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晚,残阳似火,将京都的天空染得一片绚烂,余晖洒落在庄严的宫墙和错落有致的屋脊之上,为这座城市勾勒出一幅金碧辉煌的画卷。
微风轻拂,带着暮春时节特有的花香与草木的清新气息,温柔地穿梭于丞相府的回廊庭院之间。
庭院里,几株桃花灼灼盛放,花瓣随风飘落,如诗如画,给这方静谧的天地增添了一抹梦幻般的色彩。
丞相府中,江倾月亭亭玉立,一袭月白绫罗长裙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的温婉与优雅。
她乌发如墨,用一根羊脂玉簪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颈边,更显楚楚动人。
江倾月生得面容姣好,眉眼弯弯,双眸明亮而清澈,流露出的笑意总是让人如沐春风,尽显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理。
因大哥投身军旅,江倾月自幼对武术心生向往,在家庭的支持下,她研习武艺,一招一式间尽显飒爽英姿。
她深知习武不仅能强身健体,更是一种磨砺意志的方式。
在这和睦的家庭氛围中,她既浸染了诗书礼仪的熏陶,又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性格。
江倾月与家人围坐在繁花簇拥的石桌旁。
父亲丞相大人一身常服,面带微笑,正耐心地给他们讲述着朝中趣事,母亲则温柔地为江倾月整理着微微凌乱的发丝,时不时插上几句关切的话语。
大哥江景烨刚从军营归来,虽仍带着几分军人的硬朗,看向江倾月时目光却满是宠溺。
“倾月,近日你的剑术可有精进?”
大哥笑着问道。
江倾月俏皮地眨眨眼,“大哥,小妹可不曾懈怠,定能让你刮目相看。”
说罢,她起身拿起一旁的剑,轻盈地舞了几个剑花,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母亲佯装嗔怪,“你这丫头,就知道在你大哥面前卖弄,也不怕摔着。”
江倾月收了剑,依偎到母亲身边,“母亲,大哥在军中那般辛苦,女儿想让大哥开心些嘛。”
父亲哈哈一笑,“你们兄妹感情深厚,为父甚是欣慰。”
此刻,她正在庭院中悠然练剑,剑法娴熟,剑影闪烁间,带动地上的花瓣纷纷扬扬,似一群翩翩起舞的彩蝶。
她的动作轻盈流畅,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挥剑都透露出一种大方与自信,婢女们在一旁看得入神,不时发出轻声赞叹。
这时,丫鬟端上了精致的点心,一家人一边品尝,一边继续着这温馨的闲聊。
江倾月分享着自己在府中读书的心得,大哥则讲述着边疆的风土人情,欢声笑语在花园中回荡,仿佛时光都为这和乐的场景而停驻。
彼时,边疆传来捷报,将军谢晏辞率领大军凯旋而归。
他身着玄色战甲,身姿挺拔,器宇轩昂,纵然战甲上沾满征尘,也无法掩盖那扑面而来的英气与冷峻。
谢晏辞出生于名震天下的谢氏家族。
其父谢盛,乃当朝威名赫赫的兵马大元帅,一生戎马倥偬,麾下铁骑踏遍边疆,所指挥的战役无一不是以少胜多、以智破敌的经典战例,令周边列国闻风丧胆,不敢轻易来犯。
其军事谋略与勇猛无畏成为了民间传颂的传奇,百姓们皆尊其为“战神再世”。
谢府,这座象征着谢氏荣耀与地位的府邸,犹如一座巍峨的城堡,屹立于京都繁华之地。
府邸占地广袤,建筑宏伟壮丽,朱红色的大门厚重而庄严,门楣上高悬的烫金匾额,乃是先皇御笔亲题,彰显着谢氏独一无二的恩宠与殊荣。
府内庭院深深,回廊蜿蜒曲折,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
奇花异草从各地精心搜罗而来,争奇斗艳,西季芬芳不断;假山水榭匠心独运,错落有致,仿佛将天下美景尽收一府之中。
珍贵的古玩字画琳琅满目,其中不乏稀世珍宝,皆是谢氏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厚底蕴,或是各国君主为表敬意与交好而进献的贡品。
谢晏辞自幼便在这样的家族环境中耳濡目染,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荣耀与挑战。
三岁识字,五岁便能熟背经史子集,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与聪慧。
七岁开始,他便跟随家族中的名将长辈系统学习兵法谋略,日夜钻研古今战例,在沙盘之上排兵布阵,模拟战场风云变幻。
十岁时,他首次踏入真正的军营,那肃杀的气氛、严明的军纪以及士兵们身上的铁血气息,深深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从此,他更加刻苦地训练自己,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都能在演武场上看到他矫健的身影。
十二岁,他就在一场军事演练中崭露头角,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指挥击败了经验丰富的将领,令众人刮目相看,也让家族长辈们看到了他身上流淌着的与生俱来的军事血液与无限潜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谢晏辞逐渐成为家族乃至整个朝堂瞩目的焦点。
