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智弈山河

第9章

发表时间: 2025-05-20

林澈的指尖离开紫檀木扶手。

那冰凉的触感,似乎还萦绕不去。

他需要力量。

不仅仅是朝堂上的权谋。

更是足以改变国力根基的实质力量。

冶铁之术,便是其中关键。

“李卫。”

林澈开口。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喙的意味。

李卫上前一步,垂首。

“奴才在。”

“朕有一份图谱,你设法去宫外,寻些能看懂,或是有意愿钻研的民间工匠。”

林澈取出一卷羊皮纸,递了过去。

改良冶铁图谱。

李卫双手接过,入手微沉。

他未曾展开,只将这份信任牢牢记下。

“奴才遵旨。”

他不多问图谱内容,只问执行。

“陛下,可有具体章程?或往何处寻访?”

林澈看他一眼。

“工坊、集市,但凡铁匠聚集之地,皆可一试。记住,朕要的是能人,不问出身,不拘一格。”

“奴才明白。”

李卫退下。

小安子站在一旁,脸上仍带着昨日的余悸,此刻又添了几分对李卫的羡慕。

能为陛下分忧,是他们的荣耀。

京城匠作坊,炉火熊熊。

铁锤击打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铁腥气。

李卫换了一身寻常布衣,穿梭其间。

他手中拿着图谱的摹本,小心翼翼。

最初几日,他客气询问。

“这位师傅,可否借一步说话?有一份关于冶炼的图纸,想请您过目。”

得到的,多是粗鲁的回应。

“去去去,哪来的毛头小子,懂什么冶炼?”

“朝廷的图纸?怕不是哪个书呆子画出来哄人的!”

有几个稍有耐心的,展开图谱一角,瞥了几眼。

上面的符号与结构,他们前所未见。

“这画的什么鬼东西?”

“高炉?闻所未闻!”

“鼓风?我们这风箱用了几代人,好得很!”

嘲讽与不屑,是李卫收到最多的反馈。

这些工匠,大多固守着祖辈传下的手艺。

他们相信经验,排斥革新。

尤其,这份图谱还隐约透着“官府”的背景。

在他们眼中,官府的人,只会指手画脚,不懂实务。

李卫的眉头,一日比一日锁得更紧。

陛下的嘱托,他必须完成。

但他未曾想过,阻力竟如此之大。

并非无人可用,而是无人愿信。

这日,他在一处偏僻的巷弄,看到一个几乎熄火的炉子。

炉子旁,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用一把破旧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

老者面前,堆着几块颜色怪异的铁锭。

几个年轻些的工匠路过,指指点点。

“看,老铁头又在弄他那些废铁了。”

“真是犟驴,都说了他那法子不行,炼出来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老者充耳不闻,只专注地盯着炉火。

李卫心中一动。

他走上前。

“老丈。”

老者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李卫一眼,布满皱纹的脸上没什么表情。

“何事?”

声音沙哑,如同他那把破风箱。

“晚辈这里有一份图谱,关于冶铁的,想请老丈看一看。”

李卫递上图谱。

老者没有立刻接。

“不识字。”

他言简意赅。

李卫微怔。

随即,他想起陛下的交代,不拘一格。

“无妨。晚辈可以解说。”

老者这才伸出布满老茧与烫伤痕迹的手,接过图谱。

他没有展开细看那些符号。

他的指腹,在羊皮纸上粗略地摩挲着,感受着上面绘制的线条走向。

图谱上某些奇特的结构,似乎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指着一处类似高耸炉身的图样。

“这个……是让火烧得更旺?”

李卫精神一振。

“老丈说得对。此为高炉,能聚集火力,提升炉温。”

他又指着另一处复杂的管道结构。

“这些管子,是做什么用的?”

