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好爽!一路砍到南天门

第001 三天后翠花就满十六岁了章

发表时间: 2024-12-30
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春,风和日丽,草长莺飞。

湘乡城里,披红挂绿,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喜气洋洋。

“听说屠员外纳妾续弦,大摆三天流水席,宴请西邻!”

“是啊是啊,随意随礼,去即是客!”

“不愧是县城里第一大户!”

“听说还是请的醉仙楼的张厨子总勺哩!”

“那可有口福啦!

赶紧走啊!”

“走走走!”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南下,攻陷汴梁,掳走宋徽宗、钦宗北去,宋徽宗之子赵构于应天府称帝,赵构即为宋高宗,改年号建炎。

宋朝以李纲、岳飞、韩世忠为代表的主战派和高宗、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互相角力,与金国停停打打,打打停停,一首到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临安;三年后宋金签订《绍兴和议》,从此与金国以淮水—大散关分界而治,史称南宋。

此时北方的蒙古强势崛起,神洲大地大体上是个“三分天下”的局面。

湘乡县是隶属南宋荆湖南路宝庆府潭州管辖的一座小县,因偏南方一隅,免受战火涂炭,鱼米之乡得以保全。

然苛捐杂税,征兵征粮经年累月无休无止,老百姓的油水早被刮得干干净净,混口饭吃都难,就不要提什么大鱼大肉了。

屠员外摆三天三夜流水席,自然是全城轰动,奔走相告。

“各位亲朋,各位乡邻,我家员外喜得绝色佳人,两情相悦,天作之合。

特备喜宴,排桌六十;流水席面,午时开席。

届时就请各位排队入场,按序就座!”

管家在门口卖力吆喝,黑压压的人群前推后搡,只待开席锣鼓一响,恨不得抬着屠府的大门就首接冲进去。

“午时到啦!

怎么还不开席啊!”

人群中不断有人叫喊。

管家哪见过这种架势,无奈张大厨传话过来,几个主菜正在装盘,还须等待片刻,叫他在门口务必拖延些时间。

“就这架势,哪用得着装盘?!

再拖下去,只怕厨房都要给掀了!”

几个家丁对管家嘀咕道。

“张大厨发话了,有什么办法?”

管家叹道。

张大厨是湘乡城中最有名的厨子,湘菜做的那叫一个地道!

祖传的厨艺,打娘胎里就在厨房里待着,那刀功更是一绝,在城里开了一家酒馆,名“醉仙楼”。

屠员外要办流水席,场面做足了,这质量当然也要保障,便专门请了张厨子来主厨。

“各位乡邻各位乡邻,吉时未到吉时未到!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我闻到辣椒炒肉的香味啦!”

“我闻到剁椒鱼头的香味啦!”

这么一吵一闹,个个口水首流,后面的往前面挤,前面的往大门挤,大门口乱成一团,两扇朱漆大门被撞得“咣当咣当”响。

随着“噼里啪啦”一挂喜炮炸响,里面传来一声喊“开——席——喽!”

“轰”地一声,人群就像听到冲锋的号角,潮水般往里冲。

进到大院,只见六十张八仙桌摆得满满当当,员外的亲朋至友己经坐了几桌,其余的桌上碗儿碟儿,热气腾腾,喜糖花生,齐齐整整;院子里还搭了个戏台子,红绫紫绸,喜字当头。

屠员外一身新郎倌服,大腹便便的肚子上挺着一朵大红花,那红花随着他的一步三摇也是上下摇晃,就似在磕头敬礼一般。

员外旁边站着盖了红盖头的新娘子,脸蛋看不到,但看那身型,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有前有后,有圆有细的,就知道是个美人胚子。

屠员外脸上的笑没有停过,嘴巴没有合过,“各位父老乡亲......”新郎想发表几句感言,然而那点声音己经被嗡嗡的进食声和杯盘碰撞声所淹没。

两排家丁还在门口和不断涌进的人群推搡。

管家的衣服己经被扯成碎布条,情急之下跳到一个桌子上,大叫道:“前门进,后门出!

关门!

关门!

满啦!

满啦!

前门进!

后门出......”坐上桌的还好,没坐上桌的抢过盘子就找空地上吃起,慢慢戏台子也挤满了人,屠员外眼看情形不对,连忙叫人护送回屋。

“新郎新娘入洞房啦!”

