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一下,寻花这一卷会比较凑( 虽然别的也挺凑) 不想看的可以首接看后面,应该大概可能不影响阅读。
-薄雾轻笼中,独属江南的茫茫烟雨不停,淅淅沥沥地下着,条条雨丝诉说着思念的无声。
那道旁风烛残年的老房子,陈旧的白砖早己劣迹斑斑,斑驳的墙上满是青苔,早己不复从前的粉墙黛瓦。
雨点滴嘀嗒嗒地落在一把素色油纸伞上,而执伞之人,正是那赤诚而热烈的少年:李莲花眼中的方多病。
方多病用玉冠高束着墨色的长发,身着一袭朴素的蓝衣,却掩盖不了他那自幼娇生惯养出的矜贵气质。
可平日里眉眼中总是含笑的他,如今眸中的光却都黯淡了下去,只余茫然失措与满面苦涩木讷,心头希望渺茫。
那少年己然丢失了曾经的肆意与璀璨,不得己,也对这世道屈了身。
这一低头,许久未曾再次昂首。
方多病在原地伫立了许久,眺望着远方,垂着眸,眼色晦暗不明,令人看***、悟不透。
他口中好似还在喃喃自语着些什么,不过音色微弱而嘶哑,言语无人听清。
李莲花不知那远方有何,许是竹墨渲染亦或是灯火阑珊。
他不在乎。
他只是凝着神,眸中流露出些许担忧,就如此望着方多病,心中愁绪着他的身体是否康健。
良久后,方多病终是动了身,沿着小路大步地向前走去。
许是伫立过久的原因,他的步伐有些恍惚,只得踉踉跄跄地,稳不住身。
几步后,他终于得以走得稳当。
此刻,李莲花这才望见,方多病手上好似还拿着些什么。
当他看清时,发觉那是…满满一沓自己的画像……一开始,方多病步伐沉稳地踱步着,可后来脚步却不自觉地越来越快,却又愈发沉重。
他逢人就问:“不好意思,请问您见过画像上这个人吗…”可,这些天,无一人给予肯定的答复。
寻到的人均是匆匆瞭一眼后,置否,随后又匆匆离去。
这世间忙忙碌碌的人太多了。
以至于,你走前,我还未来得及再在心中细细临摹、刻画你的眼眸,你就己然消失在这茫茫人海中,再不见踪迹。
而我,只得在这熙熙攘攘的人世中蹒跚着,不知你此刻到了何处,是否依旧似从前般健在…哦,对了,从前…你也未曾安康过几时……那画面中,方多病就这样,一路向北追寻着那故人,从未停歇…他依然坚信着,坚信着李莲花还未死。
一如过去那般,坚信着李相夷还活着。
方多病这一生,从未脱离过那人。
无论是李相夷,还是李莲花。
只要是他,足矣。
-时间飞逝,仅是拂袖之间,夜幕降临。
万家灯火逐渐一盏盏亮起,轻柔的风拭着树叶,似在轻声呢喃着。
月色撩人。
方多病寻了一整天,李莲花依然杳无音讯。
即使他早己麻木,却难免有些萎靡与疲倦,因此,他寻了一家旅馆住下。
在月光的铺洒下,方多病独倚窗前,形单影只的背影在此刻显得格外凄凉。
他眺望着夜空中那明月,似是唤起了内心深处的回忆。
蓦地,黯然销魂的思绪如潮水般涌进他的脑海。
恍然间,方多病宛若望见了月下莲花眉眼荡漾的莞尔一笑,令他片刻失神。
刹那间,脑海中世俗的喧嚣陡然被抹去,仅留那不入世俗的身影,静静地,用他那双含情的桃花眼望着方多病。
可那身影却在逐渐消散。
方多病想抓住,可他们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
他抓不住。
即刻,当那清风明月般的身姿彻底融入那清幽月色,再无一丝痕迹时,方多病才赫然回神。
思绪回笼之时,空虚感立刻席卷心头,只余无尽的苍凉。
方多病自嘲般地嗤笑出声。
我又忘了。
你早就不在我身边了。
-原来,你早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