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十六年,元帝在位时,某日在后花园中。
喝着福酥酒忽发感慨,想起年少家事,向儿子赵元成娓娓道来。
曾祖父十西岁时为一家酒坊的酿酒小伙计,每日只能制作最便宜的福酥酒,接触不到高档酒的制作。
而每日饮福酥酒之人,大多是手里无闲钱的贩夫走卒。
心里太馋这口酒,可手中银钱有限,买不起更贵的,只能买一碗福酥酒来解解馋。
虽然酒味清淡,无甚特殊,更似水中掺了几口酒,但对于穷苦人家来说,能喝到这碗酒,却也聊胜于无。
曾祖父一日失误将豆芥调入福酥酒中,时间上也来不及重制,便被老板催促着上酒,慌乱紧张下,只能给客人斟酒,倒入碗中斟满,当时他脸色苍白,心里焦急,连手都有些微抖,险些将酒撒出来。
无奈,酒己倒好,便紧紧盯着客人喝下,看其反应,暗中也己想好道歉的话。
只是还未张口,便听到客人大喝一声,心下糟糕,手脚发软,差点站不稳,年纪轻轻,哪儿经历过这。
这客人长的牛高马大,膀大腰圆,一个顶他两个,胡子拉碴。
也不晓得等会儿,自己能不能扛得住,要是喝出不是以前的味儿,会不会将自己暴打一顿。
谁曾想喝酒的客人站了起来。
“好酒!
这酒竟比原来的福酥酒更有劲儿,伙计,你们这福酥酒加工改良了吗?
今日这酒,可是我平生喝过的最好的酒了,再给俺来一碗!”
老板在前台整理账本,听到这声,忙出来查看,生怕出了什么乱子。
在酒肆中的其他人先是被他洒脱的口气一惊,后是明显不信,都以为这喝福酥酒的人在说大话。
这低档酒能喝出什么好滋味?
要是真有这么好,还会卖这么便宜吗?
这老板又不是个傻的。
可仔细看着他的神情又不像,脸颊粉红有喜色,黑通通的脸上印染着酡红,喝了一碗下去,又来一碗。
双眼迷离,朦胧中带着一丝清醒,嘴里喝一口,随声便是一字“啧”,瞧着!
又闭上眼享受着,仿佛是在喝什么琼浆玉露。
有人不信,便要求上一碗福酥酒,老板亲自斟满,众人盯着他喝酒后的反应。
那人喝了一大口,第一口感觉口中甘冽留香,确实跟往常的福酥酒不同。
咽了下去,喉头一紧,回甘中又带着辛辣醇香,等等,比最高档的七里白还好三分。
“确实是好酒啊,以前从未喝过这种滋味的,老板,赶快再给我倒上一碗,我这回要细细品味。”
这人一张口就是酒气,酒香味儿充盈在空气中,好不快活。
其他人纷纷闻到酒香,都要求上福酥酒品尝一番。
从此福酥酒经此一战,一传十,十传百,名气大涨,人人都想来这酒肆喝上这一碗福酥酒。
而它摇身一变,成为这酒肆中最高档的酒,身价也不知上涨了多少倍。
只是这秘方只掌握在曾祖父自己手中,而想买秘方的酒楼客栈数不胜数。
因此祖上乍富,财富累积不少,不过到其父这代,做生意亏本,处处打点填补,导致家中财产所剩不多。
若安然度日,至少还能保两代人生活,这还是在有仆人的情况下。
可父亲这里,花钱大手大脚,从不吝啬,这钱就像流水,哗哗哗一去不复返。
且父亲性格乖戾浪荡,不顾家中诸事。
家中除却母亲,妾室也有七八个。
然其父终日游于赌坊妓院,热衷于赌博,且处处留情,私生子女甚多。
母亲体弱,苦苦支撑家中事宜,家中人口众多,人多必口杂,事事就会有纷争。
母亲操劳过度,在元帝少时便离世,后家中不容,无人相护,元帝离家。
时任皇帝暴戾,苛收杂税,民众怨声载道,元帝一呼百应,率领众人纷纷起义,掀翻旧朝,改年号为大晋,改换新都为业北。
天下初定,元帝大赦天下,免三年杂税,改善民生,激励百姓开垦荒地。
北边气候干燥炎热,田地稀少,广开荒,种植小麦等耐旱作物,高原养牛羊,当地府衙带领种树,防止水土流失。
中部种植五谷杂粮,瓜果蔬菜,连接南北要塞,修要道,利南北来往。
南边兴修水利,开通航运,引水入田,鱼米丰硕。
过去十来年,国家发展稳步向好,北边虽贫乏,但日常温饱无碍。
偶有外敌入侵,将士也能够英勇抗敌,抵御外侮,军民一心。
近两年,中南部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中部的瓜果蔬菜,南部的渔业水产资源丰富,北边畜牧业发达。
商业往来繁荣便利,民生欣欣向荣,上位者安心坐稳朝堂。
“今日同你讲过这些琐事,正是有些感慨罢了,短短几十载,弹指一瞬间,我做皇帝时,每日兢兢业业。
三省吾身,百姓吃了否?
国家安定了否?
我这个皇帝所下的每一道圣旨,指令,是否无愧于心?”
元帝说罢,手指向儿子,双眼饱含热泪,声音严肃激昂:“你要记得,跟在我身边这么久,所见所闻所感所得,这都是财富,是治理国家的一面铜镜,国家何样,你便是何样!”
元帝来回踱步,又停下,最后用力拍了拍儿子肩膀,从身边经过时,留下一句:“这福酥酒,留给你,你好好尝尝。”
晋十八年,元帝病逝,时太子赵开成年二十,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大充,寓意国家充足富宁,时和岁稔。
宰相之女王弗,温婉贤淑,品性高洁,内助良多,册封为皇后,正位中宫,赐居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