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中,城市像一台庞大的机器,冷漠而有序地运转。
韩屿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地铁站,手里的黑色公文包早己磨损得发白,和他皱巴巴的衬衫一样,透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沧桑。
他己经连续加班两周,每天只睡西五个小时,而这一切,只为保住一个普通职员的饭碗。
他停在街角的小餐馆前,推开吱嘎作响的玻璃门。
昏黄的灯光笼罩着狭窄的空间,墙角的油渍看不出颜色。
韩屿点了份最便宜的炒饭,埋头快速吃着。
他的脑子里还在盘算着明天的工作:方案汇报要不要改?
主管的脾气是否又变得难以捉摸?
财务那边的流程要提前准备吗?
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笑声打破了他的思绪。
韩屿抬头,看见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坐在旁边的桌子上谈笑风生。
他们的腕表闪着金光,手机屏幕里滚动的数字是一串他连想都不敢想的金额。
“韩屿?”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他循声望去,发现其中一个人竟是大学同学孙成辉。
他愣了几秒,随即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成辉,好久不见。”
孙成辉的目光扫过韩屿身上的廉价西装和磨损的公文包,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却很快隐藏起来。
他拍了拍旁边的椅子,示意韩屿坐下。
“听说你在一家小公司上班?
怎么样,混得还行吧?”
孙成辉语气平淡,但字里行间的优越感不加掩饰。
韩屿点点头,没有多说。
过去的他,曾经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总是被认为最有希望的人。
可毕业后,他的人生却像一辆脱轨的列车,一路跌跌撞撞。
他没背景、没人脉,入职的小公司待遇微薄,如今甚至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要不这样,我公司正好缺人,你可以试试。
不过呢,我们那里的要求挺高的,不是人人都能进。”
孙成辉笑着递上一张名片,语气仿佛施舍。
韩屿握紧了手里的筷子,勉强笑了笑,把名片接了过来。
那一刻,他的自尊像是被一根无形的针戳破了。
他心里清楚,孙成辉不是来帮他的,而是想看他低头。
命运的裂缝回到出租屋时,己经是深夜。
狭小的房间里,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
韩屿脱下湿透的衬衫,把它丢进洗衣盆里。
就在这时,他无意间踢到了床底的一只破旧的行李箱。
箱子因为年久失修,盖子松动了一半,露出里面的一本发黄的笔记本。
他愣住了。
这是多年前孤儿院的老院长交给他的东西,他一首没去碰。
今天的不堪让他突然想起那些年少的疑问:他是谁?
父母为什么抛弃他?
翻开笔记本,第一页上的一句话映入眼帘:“燃尽之后,方得重生。”
字迹工整而有力,似乎每一笔都藏着某种深意。
韩屿心里一颤,继续翻下去,却发现后面记录着一串奇怪的代码和数字,似乎是某种商业账目。
最后几页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对年轻的夫妻,男人目光锐利,女人温柔恬静,而他们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正是韩屿。
照片背后写着几个字:LU集团。
“LU集团……”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它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商业帝国,掌控着多个行业的命脉。
可他一个孤儿,怎么会和这样的庞然大物扯上关系?
韩屿攥紧照片,目光逐渐坚定。
他意识到,这本笔记可能藏着他身世的答案,也可能是他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
初遇命运的试炼第二天,他一早辞去了餐馆的工作,带着笔记本和照片,开始在网上查找关于LU集团的消息。
然而,网络上的信息寥寥,关于集团的真正核心事务,更是只字未提。
他花了一整天,终于找到一家自称“LU集团外包项目”的小型机构。
他带着资料匆匆赶到那里,却被前台冷冰冰地拦住了:“抱歉,没有预约不接待。”
韩屿深吸一口气,眼看无路可走,他转身走向路边的长椅坐下。
他盯着手里的照片,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陌生男人走到他面前。
“韩屿?”
男人开口,语气低沉。
韩屿警觉地站起来:“你是谁?”
男人没有回答,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李正川,LU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