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秦都咸阳,六岁的谢婉儿如同一朵盛开的小雏菊,灵动俏皮。
她自幼跟在武将父亲身边,学了些拳脚功夫,虽不精湛,却也让她有了几分英气。
一日,她在城郊玩耍时,瞧见了蜷缩在破庙角落、浑身脏兮兮的八岁小乞丐夜深。
那小乞丐瘦骨嶙峋,眼神中满是戒备与警惕。
谢婉儿心中不忍,走近轻声问道:“你为何在此?”
夜深紧咬嘴唇,默不作声。
谢婉儿从怀中掏出一个温热的包子递过去,夜深起初不为所动,可耐不住饥饿,最终还是一把夺过,迅速塞进嘴里。
谢婉儿见状,笑了起来:“你莫怕,我带你回我家,以后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
夜深却冷哼一声:“你为何要帮我?
莫不是有什么企图?”
谢婉儿眨巴着大眼睛:“哪有什么企图,只是见你可怜,想与你做朋友罢了。”
就这样,夜深被带回了谢府。
初入谢府的他,时刻警惕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对谢婉儿的示好也充满怀疑。
可谢婉儿每日缠着他,与他分享趣事,拉他一同在庭院中习武练剑。
渐渐地,夜深冰冷的心开始融化。
他会在谢婉儿晨起练剑时默默在旁守护,以防她摔倒受伤;谢婉儿也会在夜深读书识字遇到困难时,耐心地为他讲解。
时光飞逝,九年转瞬即逝。
谢婉儿出落得亭亭玉立,夜深也长成了身姿挺拔的少年。
然而,平静的日子被打破,秦国开始遴选太子妃。
谢婉儿竟因儿时与太子的婚约,即将在十六岁嫁入东宫。
夜深得知这个消息时,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望着正在庭院中修剪花枝的谢婉儿,心中五味杂陈。
“婉儿,你当真要嫁给太子?”
夜深忍不住问道。
谢婉儿放下手中的剪刀,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是父亲与皇上早年定下的婚约,我又能如何?”
夜深握紧了拳头:“你就甘心如此?
你可知我……”话到嘴边,他又咽下。
谢婉儿微微歪头:“你怎么了?”
夜深转过头去:“没什么。
只是觉得你嫁入东宫,日后定是诸多约束,再不能像如今这般自在了。”
此后,夜深变得沉默寡言。
他常常独自坐在庭院角落,望着天空发呆。
而谢婉儿心中也满是惆怅,她对夜深的感情又何尝只是朋友那么简单。
随着婚期渐近,谢府上下一片忙碌,谢婉儿却越发心神不宁。
她知道,一旦踏入东宫,与夜深之间,便再无可能。
而夜深看着谢婉儿日渐忧愁的面容,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夜深悄然离开了谢府,不知所踪。
谢婉儿发现夜深不见后,心急如焚,西处寻找,可都不见他的踪影。
她不知道,夜深正踏上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只为了能改变她的命运,让她不必被困在那东宫之中。
归心与君同自夜深离去后,谢婉儿便似变了个人。
往昔灵动的眼眸里常带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愁。
她以身体抱恙、冲撞太岁等诸多理由推脱太子朝拾的婚约之求,心中执拗地守着对夜深的思念与等待。
岁月悠悠,谢婉儿出落得越发美丽动人,性子虽仍有顽皮之处,可那股子坚韧也在时光中愈发凸显。
她常于庭院中舞剑,一招一式皆似在诉说着心底的思念与牵挂,那柄曾经与夜深一同习练的剑,在月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
而夜深,在那遥远的异国他乡,于血与火的洗礼中征战沙场。
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领。
每一场战斗,他都好似带着无尽的怒火与力量,只因心中怀着对谢婉儿的深情与守护之心,那是他在刀光剑影中唯一的信念与支撑。
终于,夜深率领着他的铁骑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他的目光坚定地望着秦国的方向,那里有他心心念念的神明姐姐。
此时的他,浑身散发着肃杀与冷峻,可在心底最柔软之处,依旧是那个为谢婉儿而心动的少年。
秦国上下因夜深的归来而人心惶惶,朝拾深知夜深此举是为了谢婉儿,他看着谢婉儿对夜深的执着,心中虽有不甘与嫉妒,却也无奈。
谢婉儿听闻夜深归来,心中大喜,不顾众人阻拦,偷偷溜出城外,向着夜深的大军奔去。
当谢婉儿与夜深在那夕阳下的旷野重逢时,所有的等待与思念、艰辛与痛苦都化作了无言的凝视。
夜深翻身下马,快步走向谢婉儿,他的脚步带着一丝颤抖,眼中满是深情与愧疚。
谢婉儿望着眼前这个历经沧桑却依然熟悉的男子,泪水夺眶而出。
“婉儿,我回来了。”
夜深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饱含着无尽的深情。
“你为何当初那般决绝离去?”
谢婉儿哽咽着问道。
夜深轻轻将她拥入怀中,“我只是想变得强大,强大到足以护你周全,不再受任何婚约的束缚。”
此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见证着这一段跨越艰难险阻的爱情归来。
未来,他们将携手面对一切未知,无论是秦国的危机,还是世间的纷扰,只要彼此在侧,便是心安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