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紫禁城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狂风裹挟着暴雨,如同无数条鞭子疯狂地抽打着宫殿的琉璃瓦,发出阵阵哀嚎。
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狰狞的雷声紧随其后,仿佛要将这天地都撕裂开来。
宫殿深处,乾清宫内,昏黄的烛火在风雨中摇曳不定,将周围的一切映照得影影绰绰,气氛格外紧张压抑,充满了未知的恐惧。
“轰隆!”
一声炸雷,仿佛在耳边炸响,床榻上的朱允炫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惊恐和茫然。
刚才,他做了一个无比真实的梦,梦见自己从万丈悬崖上坠落,那种失重感和濒临死亡的恐惧让他至今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想要确认自己是否还活着。
然而,他的手却摸到了一个陌生的发髻,触感光滑细腻,与他那短短的寸头截然不同。
朱允炫猛地坐了起来,环顾西周,眼前的一切让他更加惊愕。
这里根本不是他熟悉的明孝陵研究室!
周围的摆设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龙涎香。
身下是柔软的龙床,身上盖着绣有五爪金龙的锦被,这分明是古代皇帝的寝宫!
“皇上,您醒了?
可是做噩梦了?”
一个尖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朱允炫扭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穿青色长袍、头戴黑色软帽的中年男子正跪在床边,一脸关切地看着他。
“皇上?”
朱允炫喃喃自语,这个称呼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他记得自己在明孝陵做学术研究,怎么会有人叫他皇上?
“皇上,您怎么了?
可是摔伤了头部,还不舒服?”
那中年男子见朱允炫神色迷茫,更是担忧地问道。
“朕……我……”朱允炫想要开口解释,却感觉脑袋一阵剧痛,仿佛有无数根针在扎一般。
与此同时,一股陌生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与他原本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到无比的混乱和痛苦。
他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帝王,在金銮殿上接受百官朝拜;看到了一个年迈的老人,在病榻上紧紧握着他的手,叮嘱他要守护好这大明江山;看到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藩王,在暗中积蓄力量,伺机而动……这些记忆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真实,让朱允炫不得不相信一个荒谬的事实:他穿越了,穿越到了明朝初年,成为了刚刚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而他原本的名字,叫做苏长河。
“这……这怎么可能?”
朱允炫,不,现在应该叫朱允炆了,他双手抱头,试图理清这混乱的思绪。
作为一个历史学研究生,他对明朝历史了如指掌,自然知道朱允炆的悲惨命运。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穿越到这个短命皇帝身上!
“皇上,您没事吧?
要不要传太医?”
一旁的太监见朱允炆神色痛苦,连忙问道。
“皇上,您终于醒了!”
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一个身穿凤袍,头戴凤冠的美丽女子走了进来,她的眼中满是担忧和关切。
“你是……皇后?”
朱允炆根据脑海中的记忆,认出了眼前的女子,正是朱允炆的皇后马恩慧。
“皇上,您终于认得臣妾了!”
马恩慧激动地说道,“您前几日不慎从台阶上摔了下来,昏迷了好几日,可把臣妾担心坏了。”
“从台阶上摔下来……”朱允炆回忆起脑海中的片段,与马恩慧所说的完全吻合。
他逐渐接受了自己就是朱允炆的事实,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现在……是什么时候?”
朱允炆问道。
“回皇上,现在是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十日。”
一旁的太监恭敬地回答道。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十日,那不就是皇爷爷驾崩一个月后吗?
朱允炆心中一惊,历史的车轮己经开始转动,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
他想起了历史上的朱允炆,那个被朱棣推翻、失踪、家人惨死的悲剧皇帝。
他想起了朱允炆的懦弱和胆怯,正是这些性格缺陷,导致了他的最终失败。
不,我不能重蹈覆辙!
朱允炆在心中暗暗发誓。
既然上天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他就不能再做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从现在起,他不再是苏长河,他是大明朝的皇帝朱允炆!
他要超越朱棣,逆转历史,重塑大明!
他要成为万古一帝,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明盛世!
“皇上,齐大人和黄大人求见。”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前来禀报。
“齐泰和黄子澄?”
朱允炆眉头一皱,这两个人都是他最为倚重的谋臣,也是应对削藩负责的核心人物。
“皇上,您刚醒来,身体还未康复,不如让他们明日再来吧。”
马恩慧劝道。
“不,让他们进来吧。”
朱允炆说道。
他知道,藩王问题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他必须尽快与齐泰和黄子澄商讨对策。
很快,齐泰和黄子澄便走进了乾清宫。
他们见到朱允炆,立刻跪拜行礼:“臣齐泰(黄子澄)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平身。”
朱允炆说道。
“谢皇上。”
齐泰和黄子澄起身,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忧虑。
“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齐泰说道,“如今藩王拥兵自重,对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尤其是燕王和宁王,更是野心勃勃,不得不防啊!”
“臣附议。”
黄子澄说道,“臣建议,当尽早裁撤藩王,收归军权,以绝后患。”
朱允炆静静地听着,心中却在思考着另一个问题。
历史上,朱允炆正是因为急于削藩,才给了朱棣造反的借口。
他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燕王现在何处?”
朱允炆突然问道。
“回皇上,燕王自陛下登基后,便称病不出,只遣世子及次子来京奔丧,后一首滞留淮安,不曾归藩。”
齐泰回答道。
“传旨,召燕王入京。”
朱允炆淡淡地说道。
“什么?”
齐泰和黄子澄大吃一惊,他们万万没想到,朱允炆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召燕王入京,这岂不是引狼入室吗?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齐泰急忙劝道,“燕王狼子野心,一旦入京,恐怕会对皇上不利啊!”
“是啊,皇上,三思啊!”
黄子澄也跟着劝道。
朱允炆看着两人震惊的表情,心中却己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他为何要召燕王入京?
他又将如何应对这位野心勃勃的叔叔?
齐泰和黄子澄是否会继续推动削藩?
他们与朱允炆的合作又将如何发展?
朱允炆改变历史的决心是否能够实现?
他能否避免悲剧命运,开创新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