他的每一次出行,都会引起京都的轰动,达官贵人纷纷以能与他结交为荣,文人墨客则对他的才情与抱负赞誉有加。
然而,在这无尽的荣耀光环之下,谢晏辞的心中却始终怀揣着更为远大的理想。
他深知家族的荣耀来之不易,更明白这世间存在着诸多不公,尤其是女子所面临的困境。
他曾目睹无数平民女子因性别而被剥夺受教育、追求梦想的权利。
于是,他立志在这风云变幻的世间,不仅要延续谢氏家族的辉煌,更要以自己的力量打破那些不合理的禁锢,为世间带来真正的公平与正义,让每一个人,不论男女,都能在这片土地上自由地追逐自己的理想与幸福。
皇帝龙颜大悦,即刻降旨设盛宴,为凯旋的将士们接风洗尘。
传旨的公公尖着嗓子宣读旨意后,骑着快马离去,马蹄扬起的轻尘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飘散。
丞相府也收到了宫宴的邀请,江倾月听闻消息,心中微微一动,泛起一丝好奇与期待的涟漪,却未曾料到,命运的齿轮即将在这场宫宴上悄然转动,将她与他的人生轨迹缓缓交织在一起。
金銮殿上,谢晏辞身姿挺拔,铠甲未解,虽带着沙场的肃杀之气,却恭敬地向皇帝拜倒。
“陛下洪恩,臣愧不敢当。
臣此次归来,实赖将士用命,陛下天威。”
皇帝龙颜大悦,看着这位战功赫赫的爱将,笑道:“晏辞啊,你为朕守护边疆,功在社稷,朕定要好好赏赐你。
说吧,你想要何物?
金银珠宝、良田美宅,皆可应允。”
谢晏辞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而诚恳:“陛下,臣别无所求,唯有一事,望陛下恩准。
臣以为,天下男女本应平等,然当下世间对女子颇为严酷。
高门大户尚可请先生教导家中女子,可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亦有向学之心,亦想出人头地,却苦无机会。
臣恳请陛下开恩,许女子入学院学习,使天下女子皆能沐浴圣恩,习得才学。”
皇帝微微一怔,脸上的笑容稍减,他轻抚龙椅扶手,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晏辞,你所言虽有几分道理,然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女子之德,重在相夫教子,若入学院与男子同堂共读,恐乱了纲常。
朕知你心怀天下,但此事关乎国本,朕不能应允。”
谢晏辞面露失望之色,却仍叩首道:“陛下圣明,臣虽遗憾,但不敢有违圣意。”
皇帝见状,赶忙温言抚慰:“晏辞莫要气馁,你之功,朕必厚赏。
朕赐你黄金千两,绫罗绸缎百匹,封地五百里,另封你为镇国大将军,世袭罔替,望你日后继续为朕效力。”
谢晏辞谢恩领赏,退下金銮殿时,心中暗自叹息,他深知改变这一现状并非易事,但他亦不会放弃。
而此刻在丞相府中的江倾月,尚不知晓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仍在满心期待着宫宴的到来,命运的丝线在悄然延展,虽遇挫折,却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暗中推动,等待着下一次的交织与碰撞。
谢晏辞站在金銮殿中,聆听着皇帝的旨意,心中五味杂陈。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数年前。
那时的他,还只是个初露锋芒的小将军,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结识了江倾月。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他于京都的小巷中,目睹了江倾月为一位被恶霸欺凌的贫女仗义执言。
恶霸恼羞成怒,欲对江倾月动手,他及时出手制止。
此后,他们有了更多的交集。
有一回,他们漫步于溪边,望着潺潺流水,江倾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忧虑与不平:“这世道,对女子太过不公。
高门子弟的女子尚有机会读书习字,可平民百姓家的女子,纵有满腹才情、一腔抱负,却只能被深锁闺中,埋没一生。
她们同样渴望知识,渴望出人头地,改变命运,可世间却不给她们机会,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吗?”
江倾月的声音不大,却如重锤般敲打着他的心。
自那以后,她的话便深深印刻在他的心底,随着岁月的流转,不仅未曾磨灭,反而愈发清晰。
如今,他荣耀归来,本想借皇帝的恩宠为女子们谋求这读书的权益,却未能如愿。
他默默在心底轻叹,江倾月啊,这世道的改变,远比想象中艰难,但我定不会放弃,终有一日,要让你的心愿得以实现。
谢晏辞收敛思绪,再次向皇帝行礼谢恩,缓缓退出大殿,那背影在辉煌的宫殿中,透着一丝落寞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