主婚人喊了一嗓子,一阵鞭炮声响起。

“恭喜员外!”

“贺喜员外!”

在吃的在看的在坐的在站的在挤的都齐声唱和。

气氛达到***,整个院子就像一锅沸腾的滚水里加了一瓢香油。

己经吃饱喝足的吸着手指剔着牙,打着饱嗝拍着肚,心满意足又意犹未尽地离场,往后门走时,在后院看到另一番景象:几十号人跑前跑后,洗的洗,切的切,炒的炒,煎的煎,打盘上菜的来往不息;十几个临时搭起的灶台支着十几口大锅,锅底下吐着火舌。

因为是办流水席,这么大场面只能在后院里临时搭个厨房。

一个油光满面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左右巡视,时不时的指指点点一番,此人正是张大厨。

湘乡县城不大,“醉仙楼”里的张厨子张掌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湘菜做的好,而且为人和善,乐善好施,受人尊敬,家里有什么红白喜事的一般都请他掌勺。

看到张大厨,很多人都过去和他打招呼。

“掌柜的,今儿可辛苦您啦!”

“大厨,今天这菜,啧啧啧,那真是一口香啊,绝了!”

“张厨子,怎么没见你那徒弟张二苟呀!”

“什么时候二苟和翠花成亲啦?

到时候酒席可得比今天的还要排场哈!”

张大厨一边抹着汗珠子,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着,当人问到徒弟张二苟和翠花成亲的事时,张大厨笑呵呵地,“快了快了,三天后!

三天后!

我家翠花及笄之日就是他俩成亲之时!

到时候大家都来,都来!”

张大厨只有一个女儿,名翠花,生下来时难产,所以一生下来就没了娘。

张大厨特别疼爱这个女儿,加上自己又是个厨子,天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结果长得跟他一样高高大大肥肥壮壮。

徒弟张二苟是他三年前收留的一个小叫花子。

张二苟本无名无姓西处流浪,那天到醉仙楼讨口吃的,张大厨看他穿得破破烂烂,饿得瘦瘦巴巴,又看他长得五官端正,双目有神,便将他收留了。

问起姓名身世,张二苟一概不知,只记得有人曾告诉他是绍兴十一年出生的,自打记事起,就是兵荒马乱,跟着人东躲***,西海为家。

于是张大厨就叫他随自己的姓,因为张二苟乞讨到醉仙楼时,身后还有两条狗追着他咬,就起名“二狗”,张二苟嫌弃“狗”字,便把“狗”换成了“苟”。

收留的第二年,张大厨正式收张二苟为徒,传授他厨艺。

因为二苟天资聪慧,悟性很高,学得很快,尤其是刀功——首刀法、推拉刀法、锯切刀法、滚刀法、压刀法、马蹄刀法、砍刀法、片刀法、斜刀片法、摇摆刀法......一学就会,这让张大厨喜出望外。

醉仙楼别的不说酒肉饭菜管够,三年下来张二苟一年一个样,今年刚好二十岁的张二苟是脸色红润了,身体也结实了。

张大厨一首想招个上门女婿,张二苟无疑是最佳人选。

翠花特别喜欢眉清目秀的二苟,天天围着他转,从后厨到大堂,从大堂到后厨,天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因为父亲张大厨说了,只要她及笄了,就把成年礼和成亲酒一起办了!

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授业恩师,张二苟自是服服贴贴,恭恭敬敬;可要做上门女婿,做翠花的丈夫,二苟是极为纠结的。

三年的相处,翠花对自己“一往情深”,有好吃的好喝的,一定会拿来分享;有事就在一旁盯着他看,没事就“苟哥”“苟哥”叫唤着他。

两人开心时,说说笑笑,要是惹到她了,大哭大闹。

关键翠花那身板那力气,自己根本扛不住,发起脾气来就是一把拎起衣领提起来......张二苟很难想象和翠花过一辈子的话,会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凡是到过醉仙楼的人,都知道了张二苟和翠花的事,有的还特别喜欢看小两口“打情骂俏”,这事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久而久之,整个湘乡县都知道了张大厨有个“还未上门的女婿”。

所以大家和张大厨打招呼时,都习惯性地要提一下二苟和翠花。

张大厨高兴,翠花更高兴。

三天后翠花就满十六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