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言情小说 > 花开霍拉村

花开霍拉村

姬智明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花开霍拉村》是网络作者“姬智明”创作的现代言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芳萍安详情概述:通过霍拉村这个小窗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振兴的艰难与希看到了年轻一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徘徊与选谨此号召更多人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俗新培育“自己家业自己干、自己幸福自己创”的社会新领悟生活的真谛与美

主角:芳萍,安娜   更新:2025-05-20 19:03:0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在霍拉村那片被岁月轻抚的土地上,晨曦总是带着泥土的芬芳与希望,温柔地洒在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上。

村口的老槐树,枝干虬曲,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这个村落一代又一代的悲欢离合、兴衰变迁。

霍拉村位于西北农村多民族聚居地区,生产资料十分匮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的思想也仿佛被大山禁锢,生活简单而又充满无奈。

“你家女子都二十二啦,出去上学还耍过男朋友呢,彩礼就得要那 28 个(万),俺家女子才十九,那可是正儿八经的黄花大闺女,彩礼必须得给 36 个(万),少一分,你且试试看!”

村口的大槐树下,两位妇女正扯着嗓子,为自家女儿的彩礼争得面红耳赤。

“前年老大娶亲,就给了十八万,去年老二又是十五万,这把我们老两口的骨头榨干了也拿不出啊!”

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汉,佝偻着背,蹲在自家破旧的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愁眉苦脸地对着老伴儿诉苦。

在多年前的霍拉村,这样的对话几乎天天都在上演。

这里的婚姻,就像是一场被彩礼和习俗绑架的交易。

当地人将男子结婚视为一项重大的责任与使命,仿佛儿子不成婚,他们的人生就永远缺失了一块重要的拼图。

一旦儿子成婚,父母便仿佛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感到一种解脱与宽慰,好似卸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巨石。

可以说,“一家女儿百家奔”的说法在这里并不夸张。

当地姑娘长到适宜婚嫁的年龄,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引得无数媒婆纷纷上门提亲。

那些媒婆们,穿着花枝招展的衣服,迈着轻快的步伐,穿梭在各个村庄之间,嘴里说着甜言蜜语,只为促成一门门亲事。

提亲的人多了,礼钱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思想影响下,人们并不认为女子有思想、有文化是好事,反而觉得传统木讷、能操持家务的女子更受欢迎。

然而,时代在悄然变化,现在的男女青年,更多地希望通过自由恋爱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

他们在城市的角落里,在校园的小径上,在工作的岗位上,相互倾心,私定终身。

但即便如此,为了遮人耳目,条件成熟后,父母亲最终仍会回到“媒妁之言”的老路子上去,按老规矩为他们请来媒人提亲、下礼、订婚、举办婚礼。

仿佛只有这样,婚姻才是被认可的,才是符合传统的。

村宴婚席上,热闹非凡却又透着一股荒诞。

菜盘摞得一层压一层,像一座座小山。

红烧肉色泽红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清蒸鱼鲜嫩多汁,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盘盘精致的炒菜,色彩斑斓,煞是好看。

然而,最终一桌子菜连三分之一都没吃完,多个菜一筷子都没动。

客人们酒足饭饱后,纷纷起身离席,留下满桌的佳肴。

还有菜没上完呢,主人却并不觉得心疼,反而觉得这样才有“面子”。

“那么多亲朋好友来了,如果婚宴档次低了,菜少了,也不好看,所以硬着头皮也要把婚宴的档次搞上去!”

一位主人模样的中年男子,一边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对着旁边帮忙的人说道。

他的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那笑容里却藏着一丝无奈。

而婚礼的高潮不仅是闹新人,“闹公公”更是霍拉村独有的特色。

亲朋好友们当着几十桌客人的面,将男方的父亲抓住。

有的拿麻绳绑、有的拿柳树条抽,有的拿着锅灰,有的端着颜料,在公公的脸上肆意涂抹,不一会儿,就被涂得“色彩斑斓”,活像一个大花脸。

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金耳环,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婚礼的奢华;喜烟、喜酒、喜宴、喜茶,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婚礼现场;上车礼、下车礼、进门礼、改口礼……仪式越来越复杂,费用越来越昂贵。

一场婚礼办下来,少则十几万,动辄几十万,首压得人们喘不过气儿来。

那一张张钞票,就像流水一样,从人们的口袋里流走,却换不来真正的幸福。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