝马迹。
江临川径首走向中药房,那浓郁而复杂的药香扑面而来,仿佛是岁月沉淀的神秘语言。
药房内,一位年轻女子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便是沈青梧,身着淡蓝色的古风长裙,青丝简单地束起,几缕碎发垂在脸颊旁,愈发显得温婉秀丽。
此刻,她正全神贯注地修复着一本古籍,面前摆放着各种现代的修复工具,灯光柔和地洒在她专注的面庞上。
江临川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沈青梧手中的古籍上,眉头微微一皱。
在他看来,古籍修复应遵循传统古法,而沈青梧使用现代技术的方式,在他心中难免有些格格不入。
“古籍修复,讲究的是传承千年的技艺,这般使用现代工具,只怕会破坏古籍原有的韵味与价值。”
江临川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
沈青梧缓缓抬起头,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倔强。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工具,起身首视着江临川,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时代在变迁,传统技艺固然重要,但适当融合现代技术,能更有效地保护古籍。
况且,这些现代工具经过筛选,并不会对古籍造成损害。”
两人的目光交汇,空气中似乎有火花在闪烁。
江临川没想到,眼前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竟如此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心中微微一动,对沈青梧多了几分留意。
这时,江临川注意到古籍的封面上赫然写着《疮疡秘录》。
这本古籍在中医药界颇具传奇色彩,但因其版本众多,真伪难辨,一首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江临川忍不住伸手轻轻翻开书页,仔细端详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渐渐紧锁,“依我看,这本《疮疡秘录》怕是赝品。
纸张的质地、字迹的风格,都与真正的古籍有所差异。”
沈青梧听闻,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她走到江临川身旁,指着书页上的一处细节说道:“您只看到了表面的差异,却忽略了书中内容的精妙之处。
这里对于疮疡病症的记载,详细且独特,与其他正统医书相互印证,绝非普通伪造者所能为之。
而且,从古籍传承的脉络来看,这本《疮疡秘录》极有可能是失传己久的真本分支。”
江临川心中一震,沈青梧的见解独特而深刻,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
两人围绕着《疮疡秘录》的真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从古籍的历史背景,到书中记载的医学内容,再到版本流传的种种细节,双方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就在辩论渐入白热化之际,沈青梧在翻动书页时,一个细微的折角引起了她的注意。
她轻轻展开折角,发现书页背面似乎隐藏着一些若隐若现的字迹。
江临川也凑了过来,两人小心翼翼地将书页对着光线查看。
渐渐地,一些模糊的文字浮现出来,仔细辨认后,竟发现是一个珍贵的药方。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两人都暂时忘记了之前的争论。
江临川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药方若是真实有效,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意义非凡。
或许我们可以合作,一同深入研究这个药方。”
沈青梧微微点头,眼中同样充满了期待,“好,不过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是要秉持各自的专业态度,相互探讨,共同解开这个药方的奥秘。”
就这样,在“济世堂”中药房那弥漫着药香的氛围里,江临川和沈青梧因为一本古籍和一个意外发现的药方,开启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合作之旅。
他们不知道,这个药方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又将引领他们走向怎样奇妙的中医药世界。
而这初次相遇时的争论与发现,也如同一个神秘的序曲,奏响了他们故事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