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彬非常喜欢自己的名字,从小,喜欢给人起外号的小友们不得不承认,牛彬哥最适合的外号只能是牛B哥。
起外号本来是损友才爱干的事,可以他们幼小的脑容量,对牛彬两个字拆开了合起来,能想到最顺口的字眼,只能是牛B。
牛彬还有个快乐的童年,父亲是家乡派出所的副所长、后来又做了所长。
在当地,算是了不得的大官,从小就被各位长辈疼爱有加,虽然在严父慈母的管教下,没形成太多的恶习,不过也属实不知道受苦为何物。
因为学习努力,脑子聪明,成绩一首算是很好,不过也因为没啥压力,一首是万年老二,不争第一,也绝不落后。
良好的出生,优秀的成绩,随意的个性。
大抵上,牛彬正是大伙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一起的伙伴,也只好心服口服的叫声牛B哥。
幸福的牛B哥在初二的时候遇到一件影响人生的大事。
父亲老牛在外出抓捕逃犯时遭遇了车祸,一车西人全部当场死亡,完全没来得及救治。
父亲老牛做为一名警察,从来都是以工作为重,忙起来就没个完,老百姓大事小事都爱找他,他也算是个一心为公的人,老百姓可能觉得老牛每天辛辛苦苦是有追求,要谋个一官半职,其实牛B哥最了解自己的父亲,父亲的一心为公,只是因为牛B哥有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母亲。
母亲是个家庭妇女,没有工作,但是人长得漂亮,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
牛B哥觉得,当年父亲不顾家里的反对,坚持选择了没有工作的母亲,肯定就是冲着母亲的漂亮,做为一个男人,牛B哥觉得很理解父亲的选择。
母亲人长得漂亮,却没有美女该有的毛病,没有一点公主病,勤劳踏实,为人随和。
很少回家的父亲只要一回来,丰盛的晚餐一定会在几分钟之内摆上桌,小酒一温,洗手吃饭。
父亲不常回家,母亲除了家里一首整齐摆放着他的全套衣物,还会定期将洗好的衣物送到派出所。
所以父亲的白衬衣从来都是跟雪一样白,甚至袜子上都没有一点黑。
牛B哥也是个省心的孩子,在母亲的教导下,从小保持了良好的个人习惯,从来没打过架。
当然,做为警察的孩子,应认也没人敢挑战老牛的权威。
牛B哥学习没有多努力,但也绝对不贪玩,从小成绩平稳,完全没用老牛操心。
完全没有没有后顾之忧的老牛,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自然就得心应手,从民警到副所长再到所长,这一家人就这样平凡的幸福着。
牛B哥以为,他会一首就这样幸福着。
将来考个大学,做个大学教授、科学家?
父亲的死,没有任何征兆,完全打乱了牛B哥一家的生活。
母亲除了做一个男人背后的女人,完全没想过哪一天失去男人如何生活。
牛B哥只是个幸福的小帅哥,不会安慰人,更不知道如何挑起生活的重担。
老牛光荣牺牲后,先是主管副局长,一个见过几次面,却并不熟悉的大爷帮着一家子料理后事,之后是没见过面的局长、政委,后来是县里、市里、省里,来的当官的一个比一个大,之后是电视台、报社、采访、拍照,牛B哥的生活完全被搅和的一团糟,从最初的懵圈到后来的麻木,牛B哥之后的一年,感觉像一百年那么漫长。
母亲从最初撕心裂肺的伤心,到后来一次次初揭开伤疤后的麻木。
以牛B哥可见速度,白发钻出的母亲的鬓角,皱纹爬上了母亲的额头,一个不小心,母亲就老了,没等回过神,牛B哥就长大了,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人。
以往的欢声笑语,就像历史一样被写进了教科书。
不知道是哪一位领导,在哪一次慰问中,提出让牛B哥去念警校,于是在初三毕业的那一年,牛B哥就完全没有意外的去了别人可能挤破头才能上的学校。
在警校,牛B哥也算是名人,想不是名人,好像也不大可能。
做为烈士子女,刚去学校的第二天,学校就组织了全校学生大会,隆重欢迎牛B哥到学校,那个时候,牛B哥仍然没有从懵圈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考进了学校,甚至在后来当他忽然梦醒的时候,他在想,报考警校是可以不经过填志愿,报名,体检的吗,是谁给他填报了志愿,又是谁把录取通知书交到了他的手里。
他只知道,当他一觉梦醒,自己己经在警校待了一年。
因为是初中招生的警察学校,学校是西年制的,前两年学习文化科,牛B哥有了记忆是在刚上二年级。
大概是他忽然发现物理老师讲的课他听不懂了,这个发现让他惊得一身冷汗,曾经最引以为豪的物理,从什么时候自己竟然听不懂了,老师讲的每一个字都能听的懂,连起来,却不知道老师在讲啥。
这是咋了。
他忽然发现自己竟然读警校了,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将来要子承父业,做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这一发现,又给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我不是要做科学家或者大学教授的,咋就来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