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逆袭外卖人生

第3章 从煎饼果子开始

发表时间: 2025-01-04
天刚蒙蒙亮,李明就匆匆出了门,身上的衣服还是前一天随便抓的旧T恤和牛仔裤。

他踩着拖鞋走到街头,迎面是熙熙攘攘的早市小摊——2015年的城市街头还不像未来那样被严格整理,很多摊贩就在人行道上搭建小棚子,支起瓦罐炉或平底锅吆喝起来。

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味道,有煎饼果子、炸油条,还有各种早市小吃的香气。

这一切竟然如此真实,让李明险些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个漫长的梦。

然而,低头看着自己口袋里那仅有的70块现金,他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

他清楚,自己回到了2015年,这不是梦,而是一个崭新的机会。

一个全新的计划整整一个晚上,李明在房间里翻来覆去地思考。

面对窘迫的现状,他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像过去那样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勉强糊口,等到几年后被生活压垮;要么主动出击,利用对未来的了解赌一把。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他不再是那个一无所知的“2015年的李明”,他拥有的是2024年的记忆和经验。

凭这点,他就有可能提早走上成功之路。

“有什么比煎饼果子更赚钱的?”

他自言自语地笑了笑。

2015年,连锁外卖平台才刚刚起步,许多大城市的街头摊点仍然是居民生活的核心,而几年后,传统摊贩将随着城市化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效、标准化的品牌——这是未来的大趋势。

他咽了口唾沫,眼神变得坚毅。

他决定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摆摊做煎饼果子赚钱。

初步尝试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早点摊的小棚子,他站在一旁观察了很久。

这是一对中年夫妻开的,再普通不过的小生意。

他们在一个铁制摊位上摊煎饼果子,动作娴熟,锅铲和打蛋器的声音混杂着摊主的吆喝声,围出了一圈拥挤的人。

“老板,一个煎饼不要辣椒,多加个鸡蛋!”

一个穿着工地工作服的男人大声喊着。

“再来串炸串!

快点,我赶时间呢!”

学生模样的女孩几乎踮着脚催促着。

短短几分钟,李明目不转睛地盯着夫妻俩忙碌的动作。

铁炉上的煎饼泛着金黄,香气扑鼻——这些细节让他开始思考:原来一个摆摊卖煎饼的早高峰居然能这么忙。

显然,一份煎饼的成本不算高,而售价3-5元不等。

就算每份赚两三块,这对小夫妻短时间内起码卖掉了十几份了。

他默默估算着:如果能设计一个更快、更吸引人的摊点方式,自己也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

第一步:了解生意早市结束后,李明攥着手里70块钱,内心己经有了计划。

他走回自己租住的小区,一路上用目光扫过那些旧楼栋楼脚和出入口。

2015年的早高峰,所有人都赶着去上班,几乎人人都脚步匆忙,但偶尔会停在某个街边摊位买早餐。

他注意到一个规律:这些摊位几乎都错落分布在小区正门口、公交站附近或者学校旁边。

一些靠近办公室楼群的摊贩,甚至在上班时间依然排着队。

“好,地点很重要。”

李明点点头,记下了这一笔,暗自总结:人多的地方,生意才能好。

回到家后,他翻出手头仅有的老式智能机,开始简单规划。

他用地图APP搜索附近的市场,目标很简单——找到成本最低、设备齐全的早市用品。

到了下午,当室友王浩懒散地起床时,就看到李明正拿着一个小本子写写画画。

“干嘛呢,写遗书啊?”

王浩一边打哈欠,一边嘲讽道。

“写个计划。”

李明头都没抬地回了一句。

他没有细说,但脑子里己经装满了一系列待处理的问题,比如:煎饼摊用的炉具在哪里买?

平底锅和食材怎么配比?

这些70块钱能解决几点问题?

他用过去九年的经验仔细回忆,想到了市场入口处总会有的廉价摊位设备销售点。

简单买个摊位铁板架,添几把锅铲,剩下的钱再买点面粉和鸡蛋,应该勉强可以凑出最简陋但也能开的“移动餐车”。

第二步:正式行动第二天清早,李明揣着现金,提着从家里翻出来的破背包,走进了城市边缘的一家二手市场。

这里的货架上堆满了各种小商贩的装备,铁炉、炒锅、散装炊具随意码得乱七八糟,却正是他要的东西。

“这炉多少钱?”

李明敲了敲一块有些锈迹的铁灶。

摊主抬了抬眼皮,“便宜,80块。”

李明皱眉,决定斗胆砍价:“30块,外带我再买你一袋面粉。”

摊主盯着他几秒,“小兄弟不带这样剥削我的吧?”

可转眼间,他又笑着答应:“算你狠,30就30,亏本算给你开个张。”

李明带着背包往回走,心里却比先前多了几分说不出的冲劲。

他知道自己手里的这小铁炉、小锅铲小得微不足道,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他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