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枝目光怔怔地看着窗外的桃枝开出嫩芽,是春天来了。
她刚住进来的时候,窗外还是一树的白色桃花,好看极了。
看过了花的盛开和飘零后,陪伴她的是一整个冬季光秃秃的枝丫,今日偶然见到这几抹嫩绿,让青枝心情非常好。
算起来,她己经在这个病房待了大半年了,从去年五月检查出肝癌后,她就一首在这个病房里,再也没有出去过了,曾经引以为傲的满头青丝也像外面的枝干一样,都掉光了。
去年见过了桃树开遍白花的样子,却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今年的花。
李护士的开门声让青枝回过神来,这半年多幸好有李护士不时的陪伴,才能让她没有被这煎熬的孤独和绝望逼疯。
“青枝,这是我给你带的喜糖,把我的福气传递给你。”
青枝笑着接下了喜糖,“好,祝你新婚快乐,永远健康。”
李护士听后忍不住抽泣起来“青枝,我是把你当朋友的,可惜你无法来我婚礼的现场,我真是太难过了。”
青枝笑着握了握李护士的手“没关系,我能坚持到你结婚这天,己经很满意了,我还怕错过了见证你的幸福,那样就太遗憾了。”
李护士送下喜糖后没待多久,又匆匆去处理自己的事了。
李青枝活了二十多年,没有经历过受人呵护的亲情,没有感受过甜蜜温馨的爱情,唯有友情,李护士算是帮过她很多的一个朋友,真失败啊,她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要受这么多磨难?有时候她真的很恨这个世界,她好不容易从大山里逃出来,摆脱了替傻子哥哥换亲的命运,小小年纪找工作处处碰壁,虽然见过了社会上的各种冷暖,但也遇到过为数不多的好心人。
一家饭馆的老板看她勤快,收留她在饭馆干活。
虽然都是些刷盘子、打扫卫生、送餐的苦活儿,但她知道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便留下了。
在餐馆待了几年,虽然工资也在涨,但这样的生活她一点也不开心,曾经受过别人的白眼,也经历过被客人揩油,老板却让她忍气吞声。
青枝想离开饭馆找一份新工作,却发现到处都需要学历。
青枝深刻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那些年轻的男孩女孩们的谈吐和气质,是她梦寐以求的东西。
她初中时成绩还不错,只是家里不让她再读了。
现在她己经能养活自己,她要努力把高中知识补起来,以后去参加成人高考,去重新开始生活。
命运真是捉弄人,在报名体检的时候,李青枝查出了肝癌,一切的努力都化为乌有,她这几年攒的钱全都搭到了这场病上,却不能让她真正活下来。
但她还是想活得久一点,再看看这个没有善待过她的世界。
夜晚的医院静悄悄的,自从接受化疗以来,李青枝每晚都痛得睡不着,眼底乌黑一片,和苍白的面容结合在一起像丑陋的鬼。
今夜同样如此,李青枝觉得自己好疼好疼,五脏六腑像快被撕裂了,随着剧痛而来的还有种诡异的困倦,在两种不合理状态的撕扯下,李青枝还是睡着了。
在梦中,她恢复了健康的身体,兴奋的青枝一首往前走,甚至于奔跑起来。
周围雾蒙蒙的,她看到了好多熟人,先看到的是她那双偏心的父母和常年痴傻的大哥,他们好像要上来拉扯她回去,李青枝推开他们拼命地往前跑,又看到了饭馆老板张叔,张叔抱怨新招的服务员没有她干活麻利,要开高价邀请青枝回去,青枝牢记得自己要考大学,便拒绝了。
紧接着,一双干枯的手搭在了她的后腰上,她惊慌避开,是一双浑浊的双眼,像在脑中演练过几百遍一样,她狠狠地踹到了男人的***,口中不停咒骂“让你欺负我!老***,去死吧你!”脚下毫不留情,像发怒的疯狗。
发泄过怒火后,青枝继续往前走,却被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小姑娘拦了下来,“姐姐,你有吃的吗?
我饿。”
青枝被她拦下来也没有生气,而是摸了摸口袋,发现身上什么都没有,无奈地说道“你去问问别人吧。”
转身欲走,却被小姑娘拉住了衣服“姐姐,你再找找。”
李青枝烦不胜烦“我真的没有吃的”说罢手伸进口袋想要证明给她看,却触碰到几颗硬硬的东西,是李护士结婚给她发的喜糖。
“我只有这个,你拿着吃吧”李青枝把糖塞到了小孩手里,小孩开心极了,“姐姐,谢谢你的食物,我的愿望己经完成了,你有什么愿望吗?”
李青枝目露渴望道“我想上大学。”
小孩有些苦恼“姐姐能说个我听得懂的吗?”
李青枝也觉得和小孩说这个有些好笑了,但为了不让小孩失望,她重新思考起来。
不知怎么的,李青枝想到了那一树又一树的桃花,顿时很想哭,“如果可以,我想再看一次桃花盛开。”
小孩听后思索了一番,把脖子上的红绳摘了下来,木坠子是雕成五瓣桃花的形状,“送给你,姐姐,我请你看桃花,我们扯平了,这下我要放心走了。”
李青枝低头看着手中雕工拙劣的坠子慢慢隐入掌心,一阵灼热感从掌心蔓延开来,仿佛要将她整个人焚烧。
李青枝不解地看向小孩离开的方向,踉踉跄跄地追了上去“别走。”
小孩不知道怎么回事,走得比李青枝一个成年人还快,青枝光顾着追她,忽视了周围的景象己经不是自己熟悉的高楼建筑了,追着小孩走了很久,小孩终于停下来了。
青枝这才注意到,周边的景象是自己完全没有见过的,看起来比老家还要落后荒凉。
“小孩,你到底是谁,我的手…”青枝抬起手腕发现,掌心处烙下了一枚桃花的印记,不管她怎么搓都去不掉,此时小孩终于转过身来,笑嘻嘻地说“我是妞妞,欢迎来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