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神垕传奇

第二回 伯灵血誓惊天地 秘釉暗藏禹贡图

发表时间: 2025-05-22
卷首诗诗曰:神后窑烟接暮云,伯灵庙里***文。

若非匠者剜双目,怎得钧魂万古存?

正文话说大唐玄宗年间,那是个风云变幻的年头。

神垕镇中,因祖上姹紫姑娘以身殉窑,成就钧瓷之名,她那惊天地泣鬼神之举,仿若还在昨日,每提起这事,镇中老幼皆唏嘘不己。

周家传人世昌,肩负着家族传承的重任,毅然挑起了家业的大梁。

这一日,神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伯灵翁庙会。

街道上熙熙攘攘,叫卖声、欢笑声交织一片。

五彩的灯笼高悬,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钧瓷小物件,引得众人纷纷驻足挑选。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穿梭,手中拿着糖人儿,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就在这热闹非凡之际,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纷纷侧目,只见一匹快马扬尘而来,径首闯入神垕镇。

马上之人,身着官服,正是当朝御史,此刻他一脸严肃,手中高举诏书。

“奉天后敕令,征神垕钧瓷百件,以饰明堂!”

御史声音洪亮,在嘈杂的庙会中格外清晰。

众人听闻,纷纷跪地接旨。

周世昌心中一凛,恭敬地接过诏书。

就在这时,那御史却趁众人不注意,压低声音对周世昌道:“实不相瞒,此番还需借《禹贡矿脉图》一观。”

周世昌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知晓,这伯灵翁庙正建在钧台遗址之上,庙中藏有上古秘图,此事向来隐秘,不知这御史是如何得知。

当夜三更,万籁俱寂。

月光如水,洒在神垕镇的青石板路上,泛着清冷的光。

周世昌独自一人,脚步匆匆地朝着伯灵翁庙走去。

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长长的,心中满是忐忑。

刚踏入大殿,一股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

突然,供桌上一只血釉碗无风自旋,发出“嗡嗡”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诡异。

周世昌瞪大了眼睛,还未及反应,便见壁上伯灵翁画像双目渗出血泪,那血泪缓缓流下,在画像上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痕迹。

他心中惊恐万分,正惊疑间,梁上金铃骤然响起,清脆的***在这死寂的环境中更添几分惊悚。

周世昌定睛一看,竟是祖上姹紫殉窑时所戴金簪悬于画前。

“祖姑显灵了!”

周世昌眼眶一热,急忙上前取下金簪。

然而,还未等他缓过神来,庙门便被一阵猛烈的撞击声撞开。

“砰砰砰”,那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得人心惊胆战。

为首之人,正是白日里的那御史,此刻却身着胡服,脸上露出贪婪的神色。

“某乃突厥密使,今日特来取宝!”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得意与狂妄。

危急关头,周世昌心急如焚。

他望着手中的金簪,又看了看那突厥密使,心中一横,将金簪猛刺入伯灵翁画像双眼。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仿若天崩地裂一般。

壁画剥落处,竟露出一块青铜板,上刻《禹贡》山川脉络,纹路间嵌满五色矿砂,在月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那突厥密使见状,眼中满是贪婪,大喜过望,正要上前抢夺。

就在这时,青铜板突然迸发耀目红光,刺得众人睁不开眼。

原来,这是簪头鸽血宝石遇铜产生了焰色反应。

火光中,周世昌仿佛看到姹紫的身影自青铜板浮现。

她的面容依旧那般清秀,只是眼中带着一丝哀伤与焦急。

“你取庙后白土,混我骨灰入釉!”

声音空灵,仿若来自遥远的天际。

周世昌不敢迟疑,当即依言而行。

他匆匆跑到庙后,挖来白土,又取出妹妹的骨灰,小心翼翼地混入釉中。

说来也奇,新烧的釉浆竟自动在瓷坯上绘出矿脉图。

那突厥密使见势,一把夺过瓷器欲走。

然而,还未等他迈出几步,那瓷器突然自爆,“砰”的一声,碎片西溅。

釉渣入肉即燃,瞬间便燃起熊熊大火,这乃是姹紫骨灰中的磷遇氧自燃所致。

突厥密使发出阵阵惨叫,在火中挣扎,不一会儿便没了动静。

自此,周氏立下新规:1. 每代只传长子《禹贡图》解读之法。

此图关乎家族传承,更关乎神垕钧瓷的兴衰,绝不可轻易外传。

2. 伯灵翁庙香火永不断绝。

伯灵翁庇佑神垕,这是神垕人的信仰,亦是对先辈的敬重与感恩。

3. 金簪供于秘阁,非存亡之际不得轻动。

这金簪承载着妹妹的灵魂,更是家族的守护之物。

卷尾诗诗曰:血泪斑斑染画壁,金簪耿耿护钧魂。

从今庙里春秋祭,不忘当年剜目人。

下回预告第三回《金火焚身铸钧魂 陶女舍命启窑变》且看:- 北宋陶玉容为何重走姹紫旧路?

- 钧台遗址下掘出何等神物?

- 铜红釉中浮现的究竟是仙是魔?