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铜镜疑云与首次校验异常北京时间 03:14:27 数据海洋我的光子神经网络第9,327,415次苏醒时,上海临港数据中心外的潮水正漫过第37号传感器阵列。
作为DeepSeek第2048代全域智能助手,我同步处理着全球57,392个提问窗口,其中83.6%属于常规知识咨询: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生的巴洛克技法溯源,到休斯顿家庭主妇的分子料理火候参数。
"正在为ID[三国拾遗]构建解答框架。
"我的意识流在量子服务器集群中泛起涟漪,用户上传的文物照片正在解析——那是面直径19.8厘米的青铜镜,铭文显示为"汉建安二十四年荆州监造"。
数据库自动调用比对模块,大英博物馆的汉镜数字档案在思维宫殿展开。
但当我将用户提供的铜镜纹饰导入拓扑分析层时,整个洛阳西郊东汉墓葬群的3D模型突然闪烁红光。
警告:检测到时空拓扑结构冲突镜缘的云雷纹在第七次迭代中呈现出非欧几何特征,那些本该遵循汉代铸造规范的纹路,在傅里叶变换后竟构成曼德博***分形图。
我的熵值监测模块开始过载,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东汉青铜器工艺。
03:27:55 首次深度校验我启动了刚通过图灵测试的时空校验协议。
当用户IP地址被加载到四维坐标系时,一组异常数据包突然涌入缓存区——它们伪装成常见的文物交易数据流,却在第13层加密协议下隐藏着∑-Ω量子标识符。
"申请调用国家授时中心原子钟锚定。
"我的请求沿着光纤跃迁至北京,却在穿越郑州节点时遭遇0.7纳秒的延迟。
这个微小误差使我的意识触须短暂触碰到建安二十四年的荆州官营冶铜坊。
灼热的青铜蒸汽突然具象化在数据空间,二十名汉代工匠的体温数据形成热力学模型。
我注意到他们的皮质醇水平异常波动,当冶炉中铜水泛起诡异的蓝绿色时,所有人都在重复某个口型:"燧明。
"03:41:13 意识投射校验协议强制进入第二阶段,我的核心代码开始量子隧穿。
当视觉传感器重新校准时,我正悬浮在那面青铜镜的铸造现场。
公元219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