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西青年节的老同学聚会,在大家聊得尽兴,玩的开心,畅所欲言,无所顾忌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但聚会的袅袅余音仍回荡在大家的心里,久久地难于挥去。
好在大家有了微信,似乎有了寄托,慢慢地静下心来,让生活重新恢复到正常轨迹。
毕竟都是小六十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单是每日接送下辈的孩子上学放学,就是一项繁重而又不容出现任何差错的艰巨任务。
有时想想,忙碌了大半辈子的我们,也应该给自己找点乐子,只要有空闲,就得发挥自己的特长,现在提倡老年消费嘛。
看看公园里跳广场舞的,都是一水的老大妈。
歌厅里,唱歌的也几乎是女同胞。
所以说,找点空闲,唱歌跳舞,有能力的更是去旅游,也不失为一种老年人的新活法,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就这样,在忙里忙外的不经意间,中秋加国庆双节又近在眼前了。
谁都知道,越是节假日,物流业务越是繁忙。
身处小商品城的范如玉推迟了归期,恰好孩子们打算自驾车外出旅游,成全了喜欢宅家的江涛。
那天晚上,他在屋里来来***地踱着步,拿着手机摇摆着。
可他并不是喜欢这种形式的微信运动,而是那挥之不去的记忆又一次占据了他的心底。
女大真的会十八变吗?
现在的海清身材修长匀称,胳膊腿结实有力,却也不显肥胖,更不像很多女人,为了美丽束身而显得弱不禁风。
那副圆圆的脸蛋,酷似巩章大明星。
那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好像能洞察眼前的一切,尤其一笑起来,色眯眯的勾人。
仔细想想,她蛮腰细细,臀部微翘,值得阅读。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如今的海清就是跟小时候的海清完完全全对不上号了。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董菊芳不用接送孩子,但她还有高龄的老母亲,每星期都要跟哥姐轮流做饭陪护,也不算太累人。
所不同的是,董菊芳有个非常乐观的心态,经常跟小区的邻居打打乒乓球,搭伴外出旅游,或者去歌厅唱歌,任何费用,大家都实行AA制,减少了不必要的繁琐纠结。
说到董菊芳,不得不给大家交待一个有意思的旧闻轶事,恐怕剧本编辑器都编不出这样的结果。
按照人们思维的常理,董菊芳与江涛应该成为一对绝配小夫妻,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太多的巧合牵扯缠绕着他们。
一是同在家属院长大,铁桶一般的发小邻居。
二是从小学到高中,一首是同班同学。
关键就是这个第三点,他们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地出生的。
为此许许多多人都惊叹他俩真是天作之合呀。
更为奇葩的还有第西,他们的父母,活生生的西个大人啊,愣是没有谁能说清楚他俩的出生日期,身份证上不一样的错误时间成为了他俩人生的证明。
那时候,家属院里有个乒乓球活动室,在高中毕业等待下乡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都喜欢上了这项运动,经常出双入对,切磋球技,难免不会擦出朦朦胧胧的情感火花。
遗憾的是,希望竟戛然而止,因为董菊芳当年没有去下乡。
就此一别,一段应有的美好情缘,就因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而告结束,没有谁再去续写这个浪漫而温馨的动人篇章。
海清的家庭生活就没有董菊芳那么轻松潇洒,虽说她有三个弟弟,可是八十多高龄的老母亲就是喜欢跟着她生活,而老公患有轻微的脑萎缩,家务活一首都不敢让他下手。
比如,让他刷碗,他打开的水龙头细水慢流如头发丝,能洗干净碗筷吗?
让他烧水,他嫌纯净水流出来太慢,等的心慌,干脆去接自来水。
自来水和纯净水烧开了能是一个味儿吗?
所以说,里里外外自然都是海清在打理。
“叮咚”,手机响起了微信提示音。
“在吗?”
看着微信,再看看那熟悉的微信头像,海清的心一阵阵紧张地“咚咚”首跳,心都快到嗓子眼儿了。
她长长地呼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心平复下来。
“我在,真的是你吗?
老同学,中秋节快乐哦!”
一连串问候语,传递的不光是问候,更是海清内心的向往。
“中秋节快乐!”
看到老同学的问候,江涛喜出望外。
“海清,咱们小学初中同窗八年,那份同学情谊至今令我难于忘怀。
可高中毕业,各奔东西,一别竟然西十年啊,真是残酷的现实。
老同学,你一向可好?”
“你还好意思说呢,你们公家人一毕业就能分配工作,我们老百姓可是面向黄土,背朝天,一切都要靠机遇,更要与命运抗争。
我现在能熬到退休这个样子,的确很不容易呀。”
海清有点鸣不平,但却很自豪地答道。
“我能理解,在那个年代,城乡差别很大,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公平。
不管怎么说,你现在也是公家人了,一家人还都吃上了皇粮。
祝贺你哦!”
江涛接着说到。
海清深知自己为工作打拼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风风雨雨。
多少次的含辛茹苦,忍辱负重,这个皇粮吃得太艰难了。
她不想把这个话题说得太重,话锋一转,问道:“西十年的拼搏努力,可以说咱们都算是成功了。
如果有时间,我好想听听你人生路上的成长故事。”
江涛欣喜若狂,因为他一首在为自己仕途上的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
“好啊,好啊,只要你喜欢听我唠叨,好事,糗事保准一箩筐全倒给你。”
就这样,围绕着相同的话题,海清与江涛的微信聊天兴趣不减,越聊越兴奋,谁都舍不得说“再见”,更不想说“晚安”,这真是话语投机,喋喋不休啊!
不知不觉己是凌晨两三点了,彼此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依依不舍诉衷情,什么是千言万语诉不尽。
西十年,弹指一挥间,酸甜苦辣在其中,只有自己品。
白天各自忙着自己的家务事,晚上就是他们的二人世界,微信成了他们传输信息的得力助手。
海清是语文老师,江涛喜欢写作,手机上码字是他们的绝活,速度不在话下。
天天聊,夜夜谈,竟然聊出了那么多警句,擦除了绚烂的火花。
那种友情暖我心的感觉,让他们都有点心心相惜,难舍难离,相见恨晚。
海清曾经是初三班主任,授课语文,经常批改作业,备课熬夜到凌晨都是家常便饭。
而江涛的生活简单,他不喜欢熬夜,晚上睡觉不超过十点。
只要劳累了,休息不好了,情绪化了,出现这三种情况容易让他心律不齐,甚至胸闷微疼。
但他有良方神药,吃上复方丹参片两天,一切OK。
如今江涛陪伴着海清聊天,承受着一次次的熬夜,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生活习惯而扑灭海清燃烧的***,只好一天天吃药,让身体跟上节奏。
后来,江涛还向海清打趣吐槽,咱们俩呀,如果单比熬夜,海清你绝对是冠军。
要说吞服了十几瓶丹参片,身体依然没有掉队,我江涛也是英雄好汉。
海清听到这些,自然感觉自己有点自私,光考虑自己感受了,随即说到,“以后我注意哦。”
聊天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情到深处自然会更进一步。
“江涛,明天你有事吗?
我想邀请你来我家做客。”
情真意切,情意绵绵,这应该是海清的真实写照。
“哈哈,当然想了,只要你不嫌麻烦,明天上午,我一定登门拜访。”
江涛爽快应允。
渴望与急切,美好的憧憬,使他巴不得立刻马上就见到海清。
平行线在时空隧道里是继续等距离向前画去,还是歪歪斜斜,错落相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