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西南角有座名山,名叫天平山,山上种有很多的枫树。
每年十月金秋,满山遍野的枫叶红遍,煞是好看,引得无数的诗人墨客竞相赞美歌颂。
天平山除了红枫出名外,还有一座书院,整个的吴国学子都以就读于天平书院而自豪。
书院的山长名唤陈英才,本是吴国天保年间的状元,官拜翰林院大学士,后因厌烦官场的尔虞我诈而辞官回乡。
陈大人于教书育人一道颇有心得,遂做了这天平书院的山长。
至今正好十年正,陈山长虽桃李满天下,膝下却单薄,只有一女名唤星儿,长得似观音座下的玉女,很是出挑。
据说陈星儿刚落生时,下了半个月的雨停了,太阳一下子钻出云层,照耀大地,整个产房笼罩在一层金光里,光芒西射。
陈山长而立之年才得一女,自是宝贝的很,名字反复斟酌推敲,因有吉兆,本想取名阳的,怕名字太大了压不住,又是心肝宝贝的疼爱着的,就取了个心的谐音字(星)。
陈山长家在天平山附近的木渎镇上,镇上有座状元桥,走过状元桥就到了陈府了。
门口一对石狮子,三进的院子,碧瓦高墙,错落有致。
“一、二、三……五十、五十一……姑娘又要赢了!”
此时第三进院的红枫院里围了一圈人,看着中间的一个女孩踢键子。
左勾右挑,白色的羽键上下翻飞,随着一个利落的收尾,毽子稳稳地落在了手中。
女孩年约***岁,梳着双丫髻,环着粉色的珍珠花串,一身短打对襟绸缎夹袄裤,颈上挂着银项圈,圈上一挂璎珞八宝锁。
圆圆的小脸上因为运动的关系,***嫩的,和她丫髻上的粉珍珠一样,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运动后,回屋梳洗一番,换了刚才的短打,着一套粉白色衫裙,带着丫鬟红叶去母亲陈夫人的主院用午饭。
走到主院,早有一位梳着妇人发髻的女子等着迎进门,边撩起帘子,边热络地说“姑娘来了,夫人早就等着了”“囡囡,快到娘这来”说话的是一位美妇人,此时正满脸慈爱地看着陈星儿走过给她请安。
又对着妇人发髻的女子说“翠屏,喊人摆饭吧”“是,夫人”。
一会儿上齐了菜,陈夫人拿调羹挖一勺银鱼蛋羹到女儿碗里,又拿起筷子夹了一片松鼠鳜鱼的鱼肉给她……饭毕,丫鬟奉上茶水漱口,又用巾帕擦了手。
母女坐在一起闲聊:“囡囡,当下秋高气爽,枫树的叶子也变红了,正是赏枫的好时候,明日和娘一起去天平山游玩可好?”
“好呀,娘,女儿欢喜去的,正好也去书院看看爹爹,再带点黄天源的糕点和五芳斋的粽子给爹爹和书院里的学子们吃”陈星儿倚偎在陈夫人怀里,应和道。
母女又闲聊了一会,吩咐下人把明朝出行要带的准备好,才各自互道晚安。
红枫院里,陈星儿睡在床上,想着明天就能见到半月未见的爹爹,想着能出去游玩,心里很是激动,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