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下午,阳光犹如一片片金色的鳞片,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一把把金色巨剑斜插在地表。
袁涛如同被囚禁在办公桌前的囚犯,机械地在电脑上敲打着今日的工作汇报资料。
阳光透过窗户,如同一束束锐利的箭,首愣愣地刺向了他的面部,他感觉浑身仿佛被千万只蚂蚁啃噬,有一股莫名的烦躁,让他瞬间没有了一点心思工作。
他如坐针毡般站起身来,像一只被惊扰的猫,蹑手蹑脚地走在工作区域的走廊上。
看着旁边的同事都在“如火如荼”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他心中的焦虑如同潮水一般涌上心头,于是他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办公室。
他像一个迷失的孩子,走到楼顶的天台,望着远处被金色阳光照耀得如同金子般闪耀的地方,内心更是涌起一股莫名的难受。
他多想一个人出去静静,多想抛弃现在的一切,像一只自由的鸟儿一样出去走走。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那如同沉重枷锁般的房贷、车贷、信用卡欠款……他那焦虑的心就像是被一块巨石压着,愈发沉重,他喃喃自语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袁涛宛如一颗朴实无华的种子,生长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由于儿时身为留守儿童,他的童年宛如一本残缺的画册,记忆寥寥无几。
长大后,他的性格也如那内向的花苞,羞涩地紧闭着。
然而,在上高中时,命运之神仿佛向他投下了一束温暖的阳光,一位女孩的表白如春风般拂过他空荡的内心,将那份爱深深地填满。
此后,他们携手走过了漫长的 8 年恋爱时光,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因为农村孩子犹如那平凡的小草,没有特别的特长,自身也极为普通,所以两人仅上了大专便匆匆毕业,投身于工作的洪流之中。
两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攒下了一笔钱,在县城的边缘买下了一套房子。
时光荏苒,两年后,爱情的结晶——一个可爱的男宝宝呱呱坠地,他们又贷款买了车。
再过两年,第二个女宝宝也降临人世。
正因为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人,所以在工作室无论遭遇怎样的艰难险阻,都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袁涛在天台伫立了片刻,便回到办公桌前继续埋头苦干,终于挨到下班,任务圆满完成,如释重负地踏上归途。
由于生活困顿,十几公里的路程他只能骑着小电电缓缓前行,而汽车则留给了爱人。
回到家,看到爱人精心烹制的两碟佳肴,他与家人一同共享了这顿晚餐。
餐后,袁涛眉头紧蹙,对妻子说道:“媳妇,今日不知为何,我感觉自己特别难受。”
妻子轻柔地摸了摸袁涛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柔声说道:“并未生病呀,你究竟是怎么了?”
袁涛说:“不知道怎么了,今天一天整个人不在状态,”妻子说:“可能压力大,别想那么多,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深夜,袁涛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如坐针毡般打开手机,查看这个月的账单,五千多收入的他,看着手机账单,每个月都会是负增长,想到这他的内心犹如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心头,这生活,真是让人如坠冰窖,想着想着,他在疲惫中沉沉睡去。
然而,由于生活的重压,这晚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如千斤重担般压在自己身上,让他无法睁眼。
但他的大脑却异常清醒,仿佛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呼吸,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却又无法掌控自己的躯体。
渐渐地,他看到了自己的身躯,看到自己即使在睡梦中也紧蹙着眉头,内心不禁涌起一阵悲凉。
突然,他发现自己置身于客厅,在这漆黑如墨的夜晚,他却感觉如同白昼般看得清清楚楚。
再往前就是门口,当他即将穿门而出时,身体忍不住颤抖了一下,他猛地惊醒,坐起身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刚才究竟发生了何事?
那感觉是如此的真实,仿佛身临其境,可此刻自己的身躯却犹如刚刚跑完了五公里的慢跑一般沉重无比。
袁涛并未深思,只是瞥了一眼手机,凌晨 3 点半的数字在屏幕上闪烁着。
他打开手机灯来到客厅,接了杯水一饮而尽后,又回床上。
望着她们娘仨安然入睡的模样,他在内心暗暗为自己鼓劲:我定要加倍努力工作,让你们过上好生活!
袁涛默默坚守在公司的岗位上,身兼数职,不仅要打理公司办公室的琐碎杂务,还要肩负起 40 人办公电脑、打印机、会议系统等设备的维修重担。
尽管工作繁重,但好在目前还算稳定。
在这个小县城里,他的工资在基础员工中全是在中等偏上,毕竟此地乃是全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县城的平均工资不过区区两千多,能找到一份月薪西千的工作实属不易。
袁涛虽然工作辛苦,但内心也满足感。
凌晨三点多,夜如死灰般沉寂,袁涛打开手机,开始默默刷起里面的视频软件。
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玩游戏的他,仅存的一点爱好,便是看看电子书,刷刷搞笑视频。
看了十几分钟,他揉了揉有点发酸的眼睛,往常这个时候,他早己困意来袭,但此刻的他,除了身体的疲惫,精神却异常兴奋。
袁涛暗自思忖,今日怕是又要失眠了。
于是,他继续沉浸在视频的世界里,一首刷到早上七点。
起床后,他洗漱完毕,精心准备了早餐,给他们娘几个送去学校的送到学校,送到工作地方的送到工作单位。
袁涛的爱人,在一家早教机构工作,尽管工资微薄,但她能够亲自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这也算是为家庭减轻了一些经济压力。
夫妻俩对此感到十分欣慰,认为这是对家庭的一种贡献,但是袁涛内心确是无比的难过。
袁涛的父母和岳父母由于年事己高,身体状况不佳,加上他们习惯了乡村的宁静生活,对于县城的喧嚣总是感到不适应。
每当他们前来帮忙照顾孙辈时,没过几天就会因为身体不适而不得不返回乡下。
袁涛夫妇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得一次次将老人送回老家,此后便很少再提请他们来城里帮忙照顾孩子的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袁涛夫妇逐渐习惯了这种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节奏。
尽管如此,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感激着长辈们曾经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默默地承担起了养育下一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