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到望山屯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望山屯的田野上时,林晓和周小梅己经站在村口了。
他们和其他几位知青一起,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这片即将成为他们第二故乡的土地。
一路上,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生活,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小梅,别掉队。”
林晓回头喊了一声,伸手拉了一把周小梅。
周小梅脸微微泛红,紧紧跟上。
她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这是她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城里,来到陌生的农村。
老支书己经站在村口迎接他们了。
他身材不高,但精神抖擞,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他一眼就认出了林晓和周小梅,这俩孩子是城里来的知青里最活泼的。
“欢迎欢迎啊,小伙子,小丫头,可别累着。”
老支书热情地招呼着,伸手拍了拍林晓的肩膀,“这乡下的日子可不比城里,啥都得靠自己,不过你们放心,村里人都很好客。”
林晓点了点头,眼神里透着坚定:“支书,您放心,我们一定能适应。
我们来这儿,就是要和乡亲们一起干出一番事业。”
周小梅也跟着点头,她虽然有些害羞,但眼神里也藏着一股子倔劲。
他们被安排在村东头的一间空房子里。
房子不大,但打扫得干净整洁,墙角堆着干草,那是他们暂时的床铺。
林晓和周小梅对视一眼,都觉得这里虽然简陋,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了。”
林晓轻声说,嘴角挂着微笑。
周小梅点了点头,眼眸里闪着光。
第二天一早,知青们就被分配了任务。
林晓和周小梅被分配到了菜园。
菜园在村子后头,是村里人用来种蔬菜的地方。
老支书安排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来教他们。
老农姓李,大家都叫他李叔。
他是个和蔼的中年人,脸上挂着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的印记。
他一边带着林晓和周小梅在菜园里忙碌,一边耐心地讲解种菜的技巧。
“种菜可不简单哦,地要翻松,种菜的时候要小心,别把菜苗弄坏了。”
李叔一边说,一边示范着。
林晓和周小梅跟着做,虽然动作笨拙,但满脸认真。
休息的时候,周小梅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微微喘着气:“晓哥,我咋觉得种菜这么累啊,我手都快没感觉了。”
林晓笑了笑,拍拍她的肩膀:“小梅,别着急,万事开头难,慢慢来吧。”
就在这个时候,村里的孩子们跑过来了。
他们好奇地看着这些新来的知青,叽叽喳喳地问着问题。
林晓和周小梅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让他们心里暖暖的。
“你们是城里来的吧,城里好玩吗?”
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好奇地问。
“城里挺好玩的,不过我还是觉得咱望山屯好。”
周小梅笑着说,蹲下来摸了摸女孩的头。
林晓也跟着附和:“就是,这儿有山有水,空气又清新,说不定我以后都不想回城了。”
孩子们听了开心极了,围着林晓和周小梅转来转去。
林晓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看,这就是咱们望山屯,后面是菜园,前面是村子,还有小河。
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啦。”
周小梅看着孩子们,眼神温柔,心里暗暗立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好好干,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也让父母放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晓和周小梅渐渐适应了农村的生活。
他们学会了翻地、种菜、浇水,虽然还是有些手忙脚乱,但己经能像模像样地干些农活了。
每天傍晚,他们都会坐在菜园边的石头上,看着夕阳渐渐沉下山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小梅,你觉得咱俩要是一首在这儿,会不会也变成村里人啊?”
林晓调侃着说。
周小梅歪着头想了想,笑着说:“说不定呢,说不定咱俩以后就在这儿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了。”
林晓听了,脸微微泛红,心里却泛起一丝甜蜜。
望山屯的日子,简单而充实。
虽然生活艰苦,但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
林晓和周小梅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青春。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