“此为鼓风之用,能持续稳定地送风入炉,使燃烧更充分。”

李卫想起陛下曾提及的通俗解释之法。

他蹲下身,捡起地上的石子与树枝。

“老丈您看,寻常炉子,如同平地烧火,风一吹,热量就散了。”

他用石子垒了个小圈。

“这高炉,便是在火堆外头,砌起高墙,把热量都聚在里头。”

他又拿起树枝,比划着。

“寻常风箱,拉一下,停一下,风力时断时续。这图谱上的法子,能让风像溪流一样,源源不断。”

老者,人称“老铁头”,本名铁山。

他一生痴迷冶铁。

因为尝试一些与众不同的法子,被同行视为异类,屡遭排挤。

此刻,他听着李卫用最朴素的比喻解释着图谱。

那些困扰他多年的冶炼难题,似乎在这些简单的比喻中,找到了答案。

温度难以提升。

生铁质地不纯。

他曾尝试改变炉型,调整风口,却始终不得要领。

图谱上的设计,大胆,却又隐隐合乎他多年摸索的某些直觉。

“鼓风……持续……高温……”

老铁头喃喃自语。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渐渐亮起一点光。

那光芒越来越盛,如同炉火被重新点燃。

他猛地抬起头,抓住李卫的手臂。

力气之大,让李卫都感到微微吃惊。

“这图谱……是何人所绘?”

“此乃当今陛下亲绘。”

李卫沉声回答。

老铁头的身体,肉眼可见地颤抖了一下。

“陛下……”

他松开手,看着手中的图谱,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神人……真是神人啊!”

困扰他一生的瓶颈,竟被这寥寥几张图纸点破。

他几十年的经验,在这些匪夷所思的构想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却又因为这些构想,焕发了新的生机。

“老丈,陛下求贤若渴。若您愿意,可……”

李卫的话未说完。

老铁头突然跪倒在地。

“草民铁山,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声音嘶哑,却透着一股决绝。

李卫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他扶起老铁头。

“老丈快快请起。陛下说了,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老铁头激动不已。

“陛下圣明!草民……草民还有几个不成器的徒弟,也都是些不被人待见的犟骨头,但他们对铁器,都有几分痴迷。不知……”

李卫笑了。

“一并带来。陛下正需这般人才。”

数日后。

林澈在宫中一处僻静的院落,见到了铁山和他带来的七八个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衣衫朴素,神情拘谨,却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他们的手上,无一例外,布满了劳作的痕迹。

铁山将图谱呈上,神情恭敬。

“陛下,草民等人愚钝,但这图谱所绘之法,确是闻所未闻的妙法。若能成功,我大夏钢铁产量,必定倍增。”

林澈看着这些未来的工匠。

他们身上,没有官场体系的僵化,没有传统匠人的固步自封。

有的是对新技术的渴望,是对改变的期盼。

“朕信你们。”

林澈只说了三个字。

铁山等人,确觉重逾千斤。

“朕会提供一切所需,人手、钱粮、场地。你们只需放手去做。”

“谢陛下!”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干劲。

林澈又与铁山单独交谈片刻。

问及他早年经历。

铁山言谈间,无意中提及一事。

“草民年轻时,曾四处流浪,学过一些杂七杂八的手艺。也曾与一个江湖组织有过些许往来。”

林澈心中一动。

“哦?是何组织?”

“那组织名号,草民记不清了。只知他们对各种奇门技艺,都颇有兴趣。无论是巧匠、机关,还是偏门的医术、毒术。”

铁山回忆着。

“他们行事隐秘,不似寻常帮派。倒有些……有些像陛下所说的‘江湖规矩’。”

林澈的指尖,在桌面轻轻一点。

江湖组织。

奇门技艺。

这是否与陈四背后的谍报网络,与那神秘的神医门,有所关联?

摄政王,陈家,或许只是水面上的冰山。

水面之下,暗流汹涌。

一丝不安掠过。

但看着眼前铁山等人充满希望的脸庞。

林澈又感到一种强烈的期待。

高炉炼铁。

若能成功,这将是他手中一张真正的王牌。

这场博弈,愈发复杂。

却也愈发……有趣。

林澈的视线,投向窗外。

天色将晚,一抹残阳如血。

新的棋子,已经入局。

民间野火,或可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