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家湾往事

第1章 那年代,玩着玩着我们就把学给上了

发表时间: 2024-12-31
80年代那个时候,我们上学读书一点都不累。

教学作息同现在相比,较为不一样。

一天也就是上五节课。

早上9点30上自习,10点钟到下午3点共五个小时是正课时间。

课间休息是十分钟,课间操那个时间段则长一些。

我们在学校不喝水、不吃饭,就呼吸呼吸空气,蹭蹭蹭把课上完就完事回家了。

依照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那时的我们感觉一天的时间真是好长好久,玩的时间是太多了。

早上六点多的时候,我们小孩子通常就起床牵着家里的大黄牛或大水牛到后山吃草去了,当然也有跟着父母去山上干点什么家活的时候。

如果不放牛没有什么活要帮着父母做,则和村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疯玩,有时玩的远了,到近9点吃早饭的时候到了,父母在村口一顿喊,小孩子们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回家吃早饭去了。

村里的小学就设在我们行政村的中央位置,我家到学校首线距离也就300多米,虽然走的是田埂路,但那时的我来一个冲刺,从放下碗筷背上书包开始算,我到教室捧起书本来开始一个晨读可以不超过5分钟的。

老师们基本上也都是一个村里的,除了教书还干着自家的农活。

学校这样时间上的安排,对于老师照顾家庭来讲,相当的方便。

家里的活不耽误,学校的教学任务也不会落下,相当的放松。

当然,相对来说,当时的师资水平确实较为普通,上课讲的都是本地土话,老师也不懂拼读方式,当然教不会我们了。

所以我们那代人的普通话,都是相当的塑料。

例如我自己讲的话,如果录音录下来,时间久了,我自己听都有听不懂内容的时候。

那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多。

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就会完成上交,家庭作业的话,一般有半小时就可做完,也不需要父母的辅导。

当然,我们那代人的父母一般也都是没读过几年书的,想辅导也辅导不了。

学生的作业做错了,也没有关系,老师批改后再订正下就过去了,轮不到父母前来关注这些。

下午3点左右的时间,不用说,天色那是相当的早。

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开始过一天里的第三个时间段了。

回家吃点早上的剩饭当中饭,然后就是上山放牛或者砍柴玩儿去了。

夏天的时候,我们湖南中部地区,基本上是晚上8点左右才正式天黑,所以我们放学后的这段时间那是相当的长。

那时候,大家都是在农村,人口几乎很少流动,村里没有什么外来人员,也没有公路,没有车来车往,所以小孩子在村里面前前后后都很安全,父母基本上不用操心。

小孩子们都大部分是自己一群群地在山上放牛砍柴玩。

回想起那时的场景,山上人来人往,处处是人声,那日子过的相当的自在。

我们吃晚饭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的8点左右,一般都是父母在外的农活干好后再回家做饭吃。

不是我们那个地方的人,听到这样子的早中晚饭的时间,首有可能会惊掉下巴来,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那时候,村子里都没有通上电,点的是煤油灯。

除了课本,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课外书,我们一般都会赶在天黑前或者在煤油灯下把作业快速的完成一下,书本往旁边一扔就好了。

就这样的学习环境,所以整个学校都是找不出一个戴眼镜的孩子的,当然,老师也一样,都不近视也都不戴眼镜。

现在回想起我们那个年代来,小孩子的主业是玩,读书是副业。

孩子轻松,父母放心,也没有内卷的压力,这也算是那个时代的浓浓一笔的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