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4年4月4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
一觉醒来,连日早出晚归累成狗的王子冈总算是满血复活了。
此时此刻,他并不知道:今天之后,他的名字将会和华夏最知名的玉器——传国玉玺一起载入史册!
王子冈是魔都大学考古系的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他马上就要博士毕业了。
几天前,导师吕教授带着他从魔都来到京城,与京城博物馆、京城文物考古研究所、北海公园、华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专家组,对放置在北海公园的国家一级文物——渎山大玉海进行科技检测。
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大宴群臣而下令制作的大型玉制酒器,《元史》有零星记载。
它体型硕大,雕刻精美,距今己有750多年历史,是目前全国范围内现存最早、最大的古代玉器。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么重要的一件皇家大型玉器,史书中的记载却很少。
以至于其为何以渎山命名、玉料来自何处、边角料哪里去了等诸多问题均成为了待解之谜。
史载清代乾隆皇帝重新发现渎山大玉海后对其纹饰进行了数次修整,哪些形象是忽必烈时期的原作,哪些形象做了改动也成了历史之谜。
专家组这次的任务就是对渎山大玉海仔细研究,获得尽可能多的第一手资料,为将来建立线上数字博物馆准备素材,顺便解决上面这些疑问。
几天下来,专家组拍摄了成千上万张高清照片,并对渎山大玉海进行了精细的三维激光扫描和仪器检测,所有这些资料现在都保存在王子冈的笔记本电脑里。
接下来,他的工作主要就是坐在电脑前研究、整理这些资料了。
这项工作很繁琐也很烧脑,但比起在室外工作那可是舒服太多了。
这些天拍摄的照片太多了,这是他们专家组一群人这几天忙碌的结果。
王子冈打开幻灯片模式,渎山大玉海各个角度的照片一张一张地在屏幕上快速切换。
渎山大玉海是用一整块主体颜色是青绿色的玉石雕刻而成的,玉质柔和细腻。
大玉海外壁中雕刻的动物以龙的形体最大,此外还雕刻有螭、羊、鲤鱼、犀、螺、蟾、蚌、鳌鱼、马、兔、豚、鼠头鱼等有十几种动物。
这十几种动物在波涛大海中翻腾而出,雕刻得形神兼备,尤其是眼睛。
它们好像在奔走相约,共同前往龙宫参拜龙王。
龙是大玉海上形体最大的单个动物。
它的前半身整体成S形探出水面,龙首回顾,一只前爪在前,可以明显看到有五趾,另一只前爪则踏在波涛之上,其势张牙舞爪,正戏弄着面前瑞云托承之宝珠。
后半身隐于云气之中。
不得不感叹一下现代科技的强大,古人雕刻的痕迹在镜头下纤毫毕现,连线条边缘肉眼几乎不可分辨的细小崩口都看得一清二楚。
马的形体也较大,大小仅次于龙。
蒙古族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民族”,把马的形象放在这么重要的皇家玉器上,可以理解。
王子冈忽然觉得这匹马的造型好像在哪儿见过,他按下了暂停键。
马作奔跑状,肩部有一对翅膀,西蹄隐没在波涛之中。
这个形象,无疑是传说中的天马形象。
整体上看,天马的形象生动传神,仿佛就要从画面中一跃而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天马不仅是速度与力量的象征,更是自由与梦想的化身。
它翱翔于天际,穿梭于云端,不受任何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贵与不羁。
它的双眼明亮而深邃,仿佛能够洞察世间的一切真理,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深邃。
王子冈移动鼠标,一张一张仔细端详马的各个局部。
当鼠标移动到马脖子位置时,王子冈突然发现似乎有字,他就点击鼠标放大了画面,一行文字赫然出现在面前。
王子冈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己经被放大了的一行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秦传国玺,渎山玉为之,今天下大乱,予携之归隐渎山……”后边应该还有字,但不知什么原因,己经无法分辨了。
用测量工具测量了一下这行字的大小,单字居然只有一两毫米见方!
刻这一行字,别说在古代,即便是在现代也不容易啊。
“传国玉玺?”
这行字整体看十分潦草,笔划边缘有很多细小的崩口,显然是有人在匆忙间用硬物刻划而成的。
时间仿佛凝固了,王子冈呆呆地看了几分钟,才猛然意识到应该马上把这个重要发现报告给自己的老师——吕教授。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吕教授的电话。
“老师,您快过来一下……”因为激动,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吕教授就住在隔壁,他听出了王子冈声音的异样,他迅速挂断电话,快步走向王子冈的房间。
吕教授一进门,便看到王子冈正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盯着屏幕,手指颤抖地指向屏幕上的一行字。
吕教授走近一看,那行字虽然个别字迹模糊,但“传国玉玺”、“渎山”几个字却清晰可见。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知道这短短一行字意义非同小可。
“这……这怎么可能?”
吕教授的声音也带着一丝颤抖。
王子冈回过神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老师,我也是刚刚发现的。
这行字迹应该是在某个时间被人匆忙刻上去的,你看这笔划,挺潦草的,边缘还有细小的崩口,像是用硬物刻划上去的。”
吕教授戴上了老花镜,仔细地观察着屏幕上的字迹。
他的专业知识告诉他,这的确不是现代人留下的痕迹,而是某个古人在某个时间用某种硬物刻上去的。
吕教授的双眼紧盯着那行字,从元朝的辉煌到清朝的衰落,无数历史事件在他的脑海中快速闪过,他试图从中找到与这行文字相匹配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