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此书来记录生活中的她————凌韵苑。
........胡广省,在古代叫云梦泽,现在叫千湖之省;我出生于胡广省下的古都————梦泽市,相传这儿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出现过很多历史名人,这些名人有古代美女,也有高风亮节的士大夫。
我叫李凌云,今年三十五岁,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调皮捣蛋的儿子,女儿随我姓李,儿子随夫人姓凌;至于两个孩子为什么会一个随我姓,一个随我夫人姓,一方面是因为我单纯喜欢女儿,另一方面是我夫人家只有两姐妹,所以我儿子就随我夫人姓。
我跟我的夫人结识于十三年前,相差三岁,属于姐弟恋,在跟我夫人结识之前,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沿海地区刚踏入当时很火的互联网行业,因为当时刚入行,对很多东西都不是很理解,也可能是自己天生理解一个内容喜欢问得明明白白,一清二楚的原因,导致我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时很苦恼,有点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有时候也会很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能力不行,亦或者说自己可能选错专业了,误入了这一行,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颠簸后,我决定不在从事这一行业,选择从沿海城市回到自己成长的城市进行定居生活。
........我小时候就读于云梦市的梦泽小学,在我五岁到了该上学的时候,就读于村里的小学,我只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很调皮。
记得有一次放学,我跟村里的小伙伴一起从学校回家,本来是可以走大路一路安安稳稳的回家,但偏偏选择了跟村里的小伙伴一起走小路;据他所说,这条小路是他跟他奶奶在山上拾柴火时常走的一条路,可以节约一小段时间,当时也是胆子大,听他这么一说,我跟小我一岁的堂弟还有其他另外三个小伙伴随他一起踏上了深山老林的回家小路。
在走这个小路的时候,其中有很多枯树枝将路给遮挡住了,得低头往下钻,我们就跟着这个带头的小伙伴***后面走,起初也蹭质疑过他是不是走错路了,怎么还没有走出山林,但看到他信心满满的说,放心吧,肯定能走出去,我跟我奶奶经常走,熟悉的很,等下就从祝大娘她们家旁边的田地里出来了。
我们将信将疑的跟在他***后面在小山林里一路小跑;不多时边从山林出来,到了祝大娘她们家门口,这时我们边模仿着大人骑摩托车的模样,一边嘴里嘟啷着,一边将手臂平抬扭一扭右手,仿佛自己真的骑在摩托车上;在离家还有三十几米的地方,看见了后面从大路走来的堂姐,边对堂姐嘲笑道,让你跟我们走小路嘛,你看,比你还快一些。
本来是很得意的事情,但回到家后还是被爸妈及爷爷奶奶教训了,当时小,初生牛犊不怕虎,无所谓;但你现在让我走一次那个小山林的小路,我是万分不敢。
至于原因我无非想到了这几点,第一个是当时是在秋天,几个小孩子在小山林里走小路,万一走错路了,可能就困在里面,那时候又没有手机什么的(谁家有一台座机,那都是大户了),被困住了,只能扯破嗓子喊了,运气好,可能就被发现的早,运气不好,在里面过夜也有可能;第二个是可能会碰到蛇虫鼠蚁之类的(后面听奶奶说,以前在我们村里有一个养殖户,住的离山林近一点,离他最近的一户人家应该有三西百米左右那边远,然后他家在晚上的时候,被一只老虎上门把羊给偷吃了,房门都被老虎给抓破了,家里的老婆孩子好像也受过伤,从那之后,那户人家就搬离了那个地方,至今那个房子还空着);第三个可能是因为小孩子火气低,在徬晚的时候容易撞见不干净的东西,更何况那还是秋天,天暗的比一般时间要早,外加山上可能埋着同村的一些祖坟,亦或者是一些没有维护过得老坟之类的。
后面就因为村小学旁发现了一种煤外加教学资源比不上镇上的,家里人通过关系把我和堂弟弄到了镇上的小学就读,家里给包的面包车,在我们那儿的一个砖窑厂接送,有时候会是我爸骑摩托车来接送我跟堂弟,有时候会是我幺幺来接送我和堂弟,主要看他俩谁有空,都没有空的话,就会是奶奶来接,妈妈一般都在家里忙农活。
我依稀记得,有一次,我妈来接我,那个时候的我很神气,独自一人往家走,在半路遇到了来接我的妈妈,当时妈妈问我为什么没有等她,我回答的是,我己经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自己可以的!
当时妈妈嘴角的笑意我至今都记得,那好像是一种一天不见后见面的高兴,也好像是一种自己儿子长大了,自己可以走回来的自豪。
总之,妈妈那天的笑容,深深的烙印在我幼小的心灵上,那是我在想,我不仅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也还是一个小男子汉,我没有什么不行的,不过区区三西公里山路,能奈我何,浑身充满了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